请教哪些古诗文中用的是“辩”哪些是“辨”。能归纳出多少是多少。

最好以上海教材为准。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又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唯”和“惟” 的例子也需要。谢谢

古诗文中用“辨”的有:

1、《木兰诗》【作者】佚名 【朝代】南北朝——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白话释义: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2、《饮酒(其五)》【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释义: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古诗文中用“辩”的有:

《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一说为其弟子所记录) 【朝代】先秦——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白话释义: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扩展资料

《鱼我所欲也》写作背景:

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孟子对这一思想,认为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的精华,影响深远的事。

孟子先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

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这个主张是全篇的中心论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10
《逍遥游》、《鱼我所欲也》中为辩,而《饮酒》中为辨。这几个均与正确用法相反。《老子-五章》中为辩,与正确用法相同。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6-07
两小儿辩日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JR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6-06
《陋室铭》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木兰诗》: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