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如题所述

首联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当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诗以“野望”为题 ,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白话译文

西山白雪皑皑护卫三城重镇,南浦边清江水长横跨万里桥。

四海之内战火不断兄弟失散,只身远在天涯不禁涕泪涟涟。

迟暮之年只有一身疾病相伴,未有丝毫劳绩报答圣明朝廷。

骑马来到郊外不住纵目远望,世事日益萧条令人悲伤怅惘。

扩展资料:

《野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的首联写野望时所见的西山和锦江景色;颔联由野望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颈联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尾联写野望的方式和对家国的深沉忧虑。

这首诗由景入题,忧时忧国,语言淳朴,感情深沉。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参考资料:野望 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6
参考答案:

12. ⑴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山川笼罩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驱犊归家,猎人满载而回,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⑵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借景抒情,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绪。

 

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打猎到的马~鸟兽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07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抒发了作者的孤寂之感,思家之情,已溢于言表.
第3个回答  2017-09-06
出自唐朝诗人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下面四句写傍晚中所见景象:“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落日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条。在这静寂的布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村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前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适可而止。
第4个回答  2019-10-08
颔联画面:层层树林已染上金黄的秋色,重重山岭唯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美丽的画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