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宋庆龄的小故事,不要太长,一分钟左右的

如题所述

“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一次,妈妈给小庆龄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麼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

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著全家去朋友家作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著那动听的旋律。

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著我们呢!”

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著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

“怎麼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

“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著急地说。

“为什麼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著女儿说。

“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

“我原以为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著庆龄的手就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裏抽回来。

“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

“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麼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著头说。

“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著庆龄笑了笑,接著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

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

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麼急事吧!”

“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

“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辩解道。

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6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之一,宋庆龄拿的是国家一级工资,又有数额相当大的职务津贴,1951年她还获得了数额巨大的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用这些钱,她完全可以过上十分舒适、十分体面,甚至是豪华的生活。但是她不这样做。她把斯大林国际和平奖金全数捐给了中国福利院,建造了一座“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她把自己的工资中的相当一部分用来接济生活困难的亲友,她还承包了两个保姆的全部生活费用,直至将她们归老送终。她还要在家中招待一些中外客人,花的也是自己的钱。除去这些,她的工资只剩下了一小部分,以用作日常开支,但是她甘愿过这样的廉洁生活。
她的睡衣,是补了好几次的。
她有关节炎,所用的护膝是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毛线头自己编织的。
她用的手绢还是她在解放前定做的,手绢上绣着她的英文名字的缩写“SCL”,虽然已经有了破洞,但仍在使用。
在解放后,她看到国家困难,就很少做衣服。晚年她发胖了,旧衣服穿不下了,她就在旧衣服的衣腰、裤腰上加条,整理好以后再穿。
她每月要在家中细细地听管家报一遍日用“流水账”。有一次,听完秘书报账,她问:“我那次送给外宾的丝绸,账上为什么没有记?”秘书回答:“机关事务管理局给报掉了。”她一听,马上很严肃地说:“这是我私人送的礼,怎么可以用公家的钱?”秘书说:“这次已报了就算了,下次注意吧!”她立即站起来认真地说:“不行,有了这第一次,就会有第二、第三次,这样公私不分也是一种贪污行为,所以必须是要自己付的。”最后,还是把那笔钱付掉了才完事……
宋庆龄的感人事迹,使我们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做以俭养德。她的数十年如一日的高风亮节,是与她的终生坚持过俭朴生活分不开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在宋庆龄小的时候,一天早晨,一家人正准备去李伯伯家做客。突然,她告诉父母:“我和小珍约好,今天上午我要教她叠纸花,我不去李伯伯家了。”
  爸爸说:“以后再教吧!明天再和她解释一下,再说,李伯伯家你喜欢的鸽子,你不去会后悔的!”“不会,”宋庆龄想了想,说:“你们去吧,我在家等她,我不能失信。”
  妈妈想了想,说:“就按她的意思吧!有句话说:‘言必信,行必果’。一个有道德的人要讲信用,不能自食其言。”就这样,宋庆龄一个人在家等小珍。11点了,小珍还没来,宋庆龄十分失望。
  中午,父母回来了,听宋庆龄说小珍没来,爸爸说:“唉!要知道她不来,就不等她了。”
  宋庆龄却说:“不。没有来,我也要等。虽然没有等到,但我心里很坦然。”
  宋庆龄就是这样,从幼年起,终身都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5-26
宋庆龄小时侯,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怎么了,孩子?”爸爸奇怪地问。“我不能去了。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宋庆龄答道。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哦,是这样。”父亲松了口气。“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的。”宋庆龄忙说。“不要紧,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爸爸继续劝说着。“不,你说过,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宋庆龄坚定地说。 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心中坦然。” 宋庆龄信守诺言,宁可不去伯伯家看鸽子,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心中坦然,这是守信用的表现。

只找到这一篇,实在找不到了,你先用吧,最佳随便
第4个回答  2011-05-26
宋庆龄就是这样,从幼年起,终身都要求自己恪守信用,决不自食其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