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港手抄报

如题所述

飞向太空港主要记录了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美国“亚洲一号”的故事。整部作品节奏紧凑、张弛有度,以全景式的书写完整再现中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外国卫星的全过程,展现中华民族勇于进取、不断攻坚克难的智慧与决心,也以地球人的眼光和气魄俯仰天地、穿越古今,展现出人类探索宇宙、憧憬未来的博大胸襟。

西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发射火箭。西昌位于四川南部,荒无人烟,避开了大城市。从1984年1月29日开始,到1990年三月已有六颗卫星在这里发射。1986年对外开放。发射基地遭到毁坏,但全体将士凭借见顽强的毅力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来自全国各地的火箭专家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的各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山沟中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四名航天专家先后离开人世。

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需要美国和法国的火箭发射,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第一课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

上官世盘认为中国火箭已具备打入国际市场的条件,长城工业公司的副总经理给航天部副部长写了封建议信,得到领导大力支持。.

国际航空展在巴黎举行,中国代表团长乌可力一天晚上,走进一家华人的菜馆,得到盛情款待。不少海外华侨看到中国火箭走向世界,都感到非常自豪。中国对外宣布:“长征二号"“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将投入国际市场。

经过代表团的不断努力,终于与美国西联卫星公司签订了发射“西联六号”的协议。

但由于西联公司的倒闭,协议被迫中断。特雷卫星公司也签订了协议,最终也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但卫星代表团从不放弃,终于在1988年与亚洲卫星公司签订了发射“亚洲一号”卫星的协议。





中国,这个早在一千年前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枚火箭的国家,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

时隔多年,中国航天技术不断进步,终于有了打进国际市场的能力。

发射外国卫星,这是中国进一步提示“天技术的必经之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28
飞向太空港手抄报内容如下:
1、在原始与现代、文明与愚昧、东方与西方美好而残酷的碰撞中,一个红扑扑的如同朝阳般的希望正在悄然跃起。
2、寻找我的青春曾经留下的脚印,寻找我的日子曾经苦恋过的梦想,寻找我的热情曾经燃烧过的希冀,寻找我的生命曾经拥有过的月亮和太阳。
3、他们用青春和爱情,热血与生命,筑起了一座举世瞩目的航天港,同时也经历了一个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历程。
4、尽管几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秘密的面纱下苦熬着一个个春夏秋冬,但他们用心血和智慧播种的却是光芒四射的现代文明。
5、谨以此书,献给创造空间文明、寻找人类新家园的航天勇士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