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来历。100字以内

如题所述

中国的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的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规定也各不相同。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朝统一中国后又规定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到了汉武帝时期,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了“行夏正,所以顺从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所以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阳历),并规定公历(阳历)的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扩展资料:

元旦习俗

古代元旦的习俗是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

中国古代历代皇朝都会在元旦那天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也是比较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重记载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桃汤饮料、食品,还有药物,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现在的习俗,就是各种团体会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学校组织迎元旦迎新年晚会,公司一般会拉个欢度元旦横幅,好点的单位会发点福利,开个元旦晚会,聚个餐或者是社会团体组织元旦聚餐,剧院聚会等节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6

元旦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

尧帝在位时,勤政于民,但其子无能,遂将帝位让给德才兼备的舜。后来,舜把帝位传给治水有功的禹。

尧死后,人们把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即“元旦”。

以下内容非元旦的来历正文: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

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在汉语各地语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8
元旦是一年的首日。“元旦”这一名称,据说起自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颛顼。他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元”含有第一和开始之意,“旦”则是一轮红日从地面开始升起。“元”和“旦”和在一起,就是要人们以蓬勃朝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这一天,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张灯结彩,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不少单位悬起“庆祝元旦”的巨幅标语,欢庆新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04

从汉武帝起,规定阴历一月为“正月”,把一月的第一天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后,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新历年”或“公历年”。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9-18

元旦的来历,元旦是公历的1月1日,很多的国家都会过,“元”有开始的意思,“旦”指的是早上,元旦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在农村大家更习惯称为“阳历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在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在这个时候决定使用公历,而且把1月1日定为“新年”,注意这个时候还不叫元旦,我们现在说的元旦,是在1949年的时候,国家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所以才将公历的1月1日定为现在的“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改为“春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