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物表现,推测思维过程——五下17课《跳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肆、撕、龇"等7个生字;学写“艘、帽、咧”等14个生字;通过观察图片、联系课文内容等方法来理解“桅杆、放肆”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故事内容,并根据起因、经过和结果讲讲这个故事。

3.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读出情节一步步发展的过程。读出猴子放肆逗弄孩子的样子、孩子站在最高的横木上时的危险处境及船长在关键时刻果敢机智的表现。

4.通过孩子、水手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维过程。聚焦船长的举动,推测他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和船长形象的理解。

第一课时

一、从"人物” 入手.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1.揭题导人。

2.学习字词。

(1)一艘往回航行的帆船。

提示:这是故事发生的地点。“艘” 和“航”是生字,注意“舟”字作为偏旁后书写的变化。

(2)桅杆、横木、船舱。提示:在“帆船”的图片上相应标出“桅杆、横木、船舱”

(3)更加放肆、撕咬帽子、逗他生气。

要点:这是谁的表现?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更加放肆”的意思。

3.说说故事内容。

二、小结:故事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生动曲折的情节,列夫.托尔斯泰把故事的情节写得引人人胜。

第二课时

一、从“情节"出发, 了解人物思维过程。

1.情节中最让人揪心的是孩子走上了最高的横木,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那么,这是谁造成的呢?(默读课文,思考。)

2.猴子的表现。读读猴子更加放肆的这些举动。猜测猴子可能在想什么,选一处说给大家听。

3.水手的表现。水手一次又一次的大笑,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孩子的表现。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找到描写孩子表现的语句,推测他在想什么。二、从结果推测 ,感受船长沉着果敢

1.船长在一瞬间便作出了决定难道他没有经历过思考吗?推测船长从看到儿子在桅杆顶端摇摇晃见,到用枪瞄准并命令儿子跳水这瞬间的思维过程。

提示:结合(语文园地冲中“交流平台”的有关内容,利用思维导图,说说船长的思维过程。)

2.推测船长的思维过程,从而体会船长果敢、机智的可贵品质。

3.总结点题。跳水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关键,用跳水作为题目,采用的是抓住关键内容关键情节命题的方法。

三、以文带文《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1.试着写出事情的起因、发展、结局。

2.“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附:拓展阅读——被人相信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冷冰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你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