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为什么要先泻肾?经方大师倪海厦补肾思路深度解析

如题所述

笔者在学习倪海厦老师的医案时,发现他最常用的补肾组合是补骨脂加泽泻,这个用法跟国内的很多名老中医补肾的思路不太一样,比如李可老中医经常用“肾四味”,即补骨脂、菟丝子、枸杞、淫羊藿,为什么倪海厦只用这两味药来补肾,两味药的效果真的可以吗?倪海厦的这种用法有什么深意吗?

原来,一切还要从六味地黄丸来说起。我们都知道六味地黄丸是补肾的一个有名的方剂,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六味地黄丸补肾的思路非常高明,它不是一上来就直接用补肾的药,而是采用了“三补三泻”的思路。这里我们先不谈六味地黄丸为什么补脾、补肝,直接来说补肾这一块。六味地黄丸中补肾的用的是熟地黄,那跟熟地黄对应的一味药呢就是泽泻。泽泻是干嘛呢?泽泻是泻肾的。很多人对于“泻肾”不太理解,认为“泻肾”就是把肾中的精气泻掉,其实不是这样的。

倪海厦老师在讲补肾的思路时,打过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他说,如果我们把人呢比喻为一台汽车,把医学比喻为修车,那西医治病的话是这样的,把这台车呢开到修理厂,让这台车暂时停下来。然后呢,把该换的零件给换一遍,把那些坏了又“没用”的零件拆掉扔了。中医不是这样的,中医能够做到让人“这台车”在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就给你修好,车子不需要停下来,也不需要换什么零件。从这里来说,到底是中医高明还是西医高明,不用多说,大家都懂了。中医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拿肾虚来说。我们平常肾虚的话都知道要用补肾的药,但是如果你只用补肾药的话,很多时候是补不进去的。为什么?倪海厦解释说,因为你在补的同时,肾脏还要继续工作呀,那它一边工作你一边补,当然是补不进去的,或者说,你补进去了,但是没有起到作用,因为又被消耗掉了,那怎么样办呢?

既然是因为肾脏工作太忙、负担太重造成的,我们就要想办法减轻肾脏的负担,让它的工作不要那么辛苦。肾脏是做什么工作的呢?中医说肾主水,它主管着水液的代谢,所以这时候就要用到泽泻了。所谓的泽泻能够“泻肾”,实际上就是泽泻能够协助肾脏管理水液,帮助肾脏代谢水液。泽泻下去之后,人体肾脏的负担就大大减轻了,肾脏就可以休养生息了,腾出来精力来,好好地给自己补充能量了。这时候你不管是用熟地黄也好好,或者是用补骨脂也好,或者其他什么补肾的药也好,肾脏都有精力去接受了,这样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这个理论的延展开来,不仅补肾如此,我们补脾、补肺、补肝、补心,都要如此。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六味地黄丸中,山药呢是补脾的,那同时又用了茯苓来“泻脾”,茯苓利水渗湿,帮助脾脏运化水湿,减轻脾脏工作的负担;山茱萸是补肝的,同时又用了丹皮来“泻肝”,丹皮可以活血化瘀,减轻肝脏工作的负担。

同理,我们可以想到,补心的时候要用炙甘草,同时还要用桂枝,桂枝可以强心,帮助心脏来干活,道理就是这样的。其实,这个思路我们还可以继续扩展,就比如,补血的药跟活血的药同用,比如当归配川芎、白芍配赤芍等等,补气的药跟理气的药同用,比如黄芪配陈皮、人参配枳壳等等,像这种“静药”与“动药”的搭配、“阴药”与“阳药”的搭配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倪海厦这个思路的扩展,像后世的很多“对药”就是这种思路的运用,你学会了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