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期怎么教育

如题所述

很多父母都十分讨厌孩子顶嘴。他们认为,孩子顶嘴是向父母提出挑战,因此他们往往十分恼火,有时甚至怒斥或打孩子一顿。

父母大都有这样的感受,遇到孩子顶嘴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是真的没有办法吗?不是。很多时候,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如果孩子顶嘴,就认为孩子没有礼貌,丢了自己的面子。其实,孩子顶嘴的目的并不是要把父母压下去、挑战父母,而是想通过说理来让父母改变最初的想法。所以说,是父母意识上的错误导致无法找到解决孩子顶嘴的办法。

如果孩子与父母经常发生顶嘴,就应该引起父母的注意。一般来说,孩子和父母顶嘴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父母和孩子缺乏交流。

有些父母一味采用家长制的教育方式,容不得孩子有半点不同意见。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逐渐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这时如果父母事无巨细地什么都管,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便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干涉太多,就容易与父母顶嘴。家长应多与孩子谈心,多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孩子想什么、喜欢什么,就可以减少孩子顶嘴的情况的发生。

第二,父母平时对孩子过于溺爱。

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会使他们缺乏约束,不懂礼貌,在长辈面前我行我素,而父母又未能及时纠正其行为。等到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形成,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

第三,父母自己不够以身作则。

父母平时在家中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老人不尊重,往往为了一些小事和家人发生口角,这会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产生不良的影响。父母事事处处应以身作则。倘若父母为人处事和和气气,尊重长辈,便可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也会听从父母的教导而不再顶嘴。

有时,孩子顶嘴也是对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的一种提示。比如: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批评不得法,孩子会感到不服气而顶嘴;孩子没做错事,父母冤枉了他,孩子会感到委屈而顶嘴;孩子不想做错事,父母硬逼着他去做,孩子会感到厌烦而顶嘴等等。这时孩子顶嘴并不是什么坏事,它可以让父母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得当。

因此,在孩子与父母顶嘴时,父母应该给予宽容和理解,而不是和孩子“顶”起来,激化矛盾。与其生硬的说:“不许顶嘴!”,还不如说:“宝贝,我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能换一种口气说话吗?”或者说:“孩子,妈妈不喜欢你这样说话,你应该心平气和地用你的道理来说服妈妈!”如果孩子正在气头上,父母也可以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并且是正确的或者是有道理的,父母就不要随便给孩子下不听话的结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承认自己的不足。

如果孩子不正确,那么顶嘴的这件事还值得探讨。父母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给予处理。

(1)控制情绪

不与孩子争吵,给孩子充分的讲话机会,让孩子把想说的都说出来。如果孩子说的正确,父母应该改变自己的看法并采纳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说得不正确,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让孩子接受父母的要求。

(2)跳出争吵的漩涡

站在第三者的立场,共同与孩子讨论“顶嘴”的问题。把激化矛盾的顶嘴,转化为一种讨论,通过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明辨是非。这样,正确的观点能够得以显现,错误的认识能够得以纠正,孩子辩论的才能也可以得到发挥。

(3)要确定正确的方法

无论是孩子正确,还是父母正确,都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促使双方接受正确的要求,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的民主式家庭教育。在孩子面前,父母说话的语气很重要,这关系到孩子接受父母意见的程度。

正确处理孩子的顶嘴,父母应该本着赏识和宽容的原则,少一些“权威教育”,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父母需要具有足够的民主风范和赏识孩子的意识,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要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顶嘴。以势镇人,以“大”欺小,从而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导致孩子形成逆反和逃避的心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31
孩子叛逆期的教育一定要有耐心,注意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

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

误区二:

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叛逆期家长更加应该多加关注孩子,他们懵懵懂懂的接触了这个世界但是很多认知度和思维辨别能力都不够,父母要有陪伴孩子渡过这段时期的决心,多观察孩子和与孩子沟通,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面临的困惑,正确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味地责怪或者放任。

雅方教育针对孩子的问题上,根据不同的孩子不同的问题,制定一套解决的方案;据了解,有不少家长通过雅方教育专家老师的指导后,孩子问题得以解决,为表示感谢送去锦旗的。由此可见,雅方教育信息咨询是专业的;也被不少家长认可。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8
孩子处于叛逆期的话,家长可以通过以下6个方面来教育:
一.要摒除家长对孩子居高临下的心态,放下身叚,以一个值得信赖的朋友的身份出现,这样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二.孩子正在成长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切忌脾气暴躁,大骂出口,大打出手,如此反而会使他们反感而更加叛逆;
三. 对处在叛逆期的孩子,要多表扬,少批评,那怕是他们一丁点的成绩和进步,都要及时地发现,给以足够的鼓励与表扬,增强他们成长和向好的动力;
四. 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及外出旅游,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
五. 要与孩子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心,使他们体会到乐于助人,帮助他人的无限乐趣,提高道德素养,增强他们在学校知同学中的魅力与威望。
六. 在和孩子做真诚朋友并搞好关系的同时,适当地贯穿是非观念和善恶,叫孩子知道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大胆做,什么事情不宜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辈子的事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因人而已,一步一个脚印,万万不可操之过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过切,恨铁不成钢,孩子一有错就棍棒相加,而使事情走向反面,愈加难以收拾。很久之前,我的孩子也很叛逆,经常逃学上网,成绩非常差。看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差,就帮他下了一套开发潜能的课程,通过学习,孩子的记忆力和理解力都得到了提高,成绩也变好了,而且不再叛逆,对父母很孝顺。《尼古拉特斯拉训练》改变了孩子的命运,给他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只要正确的选择再加上努力就能成功,加油!
第3个回答  2020-05-20

1、从小开始,让孩子知道世界上有规矩这个词。我们可以注意对他们日常生活表现的观察,随时教育,及时予以纠正。 

2、孩子身上出现叛逆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叛逆期,当然要保持冷静的对待。 

3、允许他失败,经历磨难和挫折。你既允许他去做事情,就要允许他失败,这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回 

4、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多跟孩子在一起玩耍,吃饭,郊游、旅行,与孩子多一些亲子活动,让自己多了解孩子一些,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5、多跟孩子的老师或其他学生的家长一起交流,沟通,看看他们教育孩子有什么好的想法跟正确的方式。 

第4个回答  2014-08-31
我家孩子以前也一样,这跟我和他说话的语气、方式、立场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自从我看了《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后改变了和他说话的语气,方式还有说话的立场以后有了大的改观,另外小孩会有个叛逆期,这个时候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就更重要了,这时候你可以看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

另外给你分享一些叛逆期孩子的教育方法。
1、批评孩子切莫伤害自尊心。
明智的家长应懂得如何熟练地运用批评艺术:
(1)分清场合和措辞。当着亲友或孩子的同伴批评孩子,孩子会感到难堪和不满,也听不进家长的批评。
(2)批评措辞要适当,切忌“你简直不可救药”、“你怎么不如某某学习好”、“你真笨”等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话语。
(3)对事不对人。真正懂得批评的家长,着眼点应该放在如何促进孩子改正缺点上,而不是揪着缺点不放。即就事论事,不翻旧账。
(4)适当冷处理。当孩子情绪反应强烈、言语冲动的时候,家长干脆采取不理睬的态度,等孩子冷静思考,平息冲动后再作批评。
2、让孩子学会将心比心。
家长过问、干涉孩子的行动,应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和忧虑,让孩子知道家长的爱心。比如,处理孩子放学晚归这种事情,有的家长是等孩子回家后,劈头盖脸一顿臭骂,勒令以后不准晚归。这种处理方式过于急躁,孩子不但没有体会到家长的爱心,反而对家长产生了抵触情绪,认为小题大做,管得太宽。而有的家长则会尽量压住怒气,心平气和地询问原因,并说明因为不知道你为什么晚归,心里很着急、很担心、希望你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体会家长的爱心和不易,以后早点回来。相信懂事的孩子听了这一番话后,会为自己的晚归给家长带来不安而感到内疚自责,对家长的干涉行为也不会产生反事情与抵触。
3、采用实践体验法。
用实践体验法化解孩子的逆反心理,比命令和口头说教有效得多。一位父亲曾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傍晚,父亲与儿子散步时,儿子看到西瓜摊卖西瓜就非要买。父亲说:“离家太远,抱回去太累人,不买。”儿子不高兴了:“我要买西瓜你不买,你喜欢我学习好,我也不好好学习。”父亲略一思量,对儿子说:“买西瓜可以,你要自己拿回家。”儿子抱着买的西瓜走,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一路歇了几次才把西瓜抱回家。这一体验让孩子感触颇深:“吃个西瓜也真不容易啊!”由此体会到父亲的苦。
青春期孩子逆反心理成因及消除对策
逆反心理通常表现为: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如果父母再三叮嘱同一件事会使他感到厌烦;对于那些与老师对着干的同学大加赞赏;认为大人的话有漏洞,大人的批评常常引起他们反感和愤怒:一旦决定做某件事,不管别人怎样劝阻也不会改变主意;越是不让他做的事,就越要去做。
逆反心理及其内涵
它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青少年正处在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阶段,在认识事物和看问题时常常出现认识上的偏差,因而易与家长的意向不同。当意向不一致时,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就会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

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青少年大脑的发育健全,思维的判断、分析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维范围越来越广泛和丰富。特别是思维方式、思维视角已超越童年期简单和单一化的正向思维,正向着逆向思维、多向思维或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尤其是在接触社会文化和教育过程中学会并掌握了逆向思维等方法,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和可能。
2.青少年性生理发育逐渐成熟,性别意识、性意识逐渐强化和建立,进而形成渐趋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面对成人的指教,有意无意地回避、反感甚至背离。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向所驱散。
3.青少年表现出生理上成熟和心理上不成熟的矛盾。由于阅历和经验不足,造成其认识上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对问题的认识仍存在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成人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成人的劝说、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75898634.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