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里段誉说木婉清的名字那一句诗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天龙八部》中,段誉比喻木婉清名字的两句诗句出自《游西池》、《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1、“水木清华”——《游西池》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明白了《诗经·唐风·蟋蟀》的意思也弄懂了《诗·小雅·伐木》是劳动者的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可是岁月往来倏忽美景良游常因不得其时而错过,这一回终于没有错过了)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我们在大街上逍遥而过直奔西池,还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常有啊)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在纡回的西池路上有高陵城阙,在望高台之上则可远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和风吹拂,轻摇着苑囿中繁茂的草木,白云如絮,屯聚在层峦深处。一片清新,一片幽丽)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游览中,不觉天色渐晚,在夕阳斜照之下,飞鸟归巢,鸣叫着欢聚枝头。此刻,落日的余晖流洒在池)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面树梢,水含清光,树现秀色,水清木华,西池的傍晚更加迷人)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沿着生满香草的小洲提起衣襟涉水而过,手攀芳林枝条细细把玩让人留恋徘徊)

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日月不居青春难驻不知错过了多少良游机缘,而今垂垂老矣面对暮年暮景该当如何呢)

2、“婉兮清扬”——《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亮闪闪。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又艳。不期而遇真正巧,正好适合我心愿)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野草蔓蔓连成片,草上露珠大又圆。有位美女路上走,眉清目秀美容颜。不期而遇真正巧,与她幽会两心欢)

扩展资料

1、《游西池》中的“水木湛清华”等诗句,描摹了园林中花木池水的幽美。后经历代文人相沿使用,“水木清华”一词边成为清水秀木、悠闲自在、适于诗意栖居的等意义的代名词。

2、《国风·郑风·野有蔓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恋歌,写一个露珠未干的早上,一对青年男女在田间路上不期而遇,相互倾心,欣喜之情难以抑制。

全诗二章,重复叠咏,每章六句,两句一层,分写景、写人、抒情三层,表现出典型环境、典型人物和典型感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西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6

“水木清华”出自《游西池》,“婉兮清扬”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扩展资料:

谢混(公元378——412年),东晋人,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祖名士谢安,父谢琰,为东晋太傅谢安之孙,卫将军谢琰之子,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婿。

东晋隆安四年(400),袭望蔡公,任中书令,义熙二年(406),加中领军、尚书左仆射领选部,义熙四年(408),加侍中、录尚书事、扬州刺史。

谢混有伟姿容,为皇帝悦,后与晋陵公主成婚,育有二女,孙恩之乱,谢氏家族遭到严重打击,谢混的父亲及两个哥哥纷纷战死,谢混这一家只剩谢混。但因与刘毅关系密切,他于晋安帝义熙八年(412)为刘裕所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6-04
水木清华 婉兮清扬

水木清华出自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意为园林的花木池水十分幽美。
婉兮清扬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注释:
情人不期而遇的喜悦。
蔓(音万):茂盛。漙(音团):形容露水多。
清扬:目以清明为美,扬亦明也。婉:美好。
邂逅(音谢后):不期而遇。
瀼(音瓤):形容露水多。
臧(音脏):好,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6-04
木婉清之名解释为:水木清华,婉兮清扬,
而这两句分别出自一下地方:
水木清华:出自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婉兮清扬:出自《诗经·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第4个回答  2011-06-04
水木清华,婉扬清兮
出自西晋诗人谢琨《游西池》“莲池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