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回来陪陪妈吧”:婆婆自认为情理之中,为何却被儿媳恨了半生?

如题所述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如果不孝顺自己的父母就会让很多人所唾弃。但如今的社会中却有着太多太多的愚孝,对于自己母亲所说的话言听计从,从来不会去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应该这样做,这样做是否符合常理。

孝顺是一种美德,但愚孝却是一种愚昧的表现,但有些人却区分不了孝顺和愚孝之间的区别。


而小王便是如此的人,对于自己母亲的话言听计从,只要自己的母亲一句话,无论这边什么重要的事情,他都会放下回去陪着自己的母亲。

母亲的一句儿子回来陪妈吧,让正在坐月子的妻子独自一人搁置家中,而妻子也因此恨了婆婆大半生。


小王与妻子小丽。

小王与妻子小丽是自由恋爱认识,小王各方面都很好,人勤劳能干,孝顺父母,深得小丽的欣赏。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也在双方父母的美好祝愿之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生活的他们幸福美满,但小丽却发现结婚很长时间,老公总是往自己婆婆家跑,甚至有将近一半的空闲时间都在陪着自己的母亲。小王的母亲身上有病,但是并不严重,于是就在家进行休养,而小丽认为是小王孝顺,怕自己的母亲想自己而受苦,于是便回去陪父母,小丽对于小王的行为起初也很支持,但后来小丽却发现,小王的孝顺并不正常,而是一种愚孝。


怀孕的小丽独自一人在家。

结婚一年后,小丽和小王有了他们之间的孩子。眼看着临产期迫在眉睫,还有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这个时候的孕妇可以说是最需要人去照顾的,因为她们很有可能随时就会生产。

但小王却在这个重要的时间点,被自己的母亲叫回去了,叫回去并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因为自己的母亲想念自己了,想要让他回来陪自己说说话。小丽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有点生气,因为她认为自己现在才是最应该被照顾的时候,或许就在老公回去的这段时间内自己突然需要去医院了呢?但小丽知道老公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于是便没有向老公表露出自己的不悦。

坐月子的时候依然被独自留在家中。

一个星期后,小丽在医院诞下一名女婴,无论是小丽的家人还是小王的家人,都面露喜色。

生完孩子之后,小丽是需要坐月子的,在这个时间里面,小丽是不能有着运动的,对于这些所谓的家务活或者其它的什么之类的,小丽都是不能做的,因为这个时候女人的身体是最为虚弱的时候。

但就是这样的日子中,自己的丈夫小王又再次被自己的母亲叫回去陪自己。在自己丈夫被叫回去的这段时间里,家务活还有孩子的尿布,孩子的衣服,自己的衣服全部都是小丽一个人去做。

这次丈夫被叫回去长达一个星期,之所以会那么长时间是因为小王的母亲已经快两个星期没有见过自己的儿子了,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多住几天,毕竟小丽已经生完孩子了,不需要人一直守在她身边了。而小王对于母亲也是言听计从,自己的母亲说什么便是什么。

小丽在这段时间里一直都是自己在照顾自己,她越来越对自己的丈夫生气,但最令她感到生气的还是她的婆婆,明明自己是最需要人照顾的,为什么还要将自己的儿子叫回去那么长时间。

当小丽的婆婆知道小丽为此生气的时候,她却振振有词,认为自己做的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而小丽也因此一直在心中默默地记恨着自己的婆婆。

小丽的妈妈与婆婆。

想必大家都会问既然小丽需要人照顾,为什么不去将婆婆接过来或者将自己的母亲接过来照顾自己呢?

小丽的婆婆年老多病,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就已经很不错了,况且家中的房子就一个卧室,所以就打消了让自己婆婆来照顾自己的想法。而关于小丽的母亲,她有着自己的小孙子需要照顾,而小丽的弟弟和弟妹都外出打工,如果小丽的妈妈来照顾小丽,那么她的小孙子便没有人照顾。

小丽也表示之所以没有请保姆也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有限,都感到请保姆铺张浪费所以就没有请。

情感解析。

听完小丽的故事,其实我们会在小王的身上看到一丝妈宝男的影子。父母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待在自己的身边没有错,但是一直将孩子拴在自己的身边就会导致自己儿子的家庭受到一定的影响,两个人之间也会产生更多的误会,造成更多的矛盾。


对于小王的母亲应该学会对孩子放手,而小王也应该学会有着自己的主见,不是一味地顺从自己母亲的想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6

01

古语有云“孝子万千例”的说法,但搁置现在冲刷古语孝道时,却发现内含太多的愚孝行为,记忆深刻的是一则“为母埋儿”的孝道,如今看来实在过于迂腐以及无边的荒诞。

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这样的“孝顺”,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实在荒诞的令人气愤无比。

当代男婚女嫁时,男人对女人过多的叮嘱怕是这样一句话最多:

“我可以把你宠上天,但唯独有一件事你必须做到,那就是要孝顺我妈,我妈非常不容易!”

天下做母亲的人,没有一个不辛苦,没有一个不是全心全意为了儿子好,只不过有些婆婆大概因为自身曾经成长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导致,在行为做事上稍有瑕疵,也就把一个家庭该有的正确三观的家风吹歪了。

但对于养育自己的母亲都不能孝顺的男人,大抵上也不会有太多的感恩心和责任心,所以我们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太多人的宗旨便是“不孝顺的人不相交”,甚至有些企业,对于不孝顺的人都会将其置之门外。

也正是那句“百善孝为先”的话,让所有人把孝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从而个别一小部分的人,把孝顺也就在重要位置摆放的时候,扭曲了本来的含义。

孝顺是一种美德,但愚孝是一种愚昧的表现。但因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着“百善孝为先”的话,所以在孝顺和愚孝的区分上也就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现象。

而愚孝的愚昧,往往出自于那些看似大道理通透却不明是非的男人身上。

02

曾经,一位名为馨蕊的读者曾经私信我这样一段经历:

馨蕊是一名护士,结婚3年时间里差不多有一半时间老公回去陪婆婆住。 婆婆才56岁,身体也很健康,怀老公7个月时候,公公有外遇和婆婆离异,婆婆独自抚养老公长大。

馨蕊和老公结婚后,婆婆就会找各种理由让老公回去陪她。

馨蕊说婆婆所有精神支柱就是老公,老公是她所有的希望,可是这种严重的恋儿情节实在没法接受。并且,婆婆对馨蕊非常冷淡,也明显感觉婆婆非常不喜欢自己。

馨蕊怀孕后,就和老公商量月子期间是找月嫂还是怎么办,婆婆知道后却说她当年自己坐月子时候也没找过月嫂,女人都生过孩子没必要那么娇贵。

馨蕊想,那就找自己家妈妈或者婆婆两个人谁来照顾自己的月子,为了让婆婆心里舒服先问的婆婆,婆婆又不高兴了,说馨蕊故意让她难做,理由是婆婆伺候儿媳月子多有埋怨。

对于婆婆所有的行为,馨蕊的老公一直都是配合的,他一直认为婆婆太不容易,馨蕊在怀孕期间,婆婆一直说晚上睡眠不好做噩梦,馨蕊老公便经常回去陪婆婆。

等馨蕊坐了月子,娘家妈在这里伺候时,婆婆总认为馨蕊娘家妈私藏伙食费,或者馨蕊背地里给娘家妈钱了,没等出月子婆媳的矛盾就来了,娘家妈心疼女儿不能女儿没出月子就走,也只能憋闷,可馨蕊气不过月子里就和婆婆大吵一架。

这一吵,老公不愿意了,扬言馨蕊出月子就离婚,并表明若不是自己母亲压着早就和馨蕊离婚了,严厉呵斥馨蕊实在过于娇贵也不懂孝顺,完全不顾岳母在场……

见儿子和儿媳闹翻,婆婆直接告诉儿子“好女人多的是,你为啥就选了她?这样的媳妇不能要!”

时间很快,馨蕊出了月子,便和老公民政局办理了离婚,走出民政局的那一刻,馨蕊看着老公狠狠的说“我余生都不会原谅你和你妈所做的一切!”。

离婚2年后,老公(前夫)来电话求复合,理由是后来又结婚的媳妇,在自己母亲看来,还不如馨蕊,但却被馨蕊坚决拒绝了。

对于馨蕊婆婆的做法,究竟是情理之中还是故意乱掺和?其实二者都不是。

03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馨蕊的婆婆因为离异一人带着儿子独自生活,有着严重的恋儿癖。

可以说儿子是他生命中唯一的一道光,她不允许任何人入侵到自己与儿子的亲密关系当中,她不允许更不会接受有人把自己养大的儿子从自己身边夺走,何况儿媳在婆家被当成外人的例子是90%以上。

婆婆之所以总是不顾年轻夫妻的生活总是夹在儿子和儿媳之间,最多的不过是想和儿媳宣布自己的主权,那是自己的儿子,自己一定要在儿子心里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她以为只是要儿媳逆来顺受的处于自己以下的位置并过分,甚至她根本感觉不到自己这样的行为是要坑了儿子一生的。

莫说一任儿媳离婚,就是任何人嫁给她的儿子,都会是夫妇半途。

而馨蕊老公的愚孝,堪比“为母埋儿”的“孝子”,迂腐的认为只要不计任何后果的满足自己的母亲就是最大的孝顺,以为“百善孝为先”就是要无条件对母亲的要求满足,所以会不明是非地伙同三观不正的母亲把自己原本该幸福的家拆散了。

我们回到文中开头那个“为母埋儿”的故事中,看看那个极其孝顺的儿子,在为母埋儿时,可曾想过妻子的感受?可曾考虑过埋下的也是一个生命?可曾想过,如果真的只为母亲好,又何必娶妻来多一份口粮?左右是和母亲一起相依为命也不用担心母亲的口粮够不够吃了不是?

或者说,既生下来又要为母亲埋掉的儿子,当时自己在要这个儿子的时候只图自己一时之快了吗?

婆媳之间的关系,总不乏看到太多的建议和意见,告诉如何相处缓解关系,但不同的婆媳定然要有不同的相处方式,针对于馨蕊的婆婆,不过是因为馨蕊从一开始对她忍让太多,为了曾经答应老公孝顺的话,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退步,造成了月子过程中就确定离婚的事实。

而馨蕊的老公,不光愚孝的三观不正,还丝毫不顾及坐月子的馨蕊,心里只有自己的母亲,甚至说出“若不是母亲压着早就离婚了”,实际上明白人都知道,定是婆婆明知道儿媳不愿意自己总把儿子留在身边,典型的“伪圣母”,而且你会发现,往往这种“伪圣母”的婆婆,总能获得儿子更多的理解和心疼,总能扭曲儿子的三观。

其实,婆媳之间,虽说从一开始就不是仇人,但所有的大矛盾爆发都是积少成多的。

在真正的孝顺面前,没有顶撞父母一说,能够及时摆正是非曲直,能够为父母提出正确的是非道理,这些和孝顺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若是馨蕊的老公能够明是非,能够让自己的母亲知道自己哪里做的实在不妥,也不至于和馨蕊夫妇半途,甚至馨蕊余生都带着对婆婆的怨恨,馨蕊一味没有底线的忍让助涨了婆婆伪圣母的气焰,老公的不明事理的愚孝导致了婚姻瓦解,婆婆的自私把儿媳当外人毁了儿子,这似乎成了恶性循环……

婆媳之间相处的技术,方式用好了是矛盾缓解,最重要的,每一个人都该有一个正确三观的同时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底线。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百善孝为先但要明是非知对错。

第2个回答  2021-02-06

父母给孩子养大,孩子一定要懂得孝顺父母,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没有那么简单,有些儿女的孝顺可以称得上是愚孝,这样的孝顺会让生活中变得很乱很糟糕。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最辛苦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而最爱我们的人也是自己的父母。对于父母来说,对自己的孩子的好,是没有人可以做得到的。但是很多家庭中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生活的环境,有的婆婆的思想和其他的人不一样,可以称得上是三观有问题,今天要说的故事是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故事,大家一起看看到底谁对谁错。

先给大家说一下事情的经过

我的朋友是一位护士,她和老公结婚已经快3年的时间了,这三年的时间里面,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老公回家陪着婆婆去注,婆婆的身体健康一直都挺不错的,今年也才56岁,没有到离不开人的年纪。婆婆在生下我朋友老公的之前,也就是在怀孕7-8个月的时候,就和公公离婚了,然后从那之后,就是婆婆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就这样孩子一点一点的长大,到了娶妻生子的年纪。结婚之后朋友的婆婆就会找很多借口,让朋友的老公回去陪着婆婆,也许对于婆婆来说,老公是她精神方面的支柱吧。

事情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后来我朋友怀孕了,两口子就商量生孩子的时候找个月嫂,这个时候婆婆却说自己当时就是自己坐月子,女人生个孩子没有那么娇贵,找月嫂还得花钱,不用找月嫂。我们朋友就合计拿不找月嫂也想,就让婆婆或者是自己的妈妈来帮忙照顾一下。我朋友担心婆婆心里多想,就先问的婆婆要不要在月子的时候帮忙,但是婆婆给出的答案是不愿意,理由就是这个时候婆媳是比较容易产生矛盾的。后来我朋友坐月子的时候,就是自己的娘家妈妈来照顾的。在坐月子的的时候这位婆婆还总是叫朋友的老公去她那住。

后来终于忍无可忍

朋友的娘家妈妈帮忙照顾月子,本来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婆婆就在背后说我朋友偷偷的给她娘家妈妈钱了,这话让我朋友和娘家妈妈听见了,就非常的气愤,我朋友就找婆婆理论去了,结果两个人就吵起来。那个时候我朋友还在坐月子,我朋友的老公回来了,听说了这件事反而对我朋友一顿埋怨。就这样婆媳之间的关系彻底崩塌了。而从那以后朋友的婆婆叫老公回家的次数是越来越频繁了,两口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了,后来两个人就到了离婚这个地步。

第3个回答  2021-01-26
因为婆婆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了,儿子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就不要再霸占儿子的自由,这样做只会让儿子儿媳之间产生更多的误会,造成更多的矛盾。
第4个回答  2021-01-26
因为在婆婆让儿子回去陪她的时候儿媳妇正在坐月子,儿子却抛下了儿媳独自回到了他母亲的家中,让儿媳妇自己在家里干一些家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