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为什么不能取代纸质书

如题所述

电子书本身就有弱点,阅读不方便,打开纸质书就可以直接阅读了,阅读电子书是需要利用电子设备的,还需要有电,一旦电子设备有故障或者是停电了根本就没办法阅读。

再加上电子书也会有辐射,对眼睛有损伤,电子书也不容易保存,特别容易丢失,u盘是可以存放很大的信息量,一旦被破坏什么都没有了,虽然现在是提倡办公无纸化,但是除了做成电子版,还是有必要做成纸质以便存档。

阅读价值的本身并不在于书籍,而是在于交流和传播,读的书越多,学的知识也会越多,现在都非常流行读书分享会,图书馆共享阅读等等,共同阅读一本书是可以让读者相互交流的,而人们会更加注意对于阅读过程的分享。

扩展资料

电子书的功能:可以订阅众多电子期刊、书和文档,从网上自动下载所订阅的最新新闻和期刊,显示整页文本和图形,通过搜索、注释和超链接等增强阅读体验,电子书是传统的印刷书籍的电子版本,它可以使用个人计算机或用电子书阅读器进行阅读。

它流行的原因就是因为电子书允许进行类似纸张书本的操作,读者可以在某页做书签,记笔记,对某一段进行反选,并且保存所选的文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8

电子书本身就有弱点,阅读不方便,打开纸质书就可以直接阅读了,阅读电子书是需要利用电子设备的,还需要有电,一旦电子设备有故障或者是停电了根本就没办法阅读。

再加上电子书也会有辐射,对眼睛有损伤,电子书也不容易保存,特别容易丢失,u盘是可以存放很大的信息量,一旦被破坏什么都没有了,虽然现在是提倡办公无纸化,但是除了做成电子版,还是有必要做成纸质以便存档。

阅读价值的本身并不在于书籍,而是在于交流和传播,读的书越多,学的知识也会越多,现在都非常流行读书分享会,图书馆共享阅读等等,共同阅读一本书是可以让读者相互交流的,而人们会更加注意对于阅读过程的分享。



扩展资料:

就比如在阅读书的过程当中需要做笔记,需要做批注,这样是会实现一个互动的过程,也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现在有不少快消的书籍做成电子版以供阅读,但是有很多专业性的书籍是不可以有电子书的,尤其是专业的读书人,是需要经常与纸质书打交道的,电子书的阅读太过于浅薄,没有深入了解,其中的精髓也没有达到升华的目的。

因为纸质的书还很有用处,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与需要,判断一个人造的东西会不会消失,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它对人还有没有用处,如果这个东西对人没有什么用处了,人就不会再去把它制造出来,自然这个东西就会消亡了;如果它还有用处,这个东西就不会消亡,因为人之所以创造出自然界并不存在的东西,满足社会的需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9
纸质书不可替代,电子书渐成潮流

光明网
07-22 · 光明网官方账号
张鹏禹(媒体人)

如今,电子书阅读早已司空见惯,在不少城市早晚高峰的地铁上,人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电子书的受欢迎程度。一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2019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达79.3%,较上年提高了3.1%。

电子书阅读给人们阅读方式、认知模式与思维习惯带来了改变,疫情期间,电子书阅读的快速增长,也再次引发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电子书与纸质书各有什么优势?二者能否长期共存?

旅途中随时随地坐下来读会儿电子书。张圣泽摄/光明图片

电子阅读:从方兴未艾到渐成潮流

《2019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数据显示,当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88.8亿元,增长率为13.5%,总体用户规模达4.7亿,反映出读者对数字阅读的认可度与欢迎度日益提升。

电子书阅读的流行,首先得益于阅读终端的普及。掌阅、当当云阅读、京东读书、网易云阅读、咪咕阅读、微信读书等App,让用户只需拥有一部手机,即可下载浏览海量电子书资源。读者可以选择免费或付费方式获取正版资源,避免盗版资源存在的文字错讹与格式问题。便携轻便、价格低廉、节省纸张和空间、资源获取容易、检索信息方便、“大部头”作品不占现实空间等也是其优势所在。

如果觉得手机阅读不过瘾,还有五花八门的电子书阅读器可供选择,除老牌亚马逊kindle外,掌阅、博阅、汉王、文石等品牌的新产品也收获了良好口碑。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书阅读器给读者的体验越来越接近于纸质书。今年3月,科大讯飞发布全球首款彩色电子阅读器,已经可以显示4096种色彩,使插图较多的美术摄影类书籍的阅读体验接近纸质书。以往广受读者诟病的格式限制、批注不便、单机下载不及时等问题也正随终端设备的升级换代而不断改善。借助于开放式批注、评论功能,也有助于实现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通,凸显阅读的交互性,使阅读不再是躲在书斋里的私密性活动。

读者在书店翻经典品书香光明日报记者刘平安摄/光明图片

海量线上资源让电子书阅读有了“底气”。疫情期间,各图书馆、出版机构、网络阅读平台上线开放大量电子书资源,让人们看到“云阅读”的广阔前景。国家图书馆宣布无论有无读者卡,读者均可在闭馆期间远程访问图书、期刊、报纸、论文、古籍等多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商务印书馆向社会免费开放1300余种电子书资源和“汉译名著名家视频导读”26种共125集视频;人民文学出版社免费开放“人文读书声”有声店铺中的资源,并联合阅文、掌阅、京东、当当等数字平台免费提供电子书。今年4月,“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云上大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战疫期间,各大主要数字阅读平台累计免费提供作品超100万本,音频超40万个。

此外,电子书在信息检索上具有强大优势,工具书的数字转型引人注目。2012年,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宣布停止纸质发行。今年3月,商务印书馆语言资源知识服务平台(涵芬App)宣布上线,目前已集成包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内的24部权威汉语工具书。工具书电子化或成未来趋势,相关检索方法也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新时代证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移动阅读App日均独立设备数达1.33亿台,同比增长6.67%,超7成用户在阅读上花费的时间比平时多。由于快递物流不便、各类电子阅读资源免费开放和“宅”生活给人们带来充裕闲暇时间等因素,经此一疫,读者电子书阅读习惯不断巩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预示着这一新型阅读方式从几年前的方兴未艾到渐成潮流的转变。

纸质书:并未过气的老朋友

2010年,以《数字化生存》一书闻名的美国学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预言:纸质书将在5年内消亡。事实已经给出相反的答案——纸质书自有其价值,很难被取代。

首先,读屏造成的眼疲劳程度比读纸质书更高,而视觉疲劳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在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进行深度阅读时。从读者群体来看,青少年电子书阅读时长的增加,也引发了家长对孩子眼睛近视的担忧。

其次,即使这一点随着科技进步得到改善,电子书也无法满足深度阅读所需的“空间感”。我们在阅读复杂文本时常常需要把书翻来翻去,以便把某个意思或词回想得更清楚,这被研究者称为“巡航”,对形成文本记忆和理解文本非常重要。比如在读到第三章时,想起第一章里好像出现过这个术语,如果是纸质书,随手一翻便可找到;而电子书的内容并没有固定位置,读者在缺乏明确提示时,不容易完成文本的空间建构,形成完整深刻的印象。

此外,从阅读心理上来说,电子书模仿纸质书,但不可能在形态上做到完全一致,这给人一种陌生、疏离和不真实的感觉,导致读者不自觉地缺乏读纸质书时的严肃和投入,影响深度阅读效果。阅读长难文本或重要书籍,需要调动人的深入理解与思考能力,纸质书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电子书阅读与纸质书阅读双轨并行将是未来趋势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电子书并非洪水猛兽,也不能完全替代纸质书,更不是一些人口中“更高级”的阅读形式。在阅读市场日益细分的形势下,对读者而言,认清二者各自优长,从阅读需要出发才是关键。

从国家层面看,2014年到2020年,“全民阅读”连续7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纸质书与电子书在提高国民阅读时长和质量、形成良好阅读风尚方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促全民阅读。

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书阅读的全员化、全覆盖优势将为弥合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的信息鸿沟添一份力。相对于花大力气兴建的公共图书馆、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拥有一部数字阅读终端(比如手机),就相当于拥有一座“移动图书馆”,读者可以便捷享受数字出版红利。

另外,电子书阅读的全程化、全景化特点对于增加国民阅读时长和阅读量有所裨益。全程化指的是阅读活动发生的时间更为灵活随意,全景化意味着阅读场景和状态的多样化,二者构成了电子书可以随时随地阅读的特点,为人们利用零碎时间及时“充电”提供了便利。

同时应当看到,我国成年国民上网活动中,深度阅读行为占比偏低。纸质书阅读与电子书阅读的此消彼长不断引发人们担忧,比如碎片化阅读对完整知识体系建构的危害、深度阅读能力丧失,等等。如何重燃读者对于纸质书阅读的热情,发挥其在深度阅读方面的优长,引领全民阅读走向深度阅读,相关行业正在积极探索。在实体书店振兴、直播带货、云游出版社、全媒体营销等举措带动下,纸质书销售近年来不断增加。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达1022.7亿元,同比增长14.4%;在今年世界读书日当天,电商平台当当网仅用1分钟就销售图书3521982册。

意大利小说家、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曾在题为《书的未来》的演讲中指出:“书是那种一旦发明,便无须再改进的工具,因为它已臻完善,就像锤子、刀子、勺子或剪子一样。”其实,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书籍的形态古往今来一直在变,电子书阅读与纸质书阅读形成双轨并行、融合发展的格局,共同推动全民阅读广泛深入开展,将是大势所趋。
第3个回答  2020-10-29
电子书虽然很流行,也很方便……内容包含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是纸质书无法替代的。
反过来,电子书也无法替代纸质书籍的。
实物的质感、书墨香味等等仍然是它特有的魅力所在呗!追答

个人觉得纸质书更多的是咱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种延续、一种传承……墨质的香味激发读者学习的兴趣,是更子书根本无法满足的哟?!
👌?

更正:墨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2-10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同时也是一种行为习惯与情调,因此,作为传统阅读的载体,纸张在阅读之中,带给人们心灵的悸动是电子阅读所无法取代的,虽然我们承认电子阅读具有快捷性,便利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判定只是阅读会被电子阅读所取代,因为快餐同样具有快捷便利的作用,但是同时是那些繁琐的传统的西餐,中餐依旧是各行其道,同时作为纸质书籍,不仅仅具有阅读的功能,同时具有收藏及情感寄托的功能,这是电子阅读所无法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