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让别人觉得“如沐春风”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生活中,有些人的说话方式给人的感觉会很舒服,越接触越开心。相反的,有些人就很容易给人一种爱挑毛病,不好接触,想避而远之的感受。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差距?

那些广受欢迎的人,有什么共同特点?希望下面的方法对你能有所帮助。

只要掌握好方法,任何人都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1.负面情绪出现的原因

人为什么会生气?生气就是期望没得到满足,然后带来了失望,负面情绪就产生了,比如愤怒、焦虑、嫉妒、悲伤、痛苦等等。

其实,产生负面情绪的真正原因,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问题的态度,和我们持有的信念。

举个例子,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卖盐。天气好的时候,她就老担心大女儿的伞卖不好,下雨的时候,她就担心小女儿的盐卖不好,所以她每天都很痛苦。有人就和她说,你为什么不晴天想想小女儿盐卖得好,下雨天想想大女儿伞卖得好呢?老婆婆一想,可不是嘛。从此她就活得很幸福。

我们有负面情绪,其实是因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而不是因为让你有负面情绪的人和事情。

2.那如果已经不自觉地生气了,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有两件事很重要。

一个是生气的时候,什么都别做。因为情绪是我们的一种防御本能。你生气的时候,大脑很兴奋,肾上腺素分泌也会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反应速度和身体机能都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是一种战斗状态。

比如,过去两国交战,鼓舞士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士兵愤怒,这时候他就没有理智了,上战场的时候就会很拼命。所以,人生气的时候,基本上是没有理智的,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什么都别做。

另一个是你要认同自己的情绪,并且把这种情绪充分表达出来。

是人就会生气,而且我们也很容易知道自己正在生气,但有时候我们碍于面子,生气了也不承认。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你生气的感受,用语言告诉对方。

你可以说“很抱歉,我现在非常生气,我需要静静。”或者说“你这样做,让我非常不舒服,我很生气!”告诉对方你正生气呢,让对方知道他的行为伤害了你。

1, 对“共情”(同理心)的正确认识:对方是要理解,而不是要被拯救。

比如,冬天早上太冷了,你的室友不愿意起床,然后就和你抱怨了一句:“我想睡懒觉,不想上班。”这时候你会怎么说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李松蔚举了我们常用的7种说法。

第一个是:“不想上班就别上了,辞职呗!”

第二个挺理性:“不上班,你怎么挣钱养活自己?”

第三个是:“你跟我说这个有什么用?我又不是你老板。”

第四个是:“我比你更困,更不想上班。”

第五个听起来挺有智慧的:“我也这么想过,但后来我想了想,觉得睡懒觉其实挺好的……”然后讲了一堆道理。

第六个是:“你睡得太晚了,下次早点睡。”

第七个是:“每天早起确实挺辛苦的。”这个是李松蔚的标准答案。

你发现了吗?从第一个回答到第六个回答,都是从不同角度提供信息的,只有第七个,没什么信息含量,就是一句废话。这种回应方式,就是共情,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同理心。

2.为何共情这么难做到?因为情绪。

你给了一堆建议,这样说就是否定了他的情绪。但平常我们会经常这么跟对方沟通,因为我们真的觉得能帮到对方。比如对方起不来床,除了共情,剩下的方法都是再否定对方的情绪。

举个例子,太太看到别人家买车了,就和先生说,某某家换了一辆新车,然后叹了口气。先生可能有这么几种理解,一个是太太想换车了,可能就会说:“咱们家车挺好的,没必要换。”或者先生觉得太太在问要不要换车,就会这么说:“那我们想办法存钱吧。”要是觉得是太太虚荣,可能这么回答:“车车车,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虚荣。”但要是你有个共情的态度,你就会知道,太太说这句话,其实未必是想买车,或者说先生赚得少,可能只是表达不开心。如果你觉得她在表达不开心,就直接回应这种情绪,说:“哎,我知道。”或者“我知道,你有点不高兴。”你把这种情绪说出来就行了,没有必要真买车。

共情时,需要抛开自己的立场。你想拯救对方,你想扮演一个完美的形象,你想保护自己,这些会阻碍理解对方。

面对对方情绪的时候,要能“稳”的住。

好的倾听者偶尔需要有一张扑克脸,但这不是说必须毫无表情,而是要在适当的时机,展现出恰当情绪,让对方知道你再听。

比如,身边亲友,心情非常郁闷的时候,你担心她,也很容易跟着她的情绪走,为她着急。这时候要意识到对方的需求是认同,同时要能顶住不出主意,不出主意。

脑中要有个暂停意识。如果实在想说,也可以说出一个自己相关或类似的经历。比如说,我知道你有点不高兴,有时我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也不免会有些起伏。

对方不是要被拯救,只是想被理解。 作为接收的一方,态度上展示出我愿意听你说就完全足够。

比如,一个小孩在学走路,摔了一跤,然后哭了。这时候,妈妈如果说“哎呀你摔了一跤,你好疼啊。”这个孩子哭了之后可能就继续走。因为他知道妈妈看见自己摔疼了。很多家长经常这么说,“你下次小心点”,或者说“不疼不疼,没事”,“男孩子不要哭,坚强一点”……如果这么说,孩子就会觉得疼是自己的错,觉得自己和家长没有连接。这种失去连接的状态,会让很多人长大后感到孤独,因为他没法让人看到。

成年人之间同理。朋友失恋了,如果我现在告诉他坚强一点等,这些话在他当时那个状态听来,都是屁话,越听越烦。如果换成说,我知道你现在心情一定不好,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经历,当时我也痛苦不堪......反而更容易在情绪上和对方产生共鸣。

沉默是金。什么都不说,单纯的陪伴也是一个很好的共情态度。

1.评断别人的坏处

很多人都以为,不评价的说话方式就是不进行道德批判。其实,有时赞美别人也是一种评价。

赞美听起来很舒服,但容易把人捧到高处。当我们受到赞美之后,我们可能会害怕自己配不上这样的赞美,就会有压力,这样我们就更愿意重复相同的工作,因为我已经受到赞美了,何必再冒险去做没把握的事情呢?

举个例子,关于儿童教养的研究已经发现,赞美孩子并不总是有好处的。有研究者让不同的儿童做数学题。做完一组简单题目之后,研究者给了每名儿童一句反馈。对一些孩子赞美他们的智力,夸他们太聪明了。而对另一些孩子,则描述他们的努力,说他们一定平时很用功。然后,研究者出了一组困难的数学题给孩子们,结果,那些被称赞聪明的孩子更担心失败,他们更愿意完成难度较低的任务,遇到困难更容易退缩和焦躁,甚至自尊水平都下降了。

2、什么是不评价的说话方式呢?

悬置判断是一种能力。对事不对人,不进行简单的道德判断。 (关注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别在问之前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总结)

比如,有个学生总不做作业,有的老师会说:“你最近怎么老不做作业?”这就是一种评价的方式,直接给学生定了性,这样就找不到学生不写作业的原因了。

而有的老师会说:“你最近经常不做作业,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呢?”

做法:多描述,少评判。

比如,“这辆车的喇叭声音真响啊”是描述,而“那个司机随便按喇叭太讨厌了”就是评判了。当你不知道司机为什么按喇叭的时候,就认为司机一定是在随便按喇叭,并不可取。

交流以尊重和善意为基本前提。避免随意评论。无论是对亲戚朋友,还是自己的同事,不要轻易地说长道短。尝试着尊重不同的价值观,也会让我们生活得更轻松、愉悦。

小诀窍,把焦点放在“人”身上。当你想要评价别人的时候,试试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

比如,“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是一个让人不舒服的评价,如果改成描述自己的感受,说“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听起来就会好一点。因为我们无权评价别人,但是转换成陈述自己的状态,既能说明问题,又不至于得罪人。

下面这几种说法,是无形中拉开和别人距离最常见的一些案例。过去,有一些我就经常犯,也就是今年才意识到这么说话是很成问题的。

第一种,对别人说话用评价的口吻,想表示关心,但是别人听起来像是指手划脚。

你称赞一句“真棒(要加上自己的感受,我要是能像你一样就好了)!祝贺你”这没毛病,但如果你用评价的口气说“做得不错”,甚至还要发表一些对他工作的点评和建议,那你就可能得罪人了。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传递给他人的潜台词都是“我的地位比你高”

你可以说“真棒,我要是像你这么有才就好了”。既表示祝贺,又避免了评价。

第二种,降低事情的重要性,想表示安慰,但是别人听起来很冷漠。对对方遭遇的问题轻描淡写.

有人遇到困难,我们可能会说“没事啦,我是过来人,会过去的”。这种说法暗含了一种过来人的心态,有时听的人就非常不舒服。这么说降低了事情的重要性,我们以为是在安慰对方,但从对方的角度看,却更像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要怎么避免给人留下漠不关心的印象呢?就是在安慰别人的时候,也要强调人的感受还不如说“我知道你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结果变成这样,真是非常可惜”。

奉行沉默是金的原则。安静的听他说。对他的遭遇表示理解。如,换作是我,我也会觉得很遗憾.......

第三种,请人帮助的正确姿势。请求帮助要明着来,让对方慢慢考虑,不要着急。

这个问题在熟人之间尤其出现的多。因为关系好,好像提出一个要求对方就马上必须答应,其实换位思考一下就知道,如果提请求的时候,没有说清楚,对方有疑虑或不答应,也是很合理的表现。

一定要把想办什么事、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忙、事情的来龙去脉、哪些方面有顾虑、有什么实际的好处等等跟人说清楚,才算是尽到了求人帮忙的义务。

第一,人为建立一个时间限制。比如,每次说话,最多不超过5分钟。再长对方听得就晕了。

第二,注意肢体语言。别昂头看对方,别坐对方对面。要坐在斜对面。

第三,放慢语速。越想要让对方认为你所说的内容是可信的,就越要有意慢下来,甚至说着说着暂停下来,让人有时间吸收消化你所说的内容。

最后总结:

与人沟通,最重要的事永远是真诚。

只有重视他人的感受,且真心希望能更好的与周围关系相处,才能有所改变。试想,满脸不耐烦的表情,即使和对方说一些共情的话,又能有什么用呢?

没有什么道路能通往真诚,真诚本身就是道路。与其说,我们在学着怎么更好的与人沟通,不如说,我们只是想变得更加真诚。

以上内容多数是来自心理学和一些沟通书籍,再加上我自己生活的一些感悟融合而成。因为时间的间隔很长,有些来源也已经记不清了。还望看官见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