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 望月怀远 一二两句意境的异同

如题所述

望月怀远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有思念之情的人,怨恨夜太长了,因为整整一夜里,思念之情都无法间断。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相会。

十五夜望月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庭院中月光满地,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树上。冰冷的露水无声息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异同:前者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及妻子而写的。
后者中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
前者思想更积极,将对亲人的思念转入梦中,在梦中与亲人相会。望月念远,相思难眠,梦中相逢,都是人世间常有的情景,诗人娓娓道来,亲切感人。
后者的作者更痴情,他怅然与家人离散,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这样便有言外之意,即“在望月的许多人中,秋思最深的恐怕只有我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