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美 作文 写大家都能写的。。。。。。。。。。。。

如题所述

今天,妈妈又买回了两个“心里美”萝卜,吃着那脆生生、甜津津的萝卜,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

有一次,妈妈买来两个大萝卜,我很喜欢吃,就急忙跑了过去。我一看,一个是红的,一个是绿的,就指着那个红皮的说:“妈妈,我就吃这个。”妈妈似乎没有听见,却拿刀去切绿皮的。我着急了,说:“妈妈,那个是生的。”“你从哪看出来的?”“您没看见,那皮青青的嘛?”“噢!青的可不一定生呀”。妈妈边笑边拿刀切,我瞪大眼睛望着,心想:难道青的还不生吗?“咔”萝卜被切开了,“啊!”我惊奇地问妈妈:“这叫什么萝卜?为什么皮是绿的里面却是紫红的呢?”妈妈耐心地告诉我:“这叫心里美,你可别看它其貌不扬,里面可好着呢,我再给你切开那个红的看看。”真没想到,它里面竟是白的,妈妈又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人不能只看外表,其实心灵比外表更重要。”

参考资料:我自己写的加分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30
当年马家爵案发生之后,举国上下一片哗然,有多少人被一位“天之骄子”连杀4人惊呆了!大学生怎么能这样残忍?有什么深仇大恨能够达到杀人的地步?当这些疑虑还被专家们逐渐破解的当口,类似的不幸又发生了:8月8日,河南大学生李征20分钟连杀7人,而也就是这一天,哈尔滨的毕业大学生刘海波杀死3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

社会,再次震荡。人们惊诧之后感到十分惶惑:这到底是怎么了?

各位专家进行了不尽的探索,有的提出“压力变态说”,有的提出“教育滞后说”,有的提出“信仰缺失说”,而笔者则觉得这些都有失偏颇,倒想提出“穷人底线说”。此学说的核心为贫穷使道德底线降低,因贫穷而导致犯罪的是一种社会的悲剧。

我们不妨“并案”分析,三个大学生都出身农村,共同的特点都是贫穷。当年马家爵被抓获之后,在看守所里,他指着身上的囚服说,这是他平生穿的最好的衣服,不禁使狱警潸然泪下。李征杀人是因为家中丢了一袋价值60多元的麦子,而刘海波则是因为失业生活无着。是贫穷,使他们走上了害人和被害的不归路。

每个人都有一个道德底线,有的人没有犯罪,是因为道德底线没有突破。“富翁少有亡命徒”就是这个道理,有钱人根本不可能以身涉险。钱,与其拥有量成反比,越多分量反而越轻,但生命的分量却越重。因此,有钱人的道德底线就高。反之,钱越少分量就越重,而生命的分量就越轻。因此,穷人的道德底线就低。所谓“人穷志短”。而“穷且益坚”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尤其在一个贫富极端失衡的社会。有人建一座豪宅可以花掉两个亿,有人买台名车可花销千万元,有人一餐可挥霍数十万元,而有人却要为明天的早餐发愁,社会又不能形成蔚然关注穷人的风气,巨大的反差挤压成了心理畸变,从而诱发了悲剧的发生。在我们痛恨“穷凶极恶”的大学生杀人犯时,是否应该引起这样的深刻反思:畸贫畸富的问题到底如何解决?利益分配如何实施公正?信仰缺失应该用什么来弥补?

一个公正的社会,才能是一个平安的社会;一个平安的社会,才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参考资料:http://blog.163.com/wokong_2006/blog/static/3406601920078233016447/
第2个回答  2010-11-30
进入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育本质的体现,而且正在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以前又担任过语文教学,我常常想: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时“以心育人”?既然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能否将二者有机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做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想法的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第三个层次是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影响。同时,《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只有靠学生内在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小学生作文源于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人或事。小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无需太多的加工润色,更无需这样或那样的删改,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来面目。从他们的作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对一些事情的具体看法。由此我想到把作文教学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联系起来,是可以起到教、育两不误的作用的。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想法的实践 这一实践的宗旨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教、育共长。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离开了生活,作文便失去了源头和生命力。小学生学习写作文,主要以生活为基础。写作文的过程既是培养、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过程,又是陶冶、丰富学生情感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动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记录。因此,抓住这一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与作文教学相结合;把对整体学生的心理教育与个别学生的心理教育相结合。 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抓住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利用作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力求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如在一次家长会中,有些家长反映学生受不了委屈,因为一点小事便弄得大哭小闹不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重视,于是我布置了作文《当我受了委屈的时候》。在作文中,有的孩子写道:“当我受委屈的时候,我会非常生气,有时候我会哭,有时候会静静的坐着不理睬他们,自已做自己的事,有时,我会打架,有时会骂人,还有时会摔东西。”一看就知道这个孩子的处理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还有的孩子写道:“会和好朋友说一说,让她们说谁的对,如果是我的错,我会向那个人说声对不起,让她原谅我,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很显然这样的做法具有很强的理智性,且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对于这样的作文,教师就不能一味的按原有的方式进行批改了,而是需要加进更多的人性化色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