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字典的时候,明明是一个本应很熟悉的字,却感到陌生,而且看过之后,没过多久就忘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看字典的时候,明明是一个本应很熟悉的字,却感到陌生,而且看过之后,没过多久就忘了,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是一种病吗?还是记忆衰退?

潜意识的作用
人能记住的信息极其有限,而且大部分信息都会被埋藏到潜意识之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平时看到很多东西觉得很熟悉,但是就是想不清楚在哪里见过,而且我们常说的“提笔忘字”也是这个道理。
另外说看到一个本应很熟悉的字,却感到陌生,这个也很正常,因为字是通过眼睛变成信息进入人脑,所以有时候不同的字体出现也会让我们觉得是陌生的文字。
总之人的大脑是很神奇的,很多记忆方面的问题都和大脑与潜意识有关,可以看看相关的资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03
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至少有过一次这种“熟悉”的感觉心理学解密“似曾相识”感一种强烈的感觉好像某一个动作、场景或气氛被再一次重复 本报综合报道 24岁的珀塞尔是一位普通职业女性,在上个月的一次商业会议上,她忽然觉得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以至于抑制不住放声地大笑起来。她说:“当时所有的一切,就连咖啡杯摆在桌上的方式都是那么熟悉,我甚至能预知同事们下一句话要说什么。就像身处看过的电影场景一样。” 你有过像珀塞尔这样的“似曾相识”经历吗?一种强烈的感觉好像某一个动作、场景或气氛被再一次重复。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有望给出这一问题的答案。 奇妙但真实的“déjàvu” 法语中的“déjàvu”就是用来形容这一转瞬即逝的奇妙感觉。但是它似乎一直更受小说家的亲睐,而很少被心理学家关注。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学家们开始就此做社会调查,但是深度和广度都相当有限。 不过,最新有关人类记忆力的研究打开了这一领域的新突破口。人们可能会找到这一现象的解释,甚至还能找到测量它的新方法。美国达拉斯的南卫理工会大学的心理学家阿兰·布朗博士在他的著作《“似曾相识”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中,介绍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对这一看似虚无缥缈的人类精神感觉的研究进展。 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经历。而且越有想像力的人越可能经历奇特的感受;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在托尔斯泰或哪位文学巨匠的著作中经历过独特的感受)。调查还显示,“似曾相识”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真正开始重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反倒降低了。 熟悉感来源于各种或真或虚的渠道 一个世纪以前,当弗洛伊德理论还是领导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时,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识”解释成潜意识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布朗博士和其他心理学家提出,“似曾相识”感不一定发生在深层次潜意识矛盾冲突基础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人们在疲惫和压力状态下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感觉。此外,它还可能会与“jamaisvu”相伴出现,即见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时却一时间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的感觉。 心理学家还指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熟悉感会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你遇到已经忘记的小说描写的情形时,可能会把它当做自己前世的记忆。或者,当身处了曾经看过电影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电影,但脑子里还是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第2个回答  2015-02-03
有时候我也会有这样的情况。。。我想主要是因为之前短时间内看过这个字太多遍或者盯着同一个字看太久。。。然后呃可能是自己的潜意识把这个字分成了很多部分来看。。这样就不认识了。。
查字典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追答

不过放心

不是病

第3个回答  2015-02-03
我有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总是脑子里有印象,但一直记不起来,这种现象可能是记得东西太多,从而让我们无法深刻记住很多东西。望采纳谢谢
第4个回答  2015-02-03
一是没用心记,二是不常用,三是,没有特殊例子让你印象深刻。现在手机经常用,手写越来越少,所以会提笔忘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