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是什么意思?

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具体原文如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为: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源起于汉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源起于汉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09
见唐·林杰《乞巧》。乞巧:旧时风俗,妇女们于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穿尽红丝: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这里指以红丝穿针。  
这两句大意是: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完了红丝几万条。
两句诗绘出一幅七夕乞巧的妇女群像。七夕之夜,新月初升,千家万户的妇女们。摆上瓜果,望月下拜,纤纤玉手拿着红丝往针孔里穿,虔诚地想学会织女的本领。这幅画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问,任美丽的想象去驰骋。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1-09
这句话的意思是: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具体原文如下: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译文为: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源起于汉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七夕节本名叫做“乞巧节”,源起于汉代。乞巧,既是乞求女子心灵手巧,也是祈望生活美满智巧。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第3个回答  2012-06-05
见唐·林杰《乞巧》。乞巧:旧时风俗,妇女们于农历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之夜穿针,向织女学巧,谓乞巧。穿尽红丝:宗懔《荆楚岁时记》:“七夕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这里指以红丝穿针。  
这两句大意是: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完了红丝几万条。
两句诗绘出一幅七夕乞巧的妇女群像。七夕之夜,新月初升,千家万户的妇女们。摆上瓜果,望月下拜,纤纤玉手拿着红丝往针孔里穿,虔诚地想学会织女的本领。这幅画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问,任美丽的想象去驰骋。赞同75| 评论(1)
第4个回答  2012-05-16
这两句大意是:家家妇女望着秋月穿针乞巧,穿完了红丝几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