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商鞅变法的性质?

如题所述

商鞅变法: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汉族,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姬姓,卫氏,全名为卫鞅。

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深得秦孝公信任,任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实行连坐之法”等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 ,车裂而死。

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

变法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

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 、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 、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 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变法结果: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但变法得以继续实行下去。

结语: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化变法改革运动,顺应了封建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型,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壮大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商鞅变法中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在一定程度上给广大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有其明显的历史局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6
商鞅变法在现代的说法来说是构建一种当时社会性质情况下的法制制度。它为后来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第2个回答  2020-10-26

商鞅变法的性质不过就是当时的秦国为了适应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巩固国家统治同时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我们应该持中立态度看待商鞅变法。

第3个回答  2020-10-26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大大的推动了社会进步和历史的发展,通过改革,秦国废除了旧的制度,创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同时壮大了国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第4个回答  2020-10-26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井田,开仟佰。并且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也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