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为何能成为唐七律第一?

如题所述

《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颈联自伤身世,将前四句写景所蕴含的比兴、象征、暗示之意揭出.

尾联再作申述,以衰愁病苦的自我形象收束。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此诗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

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9

这是因为作者在诗中加入的情感十分的深厚,而且运用七律的格调,把情感一层一层逐渐推向高潮。

杜甫的登高被称为七律第一,着实是名不虚传,这首诗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作者在其中的感情十分沉重,可以看出,作者用情至深,使人身临其境,把自己的感情和国家的感慨勾连在一起,在不破坏七律诗的格局之下,把情感和韵律相互结合起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之情。

作者刚刚到四川的时候,由于囊中羞涩,无钱买房,于是在许多朋友的帮助下,帮他一起盖起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可以看出,杜甫在当时已经家中并不富裕,但是朋友却极多。

作者在当时写下了这首诗,作者在第一句中就写到今天登高是一个很好的天气风,十分的急促,看上去也奇高无比,没有云彩,是一个,秋高气爽的好季节,而后作者运用猿猴的鸣叫,借用此典故来抒发作者心中的悲伤之情,由深到实景,由静到动,把景色逐渐扩大到沙地上的飞鸟刀,长江巫峡中的沙洲,而作者将景色扩大之时,也逐渐地将前两句中的悲伤和秋风的凄凉之情一同扩大。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在当时已经去穷困潦倒,连酒都已经喝不起了,而且已经年岁已高,已经多病,常常卧病在床。

第2个回答  2019-09-18
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
第3个回答  2019-09-19
因为杜甫的登高,所表达的意义非常深沉,被后人所崇拜。
第4个回答  2019-09-20
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