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给我说西周边塞著名的诗词有什么?

如题所述

《代出自蓟北门行》
作者: 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营州歌》
作者: 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关山月》
作者: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雁门太守行》
作者: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渡河北》
作者: 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逢入京使》
作者: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碛中作》
作者: 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饮马长城窟行》
作者: 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陇西行》
作者: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虽然不是那时候的,但都是边塞的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06
没有,那个时候还没有边塞诗的名称。
第2个回答  2016-01-27
  西周边塞著名的诗词有《大雅·江汉》、《小雅·六月》、《唐风·鸨羽》、《秦风·无衣》、《小雅·渐渐之石》等。
  边塞诗最早起源于西周。先秦时代已具备边塞诗产生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土壤,《诗经》中已有完整的边塞诗篇。
  《诗经》中的边塞诗作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对当代社会作了广泛的透视。既有从军出塞、保国戍边、塞上风情的描写,也有报国壮志、反战呼声的抒发。既描写了重大的边塞战争,也表现了夫妻别后相思之苦,母子分别之悲。总之,与边塞生活密切相关的。《诗经》中的边塞诗都涉及到了,这样丰富的题材在诗歌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为历代边塞诗所继承。
  《诗经》中绝大多数诗篇都存在着主题的复杂性这一特点,因而引起历代研究者争讼不已,其中边塞的主题同样如此。对于同一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把它归入不同的类别,如《小雅·六月》,叙写尹吉甫奉周宣王之命北伐猃狁的事迹。看内容它是战争诗,看民族关系却又是一首边塞诗。同一首边塞诗,其主题也不是单一的,如《唐风·鸨羽》,抒发戍边士卒有家难归、父母无人赡养的同时自然地流露出对边塞战争的厌倦以及对统治者的怨恨。《诗经》中的边塞诗,既有热情的歌唱,又有愤怒的呼声,既有对边塞战争的赞美,也有对这种战争的反抗。这便是其主题复杂性在总体上的表现。
  如果对《诗经》中的边塞诗作总体的观照与考察,则不难发现它所表现的情感在总体上是矛盾的。它既表现了保土卫边、共同对敌的高昂的斗争壮志,如《秦风·无衣》等,也有反战呼声的抒发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如《小雅·渐渐之石》等。情感的矛盾特征决定于战争本身的复杂性。从性质上看,边塞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即使是同一场战争,也有利与弊之多少的问题;哪怕是正义的战争,它也有消极的一面。盛唐边塞诗也表现出相同的矛盾情感,今人对盛唐边塞诗评价问题所进行的论争,便直接反映了《诗经》中的边塞诗之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