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人士500字范文 和心得体会200字

如题所述

 大家一定有自己最崇敬的人吧,比如刘胡兰、毛泽东、钱学森……我最崇敬的人不是别人,而是大家都熟悉的加拿大人诺尔曼白求恩,他是一名胸外科医生。要问
我为什么崇敬他,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作为一位异国医生,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他竟然如此毫不保留地帮助我们中国人,还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反
法西斯斗争事业,实在太令人佩服!”  1936年冬,白求恩参加了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战争爆发后,他为了帮助中国早日解放,率领一个医疗队不远万里来到
中国。1939年10月中旬,白求恩为了向世界人民宣传中国的抗日战争,募集经费和药品,他准备回国一次,可是日军调动了5万兵力,对北岳区发动了大规模
的冬季大“扫荡”。白求恩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推迟回国。10月28日下午,白求恩正紧张地做手术,哨兵报告说:“敌人从北面包抄过来了!快走吧!”但白
求恩却说:“再添两个手术台,快点!”20分钟后,只剩下最后一名战士朱德士。这时枪声四起,哨兵催促道:“白大夫,这里太危险了,快走吧!”可白求恩坚
决地说:“不行!”朱德士的大腿粉碎性骨折,为加快手术速度,白求恩把手伸进伤口掏取碎骨,但是,碎骨刺破了他的手指,他迅速把手指伸进消毒液里浸了浸,
又继续手术,直到缝完最后一针才转移。
  第二天,白求恩的手指发炎了,他忍住肿胀和剧痛继续医治伤员。在白求恩准备转移时,从前线送来一名患烈性传染病的伤员,白求恩立刻给他进行了手术。在
白求恩为伤员纵横切开伤口时,手套被划破了,带伤的手马上受到了感染,得了脓败血症。11月12日凌晨5点,白求恩大夫于世长辞,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白求恩大夫让很多的中国人民伤员重新上了战场,自己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生命是何其得宝贵,我想,作为医生,白求恩一定知道这点,可
是,和平和友谊的种子在这位加拿大人的心田里更是根深蒂固。凡是有德行的人都愿意去为反法西斯战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将自我的生
命置之度外呢?白求恩大夫离开我们了,轻轻的,淡淡的,安静的,伴着着中国人民深深的哀悼,浓烈的思念和无限的悲伤,但他将永远地刻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
因为他在我们的心中早烙下了一个刻骨铭心的印章。
  如果你能感受白求恩大夫那渴望世界和平,制止战争的信念,就请你和我一起,宣扬和平的理念,祈祷世界各地都不再有战争。孩子们不再失去父母,父母们不再失去孩子,健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26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就是李清照的人生观与强烈的爱国情怀,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爱国志士,让我们一起去听他们的心声吧!
“我
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就是伟大的邓小平先生的说道。邓小平爷爷生前就为我们的祖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死后,还要将自己的骨
灰撒向大海,留在自己最热爱的祖国。这不就表现出邓小平爷爷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吗?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天终于到了。祖国现在
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就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在1949年10月1日对几位中国留学生说
的,这种爱国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
当然,爱国志士不仅仅就这几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很多的爱国人士,正因为有着爱国的人士,我们的祖国才一天天强大,一天天富强。我要呼吁像我这样的新一代认真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为我们的国家强盛,能立于世界之林出一份力,贡献我们所有的力量。
第2个回答  2015-10-26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什么才是我要的幸福,是拥有无尽的财富,是衣食无忧的生活,还是受人注目的地位,如果这些都不是,那么什么是幸福呢?
  古往今来,无数人执着地追求着各自心目中的幸福,嫦娥怀抱着幸福的梦想,吞下了长生不老丹,飞上九天,成了月中仙子.可独守着寒冷的广寒宫,她是否会感到做神仙的幸福呢.
  而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马蒂尔德,在戴上项链做着幸福的梦的同时,却没有想到这幸福是那样地短暂,她为她的幸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对嗜财如命的葛朗台,拥有如山的金币大概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吧.但当他年老力衰地坐在轮椅上盯着他的密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他的金子时,这样的幸福是多么的可悲.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别人的幸福很耀眼.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当中国的封建学子们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并且为之奋斗终身时,吴敬梓则用他的笔给我们绘出一个中举后的范进喜极而疯的场面,幸福就是如此吗?我怀疑了.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杜甫有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认为的幸福.“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写照.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感叹古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我也渐渐得出自己要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它不是千金的财富,不是受人注目的地位,而是为人,为别人着想的奉献,是付出,这就是我要的幸福.
  一份有自己声音的幸福
  作家朵拉有一句至理名言:第一个孩子都是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因而引发了我,我觉得每一份幸福也正如那一滴有自己声音的水,你可以选择其滴落的方式,但它的声音你别无选择.
  人打一落地,便是一个生命个体,有自己必须经历的人生,有自己的理想抱负,更有着对幸福不同的诠释.假如,真的只有当幸福失去后才知道幸福的可贵,那么还有谁有勇气去追寻幸福呢?
  几千年前,执弓挥剑纵横沙场的将军认为胜利对他而言便是最大的幸福;儒家学者孟子认为“与民同乐”便幸福;几百年前,在黑暗礼教中成长的哥白尼认为追寻真理便是一种幸福,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安培认为忘我工作,取得成功便是一种幸福;现在,金庸笔下武功盖世的杨过与小龙女视轰轰轰烈烈的爱情为幸福;在网络中“醉生梦死”的“网虫”们以处于虚构的世界驰骋为幸福……对于幸福的诠释,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条件,甚至于不同的人有着炯然不同的体会.
  春天以花朵的形式过去了,夏天以枝叶的形式过去了,秋天以果实的形式过去了,冬天以冰雪的形式过去了.而我们的幸福,也会如春夏秋冬般呈现不同的形式,而后以不同的形式随着我们的人生终入黄土.因而我们要抓住属于自己的幸福,不要老羡慕别人比自己幸福.计较多了,自己的幸福反而成了坟墓,你可知,幸福与坟墓本就差于一念之间?
  有一首歌这么唱着:“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便流露出了一种幸福感——平淡的生活,这对于一些人来讲,这不算什么,这能算幸福吗?但对于一些在特殊岗位上或那些流浪人抑或亡命之徒而言,那便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幸福.而那些每天过着平淡生活的人,却渴望着另一种幸福——轰轰烈烈、刺激……其实一个人如果愿意时常保有寻觅幸福的心,那么在事物的变迁之中,不论是生机盎然或枯落沉寂都可以看见幸福,那幸福原不在事物,而在于心灵、感觉乃至眼睛,因而每一个人的幸福都有各自的诠释,你不必担心你的幸福比别人的少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