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人物简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05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于1828年7月24日出生于萨拉托夫城的一个神父家庭,1889年10月29日,他在这个城市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在1846年进入了圣彼得堡大学文史系,最初受到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后来逐渐转向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对人本主义思想充满热情。


1848年,他结识了持反农奴制立场的彼特拉舍夫斯基小组成员,并因此接触了法国哲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1850年他大学毕业,次年回到故乡,担任中学语文教师。1853年,他与当地医生的女儿结婚,并在同年搬至圣彼得堡,开始撰写他的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在涅克拉索夫主持的《现代人》杂志编辑工作中,他发表了多篇文章,如《阿甫杰耶夫中篇小说集》和《论批评中的真诚态度》,强调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倾向性的重要性。


1855年,他的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并发表了代表作《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1856年起,他执掌《现代人》杂志,使之成为传播革命思想的平台。他的文章涉及普希金、托尔斯泰、谢德林、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等人,以及哲学、历史学和经济学领域,如《对反对公社所有制的哲学偏见的批判》等,这些著作以普遍人性论为基础,揭示了阶级和政党与哲学家的联系。


1859年,他秘密前往伦敦与赫尔岑商讨反对沙皇统治的问题。1861年,他发表《论战之美》,回应自由派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的攻击。在监狱期间,他创作了《怎么办?》等作品,尽管面临困境,他仍坚持写作。流放期间,他的作品《序幕》描绘了农奴制改革前夕的社会斗争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形象。


1883年,由于健康原因,他获准返回阿斯特拉罕,撰写了《回忆屠格涅夫与杜勃罗留波夫的关系》等文章。1889年6月,他被准许回到故乡萨拉托夫,四个月后,因脑溢血不幸去世,结束了他充满斗争和创作的一生。
扩展资料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革命民主主义者、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文学评论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