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为什么是楚人(陈胜,吴广)先发动起义

如题所述

陈胜吴广,两个闾左之人,在大泽乡起义,这是一桩重大的历史事件,掀起了我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序幕,也掀起了秦末各地反抗秦朝统治的序幕。
因而,在翻阅历史时,一直以来作者都有一个疑惑,那就是反抗秦朝统治的,为什么首先是楚人呢?
不要跟我说,因为秦朝统治的暴虐,使得百姓们民不聊生,才导致导致作为楚人的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根据现在发掘出来的写有秦朝律法的秦简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百姓虽然过得并不怎么样,但远比六国还存在的时候要好得多。而且,前去边境戍守的规定,也充满了人性化,除非迟到得太严重,也只是打几板子而已。
陈胜吴广起义
那么,楚人率先发动起义,为什么呢?
首先,没有了六个国家(王室)凌驾在百姓之上的层层收税,秦始皇的税赋收得哪怕再多,也远远少于七个国家每年税赋的总量,如果百姓每年收获不变的话,那么日子应该好过许多。其次,七雄之间的争霸战争已经没有了,百姓们不用成天担心被抢掠或被迫流离失所了,可以安定地生活在一地生产生活了,日子应该比以前好过许多。
再次,秦朝发动的战争,无论是与匈奴的,还是和南越的,规模都远远小于七国争霸之时,那样频繁的战争百姓们都挺过来了,这点战争岂不是小意思吗?最后,秦国的徭役,也只有四大类:修直道、修陵墓、修长城和修宫殿,这四类徭役在七国时候也频繁出现,原先由一国承担变成了现在一个王朝承担,稀释之下,百姓还是能捱得住的。
战国地图
也不要跟我说,因为楚国灭亡时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预言,才导致楚人率先发动起义的。翻看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赵国由于长平之战死了四十万人,可是上下都深恨秦国。如果秦国和赵国能维持几十年的和平,那么这点仇恨或许会消弭,但问题是秦朝连续四十年来天天攻打赵国,直至亡国,这仇恨能立刻就结束吗?所以最恨秦国的是赵国人,而不是楚国人。那么,楚人率先发动起义,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楚国人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
第一,楚国人大部分地处淮河以南,在战国末期,气候温暖,物产丰富,可以说楚人不需要劳动,就能获得充足的食物,生活也不用发愁。但现在,秦王扫六合了,在秦朝法律的规定和限制下,楚国人必须干这干那,劳动一年才能获得可以饱腹的食物,有谁甘心?
亚热带气候
这样的案例现代也可以找到很多。比如菲律宾、印尼、巴布新几内亚等东南亚国家,多数处于不发达状态,原因就是地处赤道,物产丰富,人们不用劳动就能获得食物,劳动又有何意义呢?再比如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拥有丰富石油资源的国家,其国内人民之懒,举世闻名。所以,这几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也没办法发展起来。
第二,楚国人的文明程度跟不上中原地区,无法和其他六国融为一体。从当前的考古发掘中可以看出,长江流域的文明先于黄河流域,但黄河流域的文明先进于长江流域。如在黄河流域,先后有虞朝、夏朝、商朝和周朝,但直到商末周初,长江流域才在建立起了楚国。
函谷关
楚国建立后,于国内进行同姓、有功之臣分封制,但此时中原六国已基本废除了分封制。相比之下,楚国的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秦国,自然楚国灭亡之后,楚人无法适应秦国的文明。
第三,秦朝在有计划地举行大移民,慢慢地楚人将变得不再是楚人了。秦朝灭了六国后,借征发徭役的机会,不断迁徙六国百姓到其他地方,如迁徙赵人到南越,后来赵佗借赵人的力量建立了南越国。比如,迁徙魏人到河套地区修长城,自然长城修好后,征伐到河套地区的魏人留在了那里。再比如征发齐人到赵国的九原郡防伪匈奴,征发韩人去巴蜀开发等等。
长城
楚人在秦始皇有计划地迁移下,必将于未来几十年彻底搬到北方去,如是楚人忍无可忍,决心找机会发动起义。这也是陈胜吴广起义时,可以一鼓作气打进函谷关,因为秦朝防外而不防内,自然面对突然爆发的农民起义,没有想到也没有准备。
从以上的理由可以发现,即使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没有发动起义,其他的楚人也会发动起义,这是避免不了的。他们受不了先进的文明,受不了严格的法律,他们想继续躺着吃饱喝足,而不是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可惜以楚人为主体建立的汉朝却没有遂楚人的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