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背后感人的故事有哪些??各位大虾帮帮忙!!

如题所述

  华南师范大学亚运感人事迹:后备志愿者依旧美丽

  感人事迹一:

  这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成员是来自学校各大组织、社团的骨干,但是每一个人并不会为此而散漫拖沓,因为每一个人都把团队当作自己的家,兢兢业业坚守岗位,视5000多名亚运志愿者以及2000多名亚残会志愿者的权益于己身,每一个人都决心陪伴每一个志愿者奋斗到最后。这是一支由一百多微小个体组成的充满战斗力的伟大团队——华师亚(残)运会志愿者服务中心。

  感人事迹二:

  从10月8日开始,广州亚残会开幕式手语舞蹈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开始排练。600多名女生每天晚上六点半就到南区操场集中排练,每天晚上的练习时间长达五个小时。二十多天以来,同样的一个动作练了一遍又一遍,累了,烦了,脚肿了,但她们从不放弃。特别是10月28日,手语舞蹈的演员们到奥体中心进行演练,凌晨两点多才排练结束回校。这是一群坚韧乐观,又充满青春激情的女孩,你们是我们的骄傲!

  感人事迹三:

  一摞摞堆积如山的数据资料,一台台闪着荧光的台式电脑,面对着这些,顶着时间期限紧迫的压力,华师志愿者服务中心石牌校区办公室主任戴琼,没有丝毫的畏难情绪。2010年10月21日晚上,她带领她的团队进行2000多名华师亚残志愿者的信息审核,每一项数据都需要认认真真地校对,这是对亚组委工作的尽职,更是对每一位志愿者的负责任。最终,她和她的战友们彻夜未眠,东方既白之时,带着圆满完成工作的满足感,他们的笑容像朝霞般明亮。

  感人事迹四:

  2010年11月1日,亚运会开闭幕式彩排在海心沙进行,华师志愿者服务中心的任铭钿作为后勤保障部部长,负责志愿者的往返行车。与车队方面的联系,和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沟通,十辆车,近500名志愿者的团队,他率领部门的干将们,克服种种障碍,于细微处显精心,在困难间创新意,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正是这些普通却不平凡的志愿者骨干,支撑起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山,让我们像他们致敬!

  感人事迹五:

  后备志愿者依旧很美丽

  “当我知道我分配的工作是专业后备的时候,我曾经有点沮丧,认为自己可能不能为亚运服务了,后来我发现我完全的错了。即使我可能没有机会去到现场穿上工作服,可是我是其他工作者坚强的后盾,有我们在,他们即使再苦再累也不会有后顾之忧了,因为我们可以随时顶上,随时候命。。。。。。这样一来,我们志愿者的热情就更加地高涨了,让所有人领略志愿者的魅力,领略奉献的魅力,领略亚运的魅力。”虽是后备志愿者身份,数科院的杨同学并未浇灭服务亚运的热情。

  感人事迹六:

  观众业务口感人事迹

  10月29日,大学城华师体育馆第三次联调测试有序进行。一个忙碌的身影在观众服务办公室与志愿者休息区来回走动,或是处理文件,或是接听电话,或是协调各岗位工作时间安排,或是与行政与员工志愿者们一起安排工作。这个忙碌的身影,是观众服务行政与员工的运行助理,来自文学院08级汉语言专业的冼海琪。虽然已是第三次联调测试,但对工作的认真与负责任的态度,令她不能掉以轻心。每次联调测试,她都留在了最后,等到将当天演练情况汇总上报,并把办公室收拾整齐后才离开。而离开场馆时,往往天色已黑,晚饭也来不及吃了。尽管如此,面对这份工作,她仍然不埋怨,埋头干,她认为,在办公室内虽然不能直接服务观众,但为所有观服志愿者做好后勤工作,让他们更好地服务观众,这便是一种收获与快乐。

  感人事迹七:

  华师体育场馆交通组感人事迹

  自交通业务口组建以来,稳步有序地建立起我们团队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了有交通组特色的工作理念。在此期间,我们团队发生了不少感动每个人的事情。

  在第一次联排的时候,我们的工作条件相对来说比较艰苦,大部分组员要顶着烈日工作。但是没有人会抱怨自己的工作,因为陈君荣老师给了我们很好的表率。联排期间,君荣老师不停地奔波各个岗位,给大家解决困难,在工作上给予了各位志愿者莫大的关心和支持,他就是我们组员的精神领袖,是他教会了我们交通组“谨慎负责,灵活变通”的工作理念。

  龙君经理在工作上也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她在视察工作的时候,切身感受到我们交通组志愿者在工作条件上的特殊情况,她向上级争取了物质上的支援,配置了太阳伞给每天头顶烈日工作的志愿者,给我们配置了交通反光衣,指挥棒,哨子等等工作装备,加强了我们的硬件设施。

  正因为有了领导的关怀和工作上的支持,我们团队的士气一直在增长,氛围逐渐浓厚,大家工作才会积极。真正体现了“我志愿,我快乐”的亚运志愿者精神。

  感人事迹八:

  新闻宣传部

  10月29日,我们进行了第三次联调。这次联调虽然没有突发事情演练,我们的业务口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但是亚运会的相关一些事宜我们还是要跟进的。这一天,我们业务口中最忙的一个就是负责场馆舆情监控,突发新闻事件处理的黄子响老师。他既要写总结汇报,又要填写信息。为了分担老师的工作,我们业务口的三个志愿者主动提出帮老师忙。最后,工作顺利完成,还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完成。这次联调充分体现了我们业务口的团结互助的精神。

  感人事迹九:

  志愿者部人力资源部部长:李雅滨

  在志愿者部工作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很多事情必须在前期准备妥当才能保障赛时的正常运作,但是这样的准备又是诚惶诚恐的,因为没有告诉你这样做到底是不是正确的,谁都没有办过亚运会。所以,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非常感谢人力资源部的所有同事,感谢一路走来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有的是相识了两年的老朋友,有的是刚刚认识的新同事,在志愿者部建立起来的一个月里,同分担,共进退。也许,日后还会有许多突发情况考验我们的执行力与应变度,愿我们在一起踏实工作、微笑奉献。

  感人事迹十:

  志愿者部庆生:珠,你生日快乐

  10月17号的夜,对于志愿者部后勤保障部成员冯露珠来说是惊喜而快乐的夜,对于志愿者部的其他成员来说则是送上惊喜、传递快乐的夜。志愿者部的成员虽不是第一个为露珠送上生日祝福的人,但志愿者部的成员依然加班加点,就为赶在第二天到来之前为露珠送上生日的惊喜。虽然,露珠说:“这是意料之中的惊喜”,虽然志愿者部的其他成员的骗人手段不够高明,虽然从志愿者部成立的那天起还不到一个月的时光,但对于每一成员来说,志愿者部早已是一个家,大家有共同的目标——为志愿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有共同的追求——让志愿者部更加完善,而今夜,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声——珠,你生日快乐!

  感人事迹十一:

  10月21日,在白云军区回来的大巴上,阳光明媚,设备组的叶建华在忙活了一天的情况下,已经累得在车上昏睡了过去。突然,一个演员的手抽筋了!来自体科院的他自然对肌肉抽筋有一套治疗方法啦!叶建华立刻从睡梦中惊醒过来,然后摇摇晃晃地移到演员旁边。首先,他帮这位演员拉拉筋,接着再帮她轻柔,以缓解肌肉的紧绷所带来的酸痛感。

  不知不觉,车已经回到学校,叶建华扶着演员下车,安顿好这位演员后,还没来得及换一口气,另一位师姐冲上来紧张地对他说,“那边有位演员晕倒了,赶快去扶一下吧!”

  叶建华瞬间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那个昏倒的演员,而此时,场地组的新干事余嘉伟已经抱着那位演员奔向校医务室了,叶建华见状紧跟其后,和余嘉伟两人一前一后合作护送演员安全到达医务室。

  直到演员躺在病床上慢慢恢复知觉后,他们才长长舒了口气··原来,在忙碌与奔波之中相互搀扶才是最感人最温馨的,也许,再苦再累,一觉之后便依然生龙活虎,也许,明天依然是枯燥的搬设备,撤场,依然蹲在田径场一隅应付自己的晚餐,一切如常,但一切都值得,因为我们坚信,12月12日,我们一起落泪,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们珍藏心底···

  感人事迹十二:

  无论是在华师的训练场上还是在奥体中心,我们的身边总不乏有感动的事迹涌起。

  你有想过六百人的队伍分发宵夜的现场吗?混乱的?无序的?恐怖的?不,都不是。在华师,每天当演员们辛苦了一晚后,领宵夜的时候,秩序总是井然的、有序的,他们总是两列两列的走上前去领宵夜,并亲口而热切的向工作人员说声“谢谢”。

  您有想过你贵重的东西丢失后,会有人帮你送回吗?在华师的训练场上,有的。我们每天晚上不可避免的总有些粗心的演员丢失了东西。这或许是一件衣服,一个水瓶又或许是一个包包,又甚至是一个手机“我的手机不小心在昨天晚上塞进了另一个同学的以纯的包包里,请问有人可以帮我送回吗?”“这位同学,不用担心,有的。”因为在华师这里没有贪婪的人,有的只是关切的心,因为都相互知道彼此的难处所以才愈加关心。

  您又有想过在表演人员众多,音响声轰隆的现场上,能看到一群坐在护栏石基边上捧着书在看的同学们吗?在华师,有的。因为我们的值班时间长,占据了不少学习的时间,所以在场的工作人员只要一有空闲就会抓住宝贵的时间学习、看书。这也许看起来平凡,但实质精神是伟大的。

  我们,无论是表演人员还是工作人员,身边总是充满了温暖与感动。他们执着的精神也在时刻地闪耀着。

  看呀,那位韧带拉伤的同学,为怕影响整个节目的训练与跑位而坚持上阵;还有那位不小心扭到脚的同学,同学们便一步步把她搀扶到医院。对,还有我们的工作人员就算在寒冷的天也坚持凌晨两点才退去···

  其实,感动的人和事又怎只这些人呢?我们的演员与工作人员们都在不断地为亚残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是感动我们心头的亮点。

  感人事迹十三:

  凌晨一点的奥体中心,空旷的场馆里冷风阵阵,台上的导演,场上的演员,场下的工作人员,每个人脸上都布满了疲惫,身体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大家已经在这里整整14个小时了,在这十四个小时里面,除了用餐时间和几次短暂的休息之外,场上总是不间断地响着“1、2、3、4···2、2、3、4”的节奏声,以及导演纠正动作的指令。当然··如果你仔细听,不时还会有轻微的咳嗽声,喷嚏声。突然,有序的人群中有一区突然乱了,节奏声也戛然而止,人流向一个方向围过去,工作人员赶紧冲上前,大声询问“怎么了?”,听到工作人员焦急的声音,原本已经围拢的人群渐渐自然分开一条通道,一个女生在另外两个女生的搀扶下缓慢地向外走去··“没事··我只是突然扭到脚摔了一下··”被扶着的那个女生已经涨红了脸,冲上来的工作人员二话没说,接过搀扶的手,一把将扭到的演员背到背上,另一个在后面扶着,步伐稳定地向着场外走去,其他工作人员开始疏导人群,而场下,已经有工作人员抱着医药箱等待着。很快,队伍又恢复了原本的秩序,节奏声也再次在场馆里响起···这时的风依旧凛冽,空气依旧寒冷,每一个演职人员的心中,却涌过一股暖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25
1.最感人的冠军宣言 家乡人民有困难愿捐金牌拍卖

在11月17日进行的男子举重85公斤级比赛中,中国举重队的队长、奥运冠军陆永带伤上阵,最后夺冠,实现了自己的世界锦标赛、奥运会和亚锦赛、全运会加上亚运会的大满贯。

乌兹别克斯坦的选手曼苏尔别克和韩国的金光勋分别获得银牌与铜牌。中国出战的另一名老将蒋海荣中途受伤下场,最后取得了第四。

在今天的比赛中,抓举陆永抓起了173公斤,获得了全场第一,比韩国的金光勋多了13公斤之多。他在最后挺举的时候挺起203公斤后就放弃了第三次试举。这时候金光勋还有一次机会,他三次挺举三连跳,最终要了216公斤的重量,希望在挺举上追回来。可惜虽然已经做了弓步上举的动作,过顶后却没能坚持住,手臂一弯掉了杠。

万一金光勋举起这一重量的话,已经放弃最后一举的陆永将无缘金牌,为什么在对手试举前就放弃自己的第三把重量呢?

陆永赛后解释说:“这几年在世界比赛中加到216并举起来的很少,韩国的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水平很高,当时我也有些紧张,说不紧张是不对的。不过因为我在世界锦标赛后双膝有伤,不想举太过了加深自己的伤势。今年的冬训很重要,毕竟所有的重量都要放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再说我觉得203公斤起来冠军也是跑不掉的,所以就没再勉强。”

对于自己获得了举重界的大满贯,陆永说,“应该感谢王国兴教练和队里对我的支持,我从世锦赛回来后双膝的伤比较重,他们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帮我调整到这样一个好的状态还能夺冠,我真的很高兴感谢他们。”

来自家乡广西的记者不断向陆永提问,你获得打满贯后下一个目标是什么?陆永说:“大满贯拿到亚运会冠军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而我的终极目标当然是伦敦奥运会了。”

陆永在家乡遭到旱灾的时候曾经拍卖了自己的世锦赛金牌,捐给了亲人们,这次的亚运会大满贯金牌是否也会捐出来呢?陆永回答说:“不论我的成绩如何,国家和家乡培养了我,是很多人努力帮助我的结果,所以回报社会,回报人民也是我的人生目标,如果家乡人民有什么困难需要的话,我还会做这样的事情的。”他的话得到了现场记者们的掌声。

韩国的金光勋以前一直是77公斤级的选手,这次是升到85公斤来的,他在抓举比赛中成绩一般,没想到在挺举上拼尽了全力。从195公斤直接升到了209公斤,随后又是216公斤。虽然没能举起来战胜陆永,但是也显示了很顽强的毅力。

在新闻发布会上,金光勋是最开心的人,他乐呵呵地透露了自己的秘密。金光勋说:“今天我的抓举表现不好,挺举发挥了我的水平,中国的观众都很热情,我很感谢你们。我昨天家里有了一件喜事,让我非常高兴,所以我最后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

记者们忙问是什么喜事,金光勋乐呵呵地说,“我妻子电话告诉我说她怀孕了。”

一名中国记者问金光勋,未来你想要儿子还是女儿,也会让他们练举重么?

金光勋回答说,”儿子女儿都好,如果他们长大了想当运动员的话,我也会支持他的。”

2.女子场地自行车7人相撞 香港选手忍痛拼得银牌

昨天的广州自行车馆内,女子场地自行车记分赛决赛。据现场目击的观众以及媒体记者介绍,比赛进行到第40圈的一个记者席右侧的弯道时,中国选手刘馨的自行车后轮与韩国选手罗雅凛的前轮发生碰撞,罗雅凛摔出赛道,后面的车手躲避不及,造成了连环撞车。共有7位车手被卷入事故,包括中国队的汤科蓉。随后各队队员教练以及队医赶到赛道内,把受伤队友扶出赛道进行治疗。

赛后,记者从中国队教练处得知,中国选手汤科蓉仍旧在医院观察,肩部出现了骨折现象。中国香港队领队洪松荫透露,中国香港选手黄蕴瑶在广东省中医院的检查报告显示:右侧气胸,右侧有肋骨骨裂;另一名选手刁小娟左臂脱臼。

最终,中国队刘馨夺得金牌,中国香港队黄蕴瑶获得银牌,泰国的农达信获得第三。

中国香港选手忍痛夺银

事故发生后,中国香港选手黄蕴瑶坚持爬起来,再度投入比赛,并且凭借原有的积分优势,争得一枚银牌。据赛后的检查结果,受到撞击的黄蕴瑶并无骨折,但有骨裂现象,接下来必须好好休养。

领奖台上,黄蕴瑶流下了泪水,一枚亮闪闪的银牌,和她身上因发生事故倒地撕裂的比赛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赛后,黄蕴瑶坐在轮椅上,道出了自己坚持的理由:“我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意外。刚刚我感觉有车直接撞向我的肋骨,很痛。但我没有想过要放弃。伦敦奥运会没有这个项目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可以在大赛中争取金牌,这对我很重要。”

站上最高领奖台的是中国队选手刘馨,赛后,她表示希望所有受伤队员都能很快恢复。但是,此时从中国香港自行车队中传来质疑声,一位人士说:“这次事故就是刘馨造成的,在冲刺阶段的弯道是没人松脚的(降速),她一松脚后面的车自然就会撞上去。”赛后裁判详细观看了录像,但并不允许记者观看。昨晚,撞车事件被最终定性为“比赛事故”。

冠军刘馨回应质疑声

领先在前的刘馨并未受到撞车的影响,并且最终幸运夺冠。能站上最高领奖台是所有运动员的梦想,包括刘馨。冲过终点那一刻,她笑着向观众挥手,戴上金牌的那一刻,她流下了欣喜的泪水。然而,她的欣喜和旁边黄蕴瑶痛苦的表情形成了极度鲜明的对比。

“那不是有人故意的,意外在自行车项目中经常发生,稍微控制不住两个车轮就会碰到。如果汤科蓉没摔倒的话,我们会配合得很默契,当时我很紧张,我希望她能快点赶上来。”对于发生的事故,刘馨说道。赛前,中国队的目标是冲击一枚奖牌,如今则超额完成了目标。这个项目上,中国香港选手实力更强,她们也是抱着夺金的目标而来。“我非常满意今天的表现,我付出了100%的努力,我给自己的表现打一百分。之前队里定的任务是拿奖牌,我也只是想拿一枚奖牌,没想到冲金的任务完成了。”刘馨说道。

一样泪水

两重天地

领奖台上,刘馨高兴地哭了,表情中带着兴奋。黄蕴瑶也流泪了,表情中却满是痛苦和失落。金牌就在眼前,背后却有7人撞车。完成比赛是运动员的责任,但是领奖台上不顾他人感受而咧嘴大笑的,是一个不及格的运动员——眼里只有成绩
第2个回答  2010-11-27
刘翔获得广州亚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冠军 成绩是13秒09
中国另外一名运动员史冬鹏获得第二名银牌
刘翔亚运会三连冠
2002年釜山亚运会13秒27 金牌
2006年多哈亚运会13秒15 金牌
2010年广州亚运会13秒09 金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