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凌空》教学后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飞天”凌空》这篇课文我是通过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的。由于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不同于前两篇课文,所以对比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课时  学习文体知识,整体感知

    先讲解新闻特写的文学常识。可以结合课后虚线框中的“什么是新闻特写”让学生自行阅读并且勾画重点,教师予以补充。

      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特写包括五大类: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景特写,景物特写,工作特写。

    新闻特写的写作特点:1生动而集中的在线新闻长面或新闻人物。2着力渲染和烘托气氛。3强调对读者的感染力。

      新闻特写既要再现新闻事实,又要生动形象。语言既不能浓妆艳抹,也不能过于直白,所以在写作的时候应该要注意:1抓画面,用生动的形象说话;2写反映事件特征和高潮的片段;3要有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

    由于前面已经学过了两篇消息,可以将此新闻特写与消息进行比较。共同点是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内容。区别在于消息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而新闻特写主要抓住新闻事件中富有特征的片段展开。

  简单的将文体知识教给学生之后,让学生通读全文,看看本文与前面所学的消息有何不同。学生会迅速发现在这篇课文中,除了标题“飞天”凌空,还多了一个副标题“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可以给学生进行明确副标题是主标题的补辅助和补充。

    学生读完全文之后,让学生概括全文八个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整理全文层次,从准备跳水,跳水的过程,观众的反应和赞叹及现场气氛三方面来进行梳理。这个对于八年级的学生难度不大。但是让学生自己整理可以让他们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

        第二课时  精读解疑,品味特色

    文章第一段交代了背景。“漂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与“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的吕伟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吕伟的沉静,为下文写吕    伟的精彩跳水瞬间做铺垫。

    本文是一篇人物特写,在选材的时候却并没有去记录运动员训练的刻苦,比赛的紧张,五星红旗的飘扬,而是选取了跳水冠军吕伟最后夺冠的那一刹那。而这一刹那,仅仅只有1.7秒,在这1.7秒的时间跨度里,作者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那么作者是如何来描写从腾空到入水的刹那间的呢?

    首先,描写富有层次。作者把吕伟跳水的动作分解为三个步骤:起跳,腾空,入水。把一个一刹那的动作分解开,这里我让学生分别寻找三个步骤中的动词,让学生细品其味,从容欣赏。

    其次,写法上采用分镜头,慢镜头和特写镜头的写法。作者将一刹那的跳水动作分做三个分镜头,同外还将镜头定格放大,“轻舒双臂,向上举起”“轻轻一蹬”“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插进碧波之中”,把吕伟跳水的5136这个高难度动作变慢,让读者产生比看现场还要深刻的印象。

    最后,动静穿插自如,突出吕伟跳水“高、难、美”的特点。“漂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般静静停留在空中,于“疾如流星”形成反差;“哧”的插进碧波之中与“悄然不惊的水花”及震耳欲聋的掌声,欢呼声构成动与静的协奏,以静反衬动,描写准确,贴切,优美传神。

    文章结尾写外国观众的赞叹,有什么作用呢?“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的赞叹,从侧面衬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精彩美妙,也将体育健儿奋力为国争光的主题凸显出来。将整个特写推向高潮。

   

    品味本文的写作特色:1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有七个比喻,拟人,衬托;2动静穿插自如;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课堂小结的时候,我尝试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板书的设计。从正面描写“一刹那”的动作以及侧面描写如外国观众,记者等的表现方面予以引导,让学生来实践。

    最后,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关注动作描写,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仿写,给运动会写一篇人物特写。

    这篇课文在讲授的过程中,我是按照课文顺序逐渐铺开。但是总是感觉所讲的文体知识与课文衔接不够,应用方面还需再进行加强改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