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题怎么选

如题所述

语文选择题:

1、论述类文本阅读:多练(一天一篇),练读较难文章的心态,练快速找到选项在文中的对应位置,练仔细比对的能力,越是晦涩难懂的、学术性极强的越要练。

最终目的:无论结果如何,总之要在高考考场上尽量顺利、不慌不乱地做完,不可开场影响心态。另外不能拖太长时间。

2、小说阅读:

选择题部分:读完全文再做选择题,小说一般读完能明白个故事情节,不至于全忘。做选择题四个选项一般是评价性或理解性的,先凭感觉细读四个选项,感觉明显错的直接选。感觉模糊不清的必须回归原文(拿出做论述文选择的态度)仔细比对,这种情况就不能怕费时间了,原文就那么点,仔细寻找会找到的,不能因为一时找不到而影响心态,打乱做题节奏,此时花的时间是有效时间,比慌乱之中选出个错误答案值当得多。(但不能纠结太长时间,选出自己心中的最优解)

3、非连续性文本:

第一个选择(单选):一般是原文信息改编再次还原。感觉这道题有点玩文字游戏的意思,还是先看选项,直接明确选项在原文位置比较好(因为选项一般会说明出处是材料几)。比对过程还是要拿出做论述类选择题的态度,仔细比对,比对时不怕费时间,必须准确找到答案在原文的位置。当然也可以选择先读完3~4个材料之后再做题,但各个材料彼此独立,准确信息可能记不下几个,读完也不会像小说那样在脑子里形成明显的故事情节,稍微费点时间。另外遇到柱形图或图表的更要仔细比对。

第二个选择(双选或单选):可能是原文信息的再现外加评价&理解,应该大致明确各个材料讲了什么,有个初步了解,做题时也是以比对为主,但选项可能还会在原文基础上给出一些评价性的话语,这时除了原文还要融入自己的理解进行判断。这就要平时多下功夫、多练。

4、断句(也有出实词的可能)

一轮复习的时候紧跟老师节奏,把最基本的东西弄清,比如语气词之后该断,常见的状中、连动句式,像对联一样上下句句式整齐的一般是对的。另外还要通过全文情节加以理解,这个人到底要做什么,根据上下文推断让断的这句话想表达什么意思。当然这道题在选择题里算是比较简单的了,考场上可以先凭语感排除两个,再用上述方法选出最终答案。另外,文言文阅读切忌不读文章就做题。断句也需要大量做题形成语感。

5、文化常识:一方面多多积累,老师发的复习材料利用细碎时间有事没事就看看。另外就是要随机应变,根据上下文推断划线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还有就是过于生僻的东西,连见都没见过的一般不会是设错点。总之积累与根据上下文推断的能力都要具备。感觉全国卷更注重第二点。

6、文言文原文内容理解:必须读完全篇,理顺出故事情节后再做题。核心还是比对二字。弄清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一轮复习的时候老师应该都会给介绍有哪几种错误类型,比如张冠李戴、关键词解读错误什么的,最好每种错误类型脑子里都能有一个典型错误与之对应。

7、诗歌双选(或单选):感觉全国卷对这道题变化无常……我认为我们能做的就做最好的努力与最坏的打算。

首先要读懂诗,这也是做情感题的前提。平时应该着重训练自己翻译诗歌的能力,不用字字斟酌,但至少保证翻译的整体意思八九不离十。

基本的技能:表达技巧(基本的表现手法,比如白描,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反衬什么的,基本的修辞手法)要过关。

8、成语:积累和做题同时进行,做完题后第一时间把不会的成语在成语字典上查到意思并写到改错本上。一般来讲:过于生僻的成语,让选错的它一般是对的,让选对的它一般是错的。虽然全国卷这道题变化无常(比如今年就是往一段话里添一个成语),但无论怎么出,充足的积累是王道,积累的越多,考场上运用排除法时准确的可能性越大。

9、病句:复习的时候紧跟老师节奏,把各种错误类型都弄懂,尤其是每种错误类型回面的例子,更加重要。在此基础上大量做题,最终形成自己的套路与语感。做题时可以先用语感排除两个错的,在动用缩句、找主干的方法寻找它的语法、逻辑错误。另:我们老师教过我们一招:选不出来的时候就把那个句子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反复读,渐渐就能发现它不对劲的地方。

最后推荐几本我高三时用的感觉比较好的模拟卷:金考卷系列:45套,特快专递(每隔几月一期),百校联盟绿(压中过18年二卷文言文部分)、蓝、红

以上卷子基本一天一套,只做选择题,周末有时间就做大题(选择题固然重要,大题也不要忽视呀)

当然啦,再好的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语文本身就是个慢功出细活的过程,还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行,高考加油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高中语文选择题,主要是考音,字,词,成语,病句和文言文,这类题没有技巧,只能加强积累,考试的时候用排除法来选择答案。
第2个回答  2020-10-30
选择题要注意审题,另外要结合题目的要求来选择正确的选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