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的是唐朝导致了宋朝三百年来的困局吗?

如题所述

许多人认为,宋朝之所以无力战胜游牧民族,是拜唐朝从安史之乱后两百年的乱世所赐。但祸害一词不妥,只不过从安史之乱到宋朝的建立,这段长达两百年的历史时期确实对后来的中国影响深远。

关于这一转变,史学界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

唐宋变革论

”。

唐宋两朝的气质差异很大,唐朝阳刚,宋朝阴柔;唐朝豪迈,宋朝婉约;唐朝开拓进取,宋朝内敛守成;唐朝对外来文化,无论来自印度还是波斯都有包容吸收的气度;宋朝则恪守“华夷之辨”,越来越将自身缩在了一个画地为牢的笼子里。

为何会这样?宋朝肯定不是一下子变成这样的,赵匡胤也确实不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华夏族的民族性格,而这一漫长的转变历程便始于安史之乱。

1,唐之变弱,源自藩镇割据;唐能续命150年,也是因为藩镇割据。

开疆拓土,必然需要守卫边疆,这便是节度使的由来。唐玄宗李隆基之时,天下已有十大节度使,安禄山独占其三,号称东北三师(平卢、范阳、河东),安禄山敢于造反的底气就在这里。

安史之乱,并由此而导致的全国性设置节度使,彻底削弱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掌控,这是唐朝后期国力孱弱的原因。

但唐朝并没有灭亡,原因便是藩镇之间的制衡;同时藩镇本身军力强大,甚至独自也能抗衡周边的游牧民族,又避免了唐朝亡于异族之手的可能。

于是,地方藩镇势力做大,最终在黄巢起义后正式形成了藩镇割据之局。

2,如何对待胡人?又如何改变兵强马壮者可为天子的局面?

唐朝后期的150年,其实就是一个由对外扩张向更注重自身的转变的过程。

唐朝前期的边将多胡人,而胡人掌握兵权最终引起了安史之乱。于是唐朝内部开始反思,并由此出现了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

韩愈,不仅是文学家,还是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其主张恢复儒家道统,改变自南北朝时期开始的佛、道占据主流的局面,这便是后来宋朝新儒家――“理学”思想的由来。

此后,华夷之辨成为主流,唐朝前期的开放之心不再有。

兵强马壮者可为天子,这是唐末五代的真实写照,如何改变这一局面,宋朝想到了科举,想到了由此产生的以文抑武,并最终形成了文官集团。

汉唐以军功为荣,从宋朝开始当兵变成了一种耻辱,“好男不当兵”,这不是读书人该做的事。

3,宋朝的种种转变,都可以从唐末找到诱因。那么,便可以由此归因于唐朝的“祸害”吗?

显然不能,因为每一个朝代否建立在前朝的基础之上。

唐朝在彻底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乱世之后将国力推向了巅峰,而宋朝却只能在唐末的基础上画地为牢。

即使我们不拿唐朝对比,以同样以文抑武的明朝来对比,宋朝也不是到了只能守的地步。

所以,宋朝的问题确实由唐末所产生,但最终依然是自身所造成的。怪唐朝“祸害”,只不过想找一个替罪羊而已,跟宋朝没有燕云十六州,没有马所以打不赢是一个论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不是的,是宋太祖自己的问题,因为他重文臣轻武将,使得国力非常弱小。
第2个回答  2020-10-19
并不是,和唐朝没有任何关系,主要还是因为宋朝自己不行,重文轻武。
第3个回答  2020-10-19
不是,虽然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但如果赵匡胤按照柴荣的先北后南的策略,也是能收复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