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为什么说是契丹祖源

如题所述

依据包括《魏书》在内的史料所载,契丹是鲜卑的后裔,最早居于辽河上游,而这辽河的正源所在地便是平泉,同时平泉考古发掘出很多契丹人的墓葬和生活遗迹,所以平泉自称是“契丹祖源”。

平泉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为辽宁、内蒙、河北三省交界地,东与辽宁省的凌源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相连。

远在史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与天抗争居地劳作。大量的出士文物向世人诉说着平泉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据考证,春秋战国时的“老马识途”,汉末三国时的“望梅止渴”等,历代英雄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典故。公元436年,北魏在此地设县。隋唐之际先后定名为榆州、泽州、神山县、平泉州。唐朝一度归卢龙节度史安禄山统辖。

辽金时代,是平泉最为活跃的历史时期,平泉的马盂山(光秃山)老哈河一带是契丹人发祥地,出土了大量的辽金时代器具,发掘了辽代大长公主墓,契丹人在这里盘马弯弓跨过长城、黄河而问鼎中原,从此把整整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融进了汉文化的浩瀚大海。

扩展资料

《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其实,这个看法并不是很妥帖的。

《史记》、《汉书》开始,历代“正史”中都有少数民族历史记载的专篇。十六国时,出现了许多记述各个割据政权史事的专书,可惜大部分都失传了。

《魏书》记述了我国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即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内容涉及到它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

《魏书·序纪》还追叙拓跋氏的远祖至二十余代的史事,虽未可尽信,但却大致阐述了拓跋氏的历史渊源。因此,研读《魏书》,对于认识我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客观事实,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作者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的自觉性。除了它的列传具有比《宋书》更突出的家传色彩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志。《魏书》的志,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魏收在《前上十志启》中说,这两篇志所记述的内容是“魏代之急”、“当今之重”。

《官氏志》首记官制,后叙姓族,记载了鲜卑氏族的名称及所改之姓、官制和制度的变化,为研究拓跋部落的发展扩大及汉化提供了完备的资料,是反映北魏统治封建化、门阀化的重要文献。《释老志》记佛、道二教,以记佛教为主。

它叙述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详细记载了它在北魏的兴衰史。重姓族,崇佛教,这正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特点。此志乃魏书首创,首次有史书记载佛道两教的流传及变革,尤其对于记载佛教发展十分详实,可看作是一部中国佛教简史。魏书首辟专篇记录宗教,是其在历史上的功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魏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依据包括《魏书》在内的史料所载,契丹是鲜卑的后裔,最早居于辽河上游,而这辽河的正源所在地便是平泉,同时平泉考古发掘出很多契丹人的墓葬和生活遗迹,所以平泉自称是“契丹祖源”。

    平泉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为辽宁、内蒙、河北三省交界地,东与辽宁省的凌源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相连。远在史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与天抗争居地劳作。大量的出士文物向世人诉说着平泉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红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春秋战国时的“老马识途”,汉末三国时的“望梅止渴”等,历代英雄在这里留下了许多典故。公元436年,北魏在此地设县。隋唐之际先后定名为榆州、泽州、神山县、平泉州。唐朝一度归卢龙节度史安禄山统辖。辽金时代,是平泉最为活跃的历史时期,平泉的马盂山(光秃山)老哈河一带是契丹人发祥地,出土了大量的辽金时代器具,发掘了辽代大长公主墓,契丹人在这里盘马弯弓跨过长城、黄河而问鼎中原,从此把整整一个民族的风俗、文化融进了汉文化的浩瀚大海。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依据包括《魏书》在内的史料所载,契丹是鲜卑的后裔,最早居于辽河上游,而这辽河的正源所在地便是平泉,同时平泉考古发掘出很多契丹人的墓葬和生活遗迹,所以平泉自称是“契丹祖源”。

只能说平泉作为辽河正源,可能对于崇拜辽河的契丹人有特殊的意义,而且作为辽河上游的一部分可能在契丹人最早的活动范围之内,但是“祖源”二字缺乏实证,牵强附会有一些,张冠李戴倒不至于。

顺便一提,现在这些旅游广告是各地方政府制作放到央视上面去播的,“胡蒙乱侃”的也是地方政府而非央视。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2-14
张冠李戴,央视胡蒙乱侃的!
第4个回答  2019-03-14
因为有赫媛媛这个 zha女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