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食指是谁?

如题所述

    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 ),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

    食指之所以取名为“食指”。一是因为:“郭路生的母亲名叫石维元故有 “石之子”之意。二:在中国,作为诗人,无论是写作还是生活都存在无形的压力。但别人在背后的指指点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三:食指先生少时尊师,“师”与“食”谐音。

    1998年,获文友文学奖。1999年,《食指近作12首》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50周年诗歌类作品最高奖。199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食指的诗》诗集,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2000年,他创作的《青春逝去不复返》《相聚》入选2000年度中国最佳诗歌。2001年,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人物评价:当朦胧诗的主将们还处于蒙昧之中,食指已写出了划时代的篇章。他的作品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他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追求。他的诗是质朴的,没有华而不实的语言。

    人物评价:历史是无情的,多少曾经是显赫一时的人物随着时间的逝水而被人淡忘。历史又是公正的,多少湮没无闻的才俊之士最终被重新发现,在史家的记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食指便是属于这后一种人。作为一个诗人,他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背景下开始诗歌创作,并在知识青年中造成重大影响。比起后来的朦胧诗人和新生代诗人,食指走得并不算远,但重要的是他是第一人,在没有诗的时代,在诗被逼进了一条绝路的时候,他使诗开始了回归,他摒弃了把诗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做法,把以阶级的共性为主体的诗歌开始转变为以诗人个性为主体的诗歌,在诗中出现了个体生命的呼唤,对人的尊严的呼唤。诗是食指终生的追求,凝聚着他全部的痛苦与欢乐,是诗使他跨越了精神死亡的峡谷。在高雅文学受到商业大潮的冲击,诗人文人纷纷下海的时候,食指却始终恪守着自己的人生准则,他的生命已和诗融合在一起。这样一位开一代诗风的先驱,当年的知青战友不会忘记他,读者不会忘记他,历史也不会忘记他。(吴思敬)

    人物评价:如果要追寻当代诗歌先锋写作的谱系和最近距离的一个“小传统”,他是最无可置疑的源头性人物,一位真正的举火者和先驱,那一代人的精神肖像。他的开创于1960年代历史黑夜并光大延续于80、90年代的独具性灵的个人化抒情写作,对于当代中国诗歌而言,具有无可替代的披荆斩棘、筚路褴褛的引领意义。同时更重要的,他是一位用自己的生命人格实践见证了写作的诗人,一个作品与生命互证的诗人,一个具有精神现象学与文化标本意义的诗人,一个属于雅斯贝斯所说的“一次性写作”的诗人,因而也是一个使人感动的诗人。他的诗歌也许与智性和复杂的思想无缘,但它属于生命和情感,属于知行合一人文互现的生命实践。他还成功地延续了当代诗歌的“歌性”传统与形式感,使“陈旧”的形式获得了新的活力。他长达四十余年的写作穿越了时代的剧变,并且因此成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个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张清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2
诗人食指(1)

宋显仁

那样的地方我去过
那一个世界的人我见过
傻笑。歪头瞪眼。木纳。发呆。
尖叫。念念有词。机械地做动作
一群人,他们形态各异
一群人,有时候他们又象孩子
天湛蓝。外面的人才疯了
放风的一群人,他们不知道
那个遵守纪律的,叫郭路生的人
是一个诗人。相信未来的人

“哦,亲爱的,你不再是个女孩
连鬓角也被无情的岁月染白
可茫茫风雪中,我猛然发现
你重现了年轻时披婚纱的风采”(2)
病的,只不过是躯壳
年青的永远是一棵诗心

“年年如此,日月如梭
远离名利也远离污浊
就这样在荒凉僻静的一角
我写我心中想唱的歌”(3)
远去的只不过是岁月
长存的是内心至纯至洁

我想起山涧站立着的坚强的树
被风雷激荡而畸形的躯干
扭曲不了他向上紧抓阳光的内心
春天。绿色。他以抗争迎来的主题
相信未来的人,何曾疯了?

注(1):食指,即郭路生,1948年出生。写有名篇《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1990年入北京第三福利院(精神病院)。1978年开始使用笔名食指,意为别人背后的指点绝损伤不了一个人格健全的诗人。在精神病院,食指仍能进入诗歌创作状态,令人叹为观止。(2)为食指在精神病院写的《暴风雪》中的诗句。(3)为食指在精神病院写的《我这样写歌》中的诗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