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密州四曲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7
密州是现在的山东省潍bai坊市诸城县。

诸城被du誉为“舜帝之都”,是舜文zhi化的发祥地 ,西汉吕后dao七年(公元前181年)置东武县,宋代为密州治所。

境内有王尽美纪念馆、大舜苑、超然台、恐龙公园等名胜古迹。鸢都龙城获评山东省好客山东十大旅游目的地品牌。

扩展资料:

特色饮食

1,辣丝子:

辣丝子是诸城民间流传很久的一种乡土风味极佳的凉菜,其特殊味道,诸城辣丝子的制作原料主要是:辣菜疙瘩、萝卜、盐、醋和水。一般秋天收获辣菜后就可制作。 

2,密州凤翅:

密州凤翅即诸城腌炸的鸡翅,密州凤翅始创于清朝乾隆年间。“密州凤翅”选用鸡翅为原料,调入精盐、大葱、大姜、五香面等十多种食品佐料拌匀生腌后,入锅煮熟,然后再进油锅煎炸而成。

3,栗子鸡:

栗子鸡是以板栗和鸡为主料烹制而成,并以其自然香味而取胜。烹制栗子鸡要选用八成熟的板栗,从树上摘下后去皮脱壳,取出果仁,果仁色呈嫩黄微绿,味清香脆甜,切成块,以备使用;

再选用当年雏鸡和隔年的健嫩鸡,宰杀、蜕毛、掏空内脏,洗净,剁成块。然后将等量的栗仁和鸡块同时爆炒,三分钟后即加入清水,放入少量的姜丝、葱段、八角、精盐、料酒和酱油,开锅后改用微火焖煮,至栗仁煮烂为止,即可开锅食用。 
第2个回答  2020-10-07
现在,表现苏轼山东密州(诸城)的各类文章多以“密州三曲”为主,对“凡百劳心”既安邦抚民的政绩一笔带过,更是忽视“潍河文化带”对苏轼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作者采用现代传媒的平视眼光,将新闻手法、电影手段引入叙述结构,跨文体写作,真实再现苏轼在“齐鲁名地”的苦中取乐,勤政廉政,视密州似故乡,爱黎民如亲人,关注农事,兴修水利;重点表现“密州四曲”产生的来龙去脉;着重揭秘千古第一豪情词《密州出猎》,景妙论高的超然愁情词《超然台作》,“除却胶西不解歌”——“曲阜文化圈”“潍河文化带”对苏轼思想与创作的影响。

细心的读者,能“读出”对现实社会的借鉴、启迪。

作品展示四川儒家精英在山东,从急于舍身报国却壮志难酬,经过个性把握,到“嗟我本狂直”的“野性”觉醒,坚持人格和心志,逐渐走向“无所往而不乐”的精神解脱的转变过程。

“密州四曲”/易旭东

01 不识新任知州尊容

“罢杭州,徙密州”。

壮志未酬,带着淡淡的幽怨而去。

熙宁七年(1074年)四月,王安石对宋神宗强烈不满,一度辞职,左司郞中于章阁待制李师中,向宋神宗进言,“如司马光、苏辙辈,复置左右,以辅圣德”。可能要再回到开封?

适得其反,最终等来却是李师中贬职。

与“改革派”见解不同,请调返京,一如飞蛾扑火。

苏轼已经深深地爱上杭州,甚至超过了家乡眉山。

情不自禁地慨叹:“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刚到杭州,觉得“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离开杭州,还是念念不忘:“寄谢西湖归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一岁率常四五梦至西湖上,此殆世俗所谓前缘者。”

情至深处赋诗作词,一处山水便有一首苏诗。

“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三年任期届满,调任、升迁无望,回京又不能,只好既而求其次,主动请求二番外任,“舍弟在京东,不忍连年与之远别”,请调至密州,“私愿甚便之”。

相距不远。苏辙任职济南,两地都在山东。

九月二十日,从繁华热闹的“灯火钱塘”起身。

密州与杭州,天壤之别。

杭州,朝廷序列中仅次于开封的上等大州,人间天堂,一线城市;密州,一个三等下州,山东古郡,五线城市。

成色十足。毕竟是通判升六品知州,正厅。

官衔全称,“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

名称很长,包容“职”(本职)“阶”(品级)“衔”(官阶等级)“爵”(世袭爵位)“勋”(勋官)等名目。“知密州军州事”,受朝廷差遣的本职职务。“朝奉郎”,正六品文阶官,表示“阶”(资历等级),“尚书祠部员外郎”(属礼部典祀官)是“衔”,“直史馆”是“兼衔”,“骑都尉”是武官名,属于“勋”。

苏轼的祖上皆系布衣,无爵位可袭。

仅仅“知密州军州事”一职,实职。

军政首脑,市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

知密州,可以远离政治漩涡,也能在空间上拉近与弟弟的距离,情绪互诉、信息共享、意见互换,真等到北上赴任,心情还是低落到极致。

瘦马一匹,孑然一身。

最大的动力,是与苏辙相见。

天不遂人愿。只是,刻意安排的见面,未能如愿,不仅以前的想法落空,反而平添了诸多惆怅。满腹心事,无人可以诉说,苦闷与失意,让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长途跋涉,十月的清晨。

野鸡时鸣,月尚未落,朝露微寒。

勒马站立,凭鞍无语。

他,思绪万千,挥笔作就《沁园春•孤馆灯青》。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

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流传度并不很广,文学造诣却极高。

上阕,寥寥几笔,驿站的孤单、灯光的昏暗、冬晨的霜气凝结、刚从梦中惊醒的路人,写尽环境的艰苦;继而,由景及情,遭遇不平,也只能孤零零的一人,凄惨惨地扶着马鞍,任心中往事翻腾,依然“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抱负,酬知遇、报君恩的情怀。

下阕,一扫上阕的凄凉失意,汪洋恣肆。

想当年,“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兄弟俩来到开封,受知于欧阳修,一时名气大噪,自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治国安邦,辅佐皇帝干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又有何难?可没想到,不仅得不到朝廷的重视,反在颠沛流离中,虚度时光。

面对“碰壁”,直抒胸臆。

他,告诉苏辙,十分旷达洒脱,“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用与不用,在你,干与不干,还在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喝喝小酒、偶有旅游、时不时地锻炼,过过神仙般的日子,乐于“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的诗酒人生,又有什么不好?

看似潇洒,却有难以言表的酸楚。

表面超脱,却是掩饰不住的落寂。

欲进不得、欲罢不能矛盾中,痛苦徘徊。

从九霄云外跌落人间尘埃后的极度无奈。

词《孤馆灯青》,相对较苏轼后来的词,尚有不太成熟之处,但全词由景入情,由今入昔,波澜起伏,脉络清晰,层次井然,而且透露出的超旷豪逸的磅礴气势,开始了词风的悄然转变。

戴着抒情面具,抒写心中惆怅。

密州,先称胶州,因境内胶水为名,隋文帝时用另一条河给胶州改名,水名密水,州名密州。诸城置县后,曾先后兼为琅琊郡治、城阳郡治、胶州治、高密郡治、密州治、安化军治。

位于山东半岛东南、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交界处。

潍河两岸,地势平坦,草木繁茂。

西南丘陵,群山连绵,泉流遍布。

人口竟有32万之多。居然与“自古繁华”杭州不相上下。

下辖诸城、安丘、高密、莒县、胶西5县。相当于今日潍坊市的诸城,安丘、高密,日照市的东港、五莲、莒县,临沂市的莒南,青岛市的胶州、胶南等县、市、区。

州治在东武城,今山东省诸城市。

因远古年代是恐龙的聚居地,又称“龙城”。

鸟瞰龙城,宛如超大太极八卦图,以潍河为界分成阴阳两仪,自西向东,沿沂蒙山脉的各个山丘,形成了八面环山的八卦符号。整座龙城,恰好就坐落在秀美的山环水绕之中。

“桑麻之野”。开发虽早,经济中心南移后,重要性减低。

齐鲁名地。民风淳朴,与景色华丽、美女如云的苏杭相比,另一番风味。

内心非常怀念在杭州和出家人、妓女之间的往事。

十一月初,入密州境,灾情严重。

滨海多风,又不如江南那样,四处都分布湖沼、沟渎,常常苦旱。

长期干旱,蝗虫遍野。

他,沿路,看见农民忙着用蒿蔓杂草,将死掉的蝗虫包裹起来,挖地深埋,累累相望,100多公里。捕杀的总数,报官的就几有三万斛之多,飞蝗来势之大,不难想见。

严峻考验。“力所无如之何者多矣”。

一下马,立即查问蝗灾。

哪知官吏为了讨好朝廷、献媚新知州,却讳言道:“蝗不为灾。”

故意隐瞒灾情。甚至,睁着眼睛说瞎话:“蝗虫来,为田地除草。”

“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

“布阵横空”。在杭州亲眼见过,飞蝗自西北来,上敝天日,声如海浪,如一碰到,顷刻之间,一望无际的绿野,都成了赤地,“口吻如风那肯吞”,仅仅还是京东的蝗虫,部分飞入淮浙的余波而已,而地处京东的密州地方官吏却说:“蝗不为灾”。

他,愤然斥责:“将谁欺乎!”

来不及嗟叹命运多舛,也顾不得探望多年未曾谋面的弟弟,一边将实际情况写成奏章,《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等数篇上书,据实直言,请求减免密州赋税,一边组织百姓生产救灾,并拨出库粮,收养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

着治蝗灾,马不停蹄。

奔走各县,在田坎上写公文,文不加点。

走进田间地头,访问老农,和百姓一起研究剿灭蝗虫,懂得了蝗旱二灾发生、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力倡导“秉畀炎火”(火烧)、“荷锄散掘”(泥埋),利用下雨土质湿润松软,深埋蝗子,根绝后患。鼓励百姓下田灭蝗除卵,又可“得米济饥还小补”,一举两得。

十二月三日,忙了30多天,才来到州府。

州衙官吏竟有半数不识新任知州的尊容。

如今的诸城市政府大院,苏轼当年办公的地方。

在杭州是副职,密州是“一把手”。压力更大。

六品朝廷命官为衣食所忧。

“寂寞山城”,荒凉萧条。

在杭州时,出门是舟楫画舫,住的是画栋雕梁,满目是迷人的湖光山色。到密州后,出行是车马劳顿,住的是木屋草房。出门所见,尽是桑麻遍野,荒山连绵。

而且,甫一到任,就遇上天灾,“蝗旱相仍,盗贼渐炽;公私匮乏,民不堪命”,民间纠纷不断……“一把手”也一贫如洗,连粮食都不够吃,还要与百姓一起,采杞菊、挖野菜充饥。

王安石“变法”,削减公款费用,各级政府的“小金库”几乎都被收空,地方官员可支配的公款消费暴减。一州的招待用酒,岁不得超过百石,喜欢宴饮的官员觉得手头紧,费用拮据。

富地杭州,再紧缩,钱也够花。

密州本来就穷,一紧缩,自然见底。

他,请好友喝酒,写诗发牢骚说,当年陶渊明一个县令,以公田二顷五十亩种高粱酿酒,我身为知州,只能“岁酿百石,何以醉宾客”?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富裕杭州的岁月。

还不如回乡贷粟作酒,以足畅饮。

熙宁八年(1075年)四月,在写的《寄刘孝叔》中,尖锐的讥刺宋神宗、王安石对内“变法”,对外主张用兵,本想富国强兵,但因急于求成,用人不当,结果事与愿违,乱政扰民,并抒发在仕途上进退维谷之情,郁闷地说,“忧来先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瓶”,无酒;又说“公厨十日不生烟”。由于连年饥馑,不得不紧缩开支。

秋天所作的《后杞菊赋》叙中,又说,“弦管生衣甑有埃,绿蚁濡唇无百斛”,“斋厨索然,不堪其忧”,“朝衙达午,夕坐过酉”,没有一杯酒喝。做官19年来,家中日益贫困,吃穿都不及以往。到密州后,本以为可以过好日子,然而,厨房里空空如也,吃的仍令人担忧。于是,在公务之余,跟同僚通判刘庭式一起,到城边荒废的菜园中挖野菜吃。

一吐为快。就是发几句牢骚。

他们,边挖野菜边谈笑风生,日子虽苦,却苦中有乐。

与民同苦。知州老爷拔野菜充饥的事,一时传遍全城。城里的富户被感动,纷纷拿出粮食救济灾民,使全城度过灾荒。百姓将苏轼拔过野菜的废圃,称为“杞菊园”,成为诸城名胜。

刘庭式,字得之,济南章丘人,小时和同乡一位姑娘定亲。中了进士,而那位姑娘却在一场大病后瞎了眼。姑娘家本来就穷,人又成了瞎子。与刘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家人主动提出解除婚约。

也有人劝放弃姐姐,改娶漂亮的妹妹。

君子一言九鼎,坚决不干。

刘庭式微笑着说:“吾心已许之矣,虽盲,岂负吾初心哉!”专程告假回家,与瞎眼姑娘举办婚礼,相约白头偕老。婚后,夫妻恩爱之极。经常牵着盲妻的手出来散步。

姑娘短寿。生了几个孩子后去世。

刘庭式颇为伤心,“逾年而哀不衰,不肯再娶”。

他问:“哀生于爱,爱生于色,予娶盲女,与之偕老,义也。然爱从何生,哀从何出?”

“我伤心,因为她是我的妻子。有眼也好,无眼也罢,都是我爱的人。”

连赞刘庭式有情有义、一诺千金的大丈夫:“子功名富贵人也。”

击案叫好。众人不解之意。

他,解释说:“古时,羊祜娶了夏侯霸的女儿,夏侯霸反叛入蜀后,亲友们怕牵连自己,争先恐后跟他划清界线。只有羊祜不,反而对自己的妻子更好。从这件事,大家看到了羊祜‘之贵也’,一个真正有贵族气质,可以托付生命的人,争着提拔重用他。刘庭式跟羊祜有得一比,如果不能大富大贵,就会得道而成正果。”

众人恍然大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