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爱无私的诗句古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1. 关于母爱无私的诗句
关于母爱无私的诗句 1. 有关“母爱伟大无私”的诗句
1、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墨萱图·其一》元代:王冕

译文: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

2、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凯风》先秦:佚名

译文: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3、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译文: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

4、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唐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译文: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5、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清代蒋士铨《岁暮到家》

译文: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6、哀哀父母,生我劳瘁。——先秦佚名《蓼莪》

译文:可怜我的爹与妈,抚养我大太劳累!

7、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清代黄景仁《别老母》

译文: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译文: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9、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清代蒋士铨《岁暮到家》

译文: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10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唐代王建《渡辽水》

译文:出征的时候父母就已知道今生很难再次相聚,便让我重新穿好衣裳,好像是伤悼我去送死一般。
2. 表达母亲无私的爱的诗句
【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晒 旧 衣

卅载绨袍检尚存,领襟虽破却余温。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母旧线痕。

《送母回乡》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

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1.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2.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4.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6.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7.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9.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10.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1.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

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13.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4.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15.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游子吟》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3. 跪求关于母爱伟大无私的古诗、
其实最经典《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4. 描写有关于"无私奉献"或"母爱"的诗句有哪些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唐】孟郊《游子吟》 2、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清】黄仲则《别老母》 3、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宋】王安石《十五》 4、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清】蒋士铨《岁末到家》 5、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唐】白居易《母别子》 6、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元】杨维桢《慈母爱》 7、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元】王冕《墨萱图》 8、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谁氏子》 9、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短歌行》 10、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唐】张谓《代北州老翁答》 11、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除夜作》 12、阿母亲教学步虚,三元长遣下蓬壶。

——【唐】司空图《步虚》 13、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唐】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