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为什么要以炉中煤自喻

如题所述

1、“炉中煤”和“年轻的女郎”各比喻什么?为什么做这样的比喻?这样比喻有什么好处?
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把自己像熊熊烈火一样的爱国赤心比作“炉中煤”煤,是长期埋在地下的。以煤自比,首先就表达了对旧社会长期埋没人才的不满。煤,一旦被点燃,就毫不保留地献出自己的光和热。用燃烧着的“炉中煤”自比,又十分贴切地表达了诗人那种毫无保留的献身精神,而且这炉中煤,既表热爱,又表献身,身负二任,贴切合理。所以,诗人在这首诗中对于意象别开生面的选择,堪称别具匠心。
2、如何理解“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我的思量。”
前一句是写祖国对于诗人的养育之恩,这是诗人思念祖国的基础。因为是在对作为喻体的“年青的女郎”倾诉,所以这里也比喻性地用了“殷勤”。“不辜负”三字表达了报效之意。后一句的“思量”,不仅是指对于作为地理概念的祖国的思念,不仅是对山川土地的思念,而且是具有更深含义的一种期望,是希望祖国不断发展,日益强盛、进步,所以用了“也不要辜负”。
3、怎么理解“炉中煤”的前身、过去和今朝?
第三节中后三行诗分别写了“我的前身”、过去和今朝。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总得重见天光”。从字面上讲,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有用之才,但在过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今朝,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8
您好。

1.郭沫若于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与郁达夫,成仿吾组成“创造社”。 抗战时期写有《屈原》,《虎符》等话剧。

2.重点掌握“年青的女郎”与“炉中煤”的象征意义。作者采用这种象征手法,一方面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另一方面,也有着强烈的时代色彩。

“炉中煤”象征作者自己的爱国激情,可以使人们体会到作者情感的炽热程度。“年轻的女郎”象征经过五四运动战斗洗礼后的生机勃勃的祖国。同时,也是诗人热恋,追求的对象。

此诗是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所写。当时作者虽身在国外,但却深受国内五四运动的鼓舞,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渴望祖国的富强。他曾满怀激情地写道:“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像我的爱人一样。我的那篇《凤凰涅槃》便是象征着中国的再生。‘眷念祖国情绪’的《炉中煤》便是对她的恋歌。”

在这首自由体的新诗中,诗人运用了比喻、拟人、象征的手法。诗人以“炉中煤”自喻,通过向“年青的女郎”倾诉衷肠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感情。作品通过“年青的女郎”这个隐喻,表达了作者对经过五四运动洗礼后的祖国的新认识和新期望。“年青的女郎”这一比喻,既包涵着对封建落后的旧中国的否定和批判,又包涵着对五四后新生的祖国的肯定和赞美。作者自比燃烧的煤,说“我活埋在地底。”,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抑郁和理想不得实现的痛苦;而“有火-样的心肠”,则形象地表观了作者对祖国赤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全诗通过炉中煤向年青女郎倾诉恋情的方式娓娓道来,将炉中煤人格化,使其具有思想、情感和鲜明的性格。这样,诗人将祖国、民族的新生和自我的新生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自己与祖国不能相分离的密切关系,把发自内心的爱国激情抒写唱得格外动人。

诗作还运用了反复咏叹的修辞手法。“啊,年青的女郎”放在每节的首句,反复了4 次:首尾两节又重复了“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这种反复手法的运用,既收到了结构上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又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炉中煤》每节行数一定,首行相同,形式相当整齐,这在诗集《女神》中是较特别的。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