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雪》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白话译文

实在惊讶今夜的寒冷,被子枕头竟然冰凉,又见窗外一片通明。

夜深了,知道这是外边下了大雪,不时听到厚厚积雪压断树枝的声音。

原文:

作者:唐代诗人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是一首咏雪诗,诗人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触觉、视觉、感觉、听觉的角度来描写“夜雪”,透露出谪居江州的孤寂心情。诗人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给人一种新颖别致,清新淡雅,别具韵味的感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冬。诗人当时45岁,因上书论宰相遇刺事被贬江州,任江州司马。在寒冷寂静的深夜中,诗人看见窗外积雪,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诗的前两句“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为生活经验证明: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

这里已感衾冷,可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

“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描写,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