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优秀作文

如题所述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换位优秀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换位优秀作文1

  周一早晨一到班,便听到了考试成绩,毫无疑问,我又“榜上无名”,于是便习惯性的找班头儿“领赏”。在接受了班主任半个小时的飞沫洗礼后,耳边又传来另一噩耗——周老师又要“变法”(换位)了。

  于是一上午,脑子里全是关于对换位的种种思考:我能挑到哪个位?我的同桌会是谁?我该怎样和他们相处?刹时,一系列换位后的场景在脑海浮现。

  “我要和米晶凤一起坐第二排,”身旁的白金萍用手指了指那个让他中意的位置,骄傲的说道。我只是微笑,不好挽留,听天由命吧,我这样安慰自己。

  终于,在体育课结束后,“变法”开始了。

  只见全班第一名的葛雨“气定神闲”的走到班里,傲娇地对周老师说道:“我就不用换了吧。”我虽然心中大又不爽,但谁让咱分不如人呢?

  看着中意的位置被一个个“占领”,顿悟了心如刀割的感觉。

  终于,一万年之后,轮到我了。看着原来的位置依然无主,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将书包自然放到桌子上,有一种“回家”的感觉,于是开始整理凌乱的书本。

  刚开始收拾,书包便被推到一旁,抬头一看,汪浩源黝黑的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我要坐这儿!”刚想反驳,却被一句“我的名次比你高”打得无地自容。

  无奈,只好让步。我拿起书包往右移了一个位置,却被迎面而来的班头儿盯上:“徐仕琦,你能坐那?你和汪浩源坐一起还不翻天?”

  “汪浩源?”我向左瞥了一眼,心情复杂的笑了笑。在老师的印象里,我们俩是出了名的活跃分子,我俩不能坐一块儿。可我又很不舍这个的座位,毕竟在这一块已经坐了一个多月,有老感情了。

  可班主任的表情很坚决:你不能坐那里!你必须和王浩源调开。

  那就换个位坐吧。不坐这儿,坐那儿呢?我只好背着书包再次走出“国门”,尽管心有不甘。边走边用目光在班内逡巡着,看能不能找到一个适合我的其他座位。

  就在我犹豫间,随着老师点名,剩余的同学们一次进了教室,挑选自己的位置了。

  “徐仕琦,赶紧把黑板擦一下。”李老师进来了,今天的自习课是语文。师命难为,我一边惦念着自己的座位,一边纠结地走上讲台去擦黑板。

  擦完黑板,我才发现,刚才还空位很多的教室,现在已经坐得满满的,走廊上一个学生也没有,调位结束了。

  蓦地,我觉得自己像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背着书包,尴尬的站在班门口,接受来自全班的冷眼。

  班头儿以为大功告成准备离开时,才注意到置身角落、抱着书包的我——我还没有座位!

  扫视全班后,她指了指靠近班门口的一个空位:“你坐那儿。”

  天啊!让我坐那儿!那是一个怎样的座位?整天不学习、上课趴着睡觉、成绩全班倒数的同学曾是它的主人,现在让我坐这儿,难道说我已经沦落到这步田地了吗?

  霎时间,所有的不满全部爆发。我找了各种理由去逃避那个位,可我毕竟分不如人,哪怕是说破了天,恐怕也无济于事。

  一番“维权”无效后,我无奈接受了这个“低等座”。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我自我安慰道。于我而言,接受现实,勇敢面对才是最好的选择。

  时至今日,终于大彻大悟:如果我比汪浩源名次高,走的会不会就是他?如果我足够出色,是不是就不会总被人遗忘在角落了?

  如果……

  那么多如果,也只能是如果。

  可惜没如果……

换位优秀作文2

  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往往随时会被错误的思想而进入了误区。事事都会由因果而产生的关系,所以得失的轻重,就不由的在人的内心转移而转移。人的心态往往随时,会被自私内心的好坏,利弊的计较,权利重要的上下感觉,不由的转变而转变。随时去转变自己的心态,又同时转换着人生未来。

  英国有一个很有名的大教堂,在这个教堂的地下室里有许多名人的墓碑,每一个墓碑上都写着很好的名言。然而其中有一个无名的墓碑,这个碑上的文字,过去曾经影响着各国名人,现在还继续影响着世界。碑文的大意是,我在青年时曾经想改变世界,发觉没有这个能力我已到了中年。然而我想努力地去改变国家,感觉也没有这个能力我已到了老年。可是我决心去改变家庭,可是我已经老了,对于家庭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根本没有能力了。如果一开始先改变我的家庭,在我家庭生活的无忧无愁情况下,我在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许可能我某一种事的努力会改变世界。这个名言就是换位人生的真谛。

  有俩个妇人在一起聊天,一个妇人在埋怨她的儿媳妇说,她和我儿子结婚什么都不干,可苦了我儿子了。唉,哪有这样的儿媳妇啊,光知道穿吃玩,我儿子拼命的工作赚钱,为了这个家庭,我真的为我儿子的劳累而心疼啊。不过看到我儿子和儿媳妇俩人感情很好,我也就感到心慰了。另一个妇人问她,你的女儿结婚后生活的怎样?她很兴高采烈的说,女儿好啊生活的特别好,女婿特别的疼她,她什么都不敢,光是吃喝玩乐特别享福呢,我心里特别高兴。奥,我知道了,这个妇人无语了。往往人思想在现实的生活中,在某种事情上更需要换位一下心情,会少一些烦恼。

  我的一位朋友在工厂传达室已经快退休了,他给我说着一件有意的事。一个给厂长开车的年轻人,很是盛气凌人,见了工人特别的趾高气昂。他每次到传达室很没有礼貌的说,哎老张给我开门,老张给我干个或者干那个去。我有时很生气,但我事后想想只是笑笑而已。唉,年轻人的素质,也许家庭的教养和社会的因素而造成的,可是现在年轻人那有几个懂得礼貌啊。没有多久年轻人可能出了事不开车了,然而随着而来的,是他行为的彻底改变,每次进厂门给我打一声招呼,张师傅好。我只是笑笑说,好好。张师傅请帮忙给我办的事吧,我只是笑笑说,好吧好吧。唉,我想人难道是在人生换位后才改变人生吗? 我听后笑笑的说,你现在老了,但是你曾经年轻过,虽然他现在很年轻,但是他不曾老过啊。等到他年老了,也许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人生,才能去领会到人生的真谛。

  往往有的人在某些事上,只看到利就是看不到弊,这是人心态的不良体现。人人都知道礼貌道德,可是人偏偏在得意忘形时,在利欲熏心下,也就忘乎所以了。人要有理想,但不能没目的去追求,对社会要做力所不及的事,也许你的事业会改变了家庭,贡献了国家成就了世界。哪一个都在人前人说人,哪一个都在背后被人说。如果人人都能有良好的心态,对于每一件事去换位思考,少了许多烦恼,多了只是快乐。是的人有时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和不同事情的情况下,也许是心灵的感悟,才能去真实的换位人生。

换位优秀作文3

  常听人自我表白说:“咱是个性格耿直的(或者老实)人,不会说好听的话”。说这种话的时候,与其说是自谦,倒不如说是自豪。往往把不会说好听的话,当成了一种正直或是实在的特征了。而说这种话的时候,可能正是不太得意的时候。

  现在大家都知道换位思考,许多情况下我们都可以进行换位思考。我自己有亲身体会,听到别人赞扬或附和的话,心里就会欣欣然,得意洋洋。听到刺耳的话或是不同的意见,就会心里别扭或心中火起。我不敢说人人都有这样的反应,相信有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反应。心理学上讲“同理心”,也是让人在沟通的时候,能够从对方的立场和视野去观察和思考,以顺应和附合的方法去达到对方的认同,进而达到沟通的目的,这也是基于人对于“同”的接纳及对于“异”的.排斥的规律。

  职场中间,有很多时候也需要掌握人的这种心理特点,恰当地加以运用,就能收到不错的效果。有次,某个老总对我讲,这个总经理秘书是怎么回事?整天冷冰冰的,好像不愿意跟我讲话似的,问一句说一句,不问她话,连一句话都没有。甚至有点想把她换掉的想法。我后来侧面跟那个总经理秘书谈过,了解到是个蛮热情的人,办事很利索,也不是那种拘谨的人。但她对我说了一句话:我觉得该说的都说了啊,不知道还要说什么呀。我就问:他出差几天回来,你有没有主动到他办公室打个招呼,问问什么时候回来的,旅程顺利吗?她说:觉得不好意思问。所以一直没问过。听了这些,我就知道是什么问题了。

  我们每个人,基本上都有想与人分享的愿望。比如某个朋友出门旅行了,或是出差了几天。回来后如果进了办公室,没有一个人表示对这个旅行或出差的关注,那他绝对会很郁闷。如果有一个人寒喧了一句,那他一定会主动地把旅程中的各种见闻主动讲出来。这种情况下,他的内心才会有愉悦生起。所以,前面提到的这个秘书,没有意识到哪怕她只是一两句关注的话,就会让老总有别样的感觉。经过我的点拨,她掌握了一些小技巧,结果大不一样。一年后,另有一个岗位需要人,人力资源想把这个总经理秘书调到别的岗位上去,结果老总是一口回绝了,对这个秘书是太加赞扬,觉得现在没有人可以取代她的位置了。

  我在和一些职场新人进行职业规划分析的时候,分享这样一种观念:只会说好听的,没有专业水平的人是庸才,只拥有专业水平,那是人才,如果既拥有专业水平,又具有优秀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技巧,那是超级人才。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遇到不同的意见,只要换位思考,理解对方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要这样做,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就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果。遇到不同或者反对意见,不能急于批判,因为我们常常发现,批判者所批判的东西,往往是批判者自己立场上的解释,而根本不是被批判者的原意。大家是鸡同鸭讲,讲的根本不是一回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