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

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每章概括200字左右

一、飞逝的巨礁: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公众坚决要求把着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二、赞成与反对: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我(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我应邀随行。
三、随先生尊便:我的仆人孔塞伊不假思索的说:“随先生尊便。”跟我一同上了以法拉格特为舰长的驱逐舰。驱逐舰从布鲁克林码头扬帆起锚,向大西洋全速前进。
四、内德。兰德:舰长和全体海员同仇敌忾,决心一定要捕获独角鲸。只有加拿大人捕鲸手内德。兰德对独角鲸的存在表示怀疑。
五、向冒险迎去:舰只在太平洋上游弋。大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努力地观察海面。三个月过去了,海员们开始泄气了,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搜寻行动的意义。半年后,海员们要求返航。舰长许诺最后搜寻三天,三天后如果还无结果就将回去。到了规定期限的最后时刻,一向无动于衷的内德。兰德突然喊叫起来,他发现了怪物。
六、全速前进:林肯号企图捕获独角鲸,而独角鲸却若无其事地同林肯号捉迷藏。经过一夜一天的追逐周旋,到第二天晚上,双方形成对峙。当林肯号向独角鲸发起进攻时,独角鲸却突然熄灭电光,向林肯号喷射大水。林肯号遭遇了灭顶之灾。
七、不知其种属的鲸鱼:我被抛入海里,与孔塞伊在海中相依为命。正当筋疲力尽就要沉入海底时,被躲在独角鲸背上的内德。兰德拉出水面。内德说,这怪物不是鲸,是钢制的。我这才断定它是一艘潜水艇。我们在艇顶苟延残喘。天亮时,艇盖掀开,八个壮汉出来,把我们拖进艇里去。
八、动中之动:我们三人被关进一间黑屋子。半小时后,突然眼前一亮,进来两个人。我们用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文进行自我介绍,对方均无反应。他们走了,侍者送来食物,我们饱餐后就进入了梦乡。
九、内德。兰德的怒火:潜水艇浮出海面更换新鲜的空气。三人仍被关在铁屋子里,内德怒气冲天,他想逃跑,又想夺取这条艇。一个侍者进来时被他出其不意地打倒在地掐得半死。这时候,一个说法语的人出现了。
十、海洋人:讲法语的就是这艘鹦鹉螺号潜水艇上的尼摩(意为“不存在的人”)艇长。他说第一次见面保持沉默是为了了解我们,其实那四种语言他都听的懂。他要我们听从他的命令,否则将置我们于死地。尼摩艇长说,他们的衣食用都取自海洋,他热爱海洋,海洋中没有争斗、厮杀和独裁。
十一、 鹦鹉螺号:尼摩艇长带我们参观“鹦鹉螺号”上有一万两千册藏书的图书室,给我抽用海带制成的雪茄,观赏他收集的标本,又看了他为我准备的雅致的房间以及他自己住的简陋的房间。
十二、 一切都用电:尼摩艇长给我们介绍房间里各种仪表的用途,如何开采海底矿藏,如何发电,如何提供空气,又介绍一只小艇的用途,还带我参观了厨房。
十三、 几组数字:尼摩艇长向我介绍潜水艇的概况、构造、动力、发光、建造过程等。
十四、 黑潮:海底探险旅行正式开始。潜艇在海面以下五十米深处穿越黑水流。我和两位同伴尽情观赏形态美丽、活泼可爱的鱼儿。
十五、 一封邀请信:尼摩艇长给我一封邀请信,请我到海底森林打猎。
十六、 漫步海底平原:我和孔塞伊穿上防水衣服随尼摩艇长漫步海底平原,欣赏海洋奇物。
十七、 海底森林:我们来到海底森林。仔细观察海底生物。还在海底睡了几个钟头。来到克雷斯波岛的海底绝壁,遇到巨形海蜘蛛,打到一只海獭,躲过了角鲨的侵袭。
十八、 太平洋下四千米:潜艇在太平洋下穿行,令人大开眼界。一天,看到一条沉船,凄惨的海难情景令人惊悚。
十九、 瓦尼可罗群岛:尼摩艇长从瓦尼可罗群岛海底遗物中揭开在十八世纪末两艘法国探险船只失踪的真相。
二十、 托雷斯海峡:潜艇经由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托雷斯海峡前往印度洋,中途触礁搁浅。经艇长同意,我和两位同伴坐小艇上格波罗阿尔岛去。
二十一、 陆上几日:我和两位伙伴一起上小岛采摘野果、狩猎,捉到一只被豆蔻汁给迷醉的极乐鸟。
二十二、 尼摩艇长的闪电:土著的巴布亚人发现了我们,他们追赶到沙滩,后来还划来独木舟围住鹦鹉螺号,企图向我们发起进攻。尼摩艇长将电通到艇外壳,土著人触电后吓得魂飞魄散退走了。鹦鹉螺号被涨起来的海潮托起,离开了珊瑚石床,时间正如艇长所预料的分毫不差。
二十三、 强制性睡眠:潜艇在印度洋行驶。尼摩艇长对不同深度的海水温度进行测量,发现水下一千米以下的海水是恒温的。我们目睹了有趣的一幕:海面上磷光闪烁,把大海照得如同白昼,原来是一些小水母球发光造成的。有一天,尼摩艇长突然下令将我们关起来,并强制我们睡眠。
二十四、 珊瑚王国:第二天,艇长带我们来到五彩缤纷的珊瑚王国,把一位因伤而死的艇员安葬在珊瑚墓园里。
二十五、 印度洋:鹦鹉螺号在印度洋穿行,我们看到了基灵岛,看到了“船蛸”,在孟加拉湾漂浮着无数的尸体,还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牛奶海”。
二十六、 尼摩艇长的新建议:艇长给我们介绍原始的采珠法,采珠人悲惨的生活,建议我们参观锡兰岛的采珠场。
二十七、 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艇长带我们观看一颗大如椰子的珍珠。一个采珠人正辛苦地采珠,突然一头大鲨鱼向他发起进攻,艇长舍身相救,与巨鲨展开殊死搏斗。正当艇长危在旦夕时,内德。兰德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艇长把采珠人救到小船上,并赠送一袋小珍珠。
二十八、 红海:鹦鹉螺号在红海上劈波斩浪。尼摩艇长跟我介绍红海得名的原因和他发现从红海通往地中海的地下通道“阿拉伯隧道”的经过。
二十九、 阿拉伯隧道:内德。兰德在红海上用捕鲸叉勇敢地击杀庞大的儒艮。尼摩艇长亲自指挥,潜水艇顺利穿过苏伊士地峡。
三十、 希腊群岛:尼摩艇长把大量的黄金赠送给一个潜水员。鹦鹉螺号来到桑多林岛附近,我目睹了海底火山喷发的壮观奇景。
三十一、 地中海上的四十八小时:鹦鹉螺号在地中海底穿行,我看到许多的遇难船只的残骸静卧在那里,惨不忍睹。
三十二、 维哥湾:潜艇正沿着葡萄牙海岸行驶,内德。兰德做好了潜逃的准备,敦促我逃跑,我心里很矛盾,很不安。潜艇在维哥湾停了下来,艇长给我讲述一七0二年西班牙船只被英国海军战败沉没的历史,他命令艇员潜水搬取当年沉船上数不尽的金银珍宝。
三十三、 失踪的大陆:潜艇背向欧洲驶去,离大陆越来越远,我们失去了一次逃跑的机会。尼摩艇长带我在夜间到三百米深的大西洋底去参观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洋城——亚特兰蒂斯。
三十四、 海底煤矿:潜艇来到一个已经熄灭了的火山中心取燃料,我和同伴出去游览了一通。
三十五、 马尾藻海:潜艇来到马尾藻海。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竟安然无恙。
三十六、 抹香鲸和长须鲸:鹦鹉螺号驶向南大西洋海域,海面上出现了一群长须鲸,捕鲸手内德。兰德向艇长请求让他去捕杀,却被艇长劝住了。艇长说,人类不应该滥杀这种善良无害的动物。不一会儿,来了一大群长须鲸的天敌——抹香鲸,鹦鹉螺号为了保护长须鲸狠狠地冲杀抹香鲸。
三十七、 大冰盖:鹦鹉螺号开往终年积雪结冰的南极圈,冲撞大冰盖,浮出水面。
三十八、 南极:我和尼摩艇长登上南极大陆,观察到南极特有的美丽景观。
三十九、 大事故还是小插曲:潜艇在驶离南极时,被一大块倒下来的冰块砸到了,潜艇一时找不到出路,陷入困境。
四十、 缺氧:潜艇四周都围着厚厚的冰墙。艇长镇定自若地指挥大家轮班开凿冰墙,喷射开水阻止新的结冰。艇内极度缺氧,但秩序井然。经过共同努力,潜艇终于冲出冰墙,冲破冰原,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
四十一、 从合恩角到亚马逊河:潜艇从大西洋往北,沿着南美洲的曲折海岸行驶,在亚马逊河口,我们用印颈鱼作饵来钓海龟。
四十二、 章鱼:潜艇来到留卡斯群岛附近,突然围上一群大章鱼。章鱼缠住螺旋桨,潜艇动弹不得。在艇顶平台上,人和章鱼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在生死关头,尼摩艇长挺身而出救下了处于死亡边沿的内德。兰德。
四十三、 墨西哥湾暖流:尼摩艇长为在人鱼大战中牺牲的艇员而哀伤。鹦鹉螺号继续向北,航行在墨西哥湾暖流上。艇长将自己的研究总结用几种不同的语言写成,签上名字,装进一只容器中扔进大海,希望能为人类所得。我向他提出离开潜艇的要求遭到拒绝。暴风雨来临,艇长站在艇顶迎接风浪,岿然不动。
四十四、 北纬47度24分,西经17度28分:尼摩艇长潜入海底凭吊英勇不屈的复仇者号。
四十五、 大屠杀:一艘战舰向潜艇发起攻击,经过几番周旋,潜艇将战舰撞沉,艇长获得了一份复仇的快感。
四十六、 尼摩艇长最后的话:我逃离潜艇前听到他正在静静地忏悔;我们三人利用附在潜艇上的小艇逃跑,可恰在此时,潜艇被卷入了大旋流中,我们的小艇也难逃厄运。
四十七、 尾声:我和两个同伴被罗佛丹群岛的渔民救起。尼摩艇长及其鹦鹉螺号一起下落不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9
然后知道怎么说?来个原文吧!
我一脚踩在地上,感到一种难以形容的深刻印象,尼德·兰拿脚试着踢一踢土地,好像要占有它似的。其实,我们作“诺第留斯号的乘客”——照尼摩船长的说法,实际上是诺第留斯号船长的俘虏——也不过仅仅两个月。  几分钟后,我们和岛岸只有枪弹射程的距离了。土地差不多完全是由造礁珊瑚沉积形成的,但有些干涸了的急流河床,间杂有花岗石的残余,说明这岛的形成是在原始的太古时期。整个天际都由令人赞美的森林帘幕遮掩起来。许多高大的树——其中有些树干高达二百英尺——由葛藤把它们彼此连接起来,看来真像和风摇摆着的天然吊床呢。这是合欢树、无花果树、火鸟树、麻栗树、木芙蓉、班达树、棕树,枝叶茂盛的混杂起来.在这些树的青绿窟窿下.在它们的的齿形树干脚边,丛生许多兰科、豆科、蕨科植物。  可是,加拿大人并不注意巴布亚土生植物的美丽品种,他抛开了美丽的,去追求实际有用的。他看见一棵椰子树,打下树上好几个椰子,劈开来,我们喝了里面的汁、吃了里面的肉,心中感到满意,这正说明了我们对于诺第留斯号船上家常饭食的不满。  “好吃得很!”尼德·兰说。  “味道真美!”康塞尔回答。  “我想,”加拿大人说,“我们把这些果品带回船上去,您那个尼摩不至于反对吧?”  “我想他不至于反对,”我回答,“不过他一定不吃。”  “活该他没口福!”康塞尔说。  “我们倒可以多吃了!”尼德·兰回答,“因为那样剩下来的才更多。”  “我告诉您一句话,尼德·兰师傅,”我对这个鱼叉手说,他又要打另一棵椰子树了,“椰子是好吃的东西,但不要马上把小艇都装满了椰子,先考察一下岛上是否还出产别的东西,一些又好吃又有用的东西,这才是聪明的办法。譬如新鲜的蔬菜,诺第留斯号船上的厨房一定很欢迎。”  “先生说得有理,”康塞尔回答,“我提议把我们小艇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放水果,一部分放蔬菜,一部分放猎物。可是一直到现在,连野味的影子还没有看见呢.”  “康塞尔,对刊·么都不应该失望。”加拿大人回答。  “那么,我们继续走吧,”我说,“不过眼睛要留神,要四处张望。虽然岛上看来没有人居住,但很可能有些生人,他们对于猪物性质的看法可能跟我们不同!肌  “嘻:嘻!尼德·兰发出怪声,摆动着上下两颚的牙床,作出意义明显的表示。  “尼德·兰,您怎么啦——”康塞尔喊。  “说真的,”加拿大人回答,“我现在开始懂得人肉味的诱惑力了!”  “尼德!尼德!您说的什么?”康塞尔问,“您,吃人肉的动物!那我,跟您住在一个舱房,在您身边,简直性命都不安全了!难道我会一天醒来,身子被咬去了一半吗?”  “康塞尔好朋友,我很喜欢您:,但不到紧要关头我不吃你.”  “这我不敢相信——”康塞尔回答,“快打猎去!我一定要打到一些猎物来满足这吃人肉的人的口腹,不然的话,总有一天早晨,先生只能看见他仆人一块一块的肉来服侍他了。”  当我们彼此说笑话,交换一些意见的时候,我们穿人了森林的阴沉的穹窿下,只有两小时的功夫,我们四面八方都走遍了。  偶然的意外满足了我们的心愿,使我们找到了许多可食的植物,其中一种是热带地区最有用的产品,它成了我们船上所没有的宝贵食物。我说的是面包树,在格波罗尔岛上,这种树非常多,我特别留心那没有核仁的一种,马来亚语管它叫“利马”。  这种树跟别的树不同的地方是它的树干笔直,有四十英尺高。树顶十分美丽,作环形,由耳珠很多的阔大树叶组成,在一个生物学家看来,充分地显示出这是“面包果树”,很运气的是这树在马斯卡林群岛已经移植成功了。在团团的青绿丛中,垂下粗大的球形果子,约一分米大,外表凹凸不平,好像六角形。这是大自然恩赐给不产麦地区的有用植物,不用耕种,一年中有八个月都结面包果供应人们。  尼德·兰很熟悉这些面包果。他从前在多次旅行中已经吃过了,他很知道怎样调制这种可吃的东西。所以看见这些果子,马上就引起他的食欲,他再也忍耐不住了。  “先生,”他跟我说,“如果我不尝一尝这面包树的面条子,真要急死我了!”  “尝尝吧,尼德·兰好朋友,您随意尝吧。我们是到这里来获得经验的,那我们就试试看吧。”  “那费不了很多的时间."加拿大人回答。  他于是拿了火镜,利用阳光,把干树枝点着,火光熊熊燃烧起来了。这个时候,康塞尔和我选了面包树上最好的果子摘下来。有些还没有到足够成熟的程度,厚的表皮上蒙了一层白肉,但很少带纤维。其他的大多数变黄了,有粘性了,只等人去摘了。  这些果子并没有核仁。康塞尔拿了十二三个给尼德。兰,他把它们切成厚片,放在红火上,当他切片的时候,总是说:  “您瞧吧,先生,这面包是多么好吃呢!”  “特别是我们很久都没有吃面包了!”康塞尔说。  加拿大人又说:“甚至于可以说,这并不是平常的面包,而是美味的糕点。先生,您从来没有吃过吗?”  “没有吃过,尼德。”  “那么,您快作准备,来尝尝这别有风味的东西吧。如果您吃了不再要的话,那我就不是天字第一号鱼叉手了。·  几分钟后,果子向着红火的部分已经完全烤焦了。里面露出白粉条,好像又软又嫩的面包屑,吃起来像百叶菜的味儿。  应当承认,这面包很好吃,我很喜欢吃。  “可惜这样一种好面团不能长久保持新鲜,””我说/孜想用不着拿回船上去作贮藏的食品了。”  “真的吗,先生!”尼德·兰喊,“您是拿生物学家的身份来说这话;但我要拿制面包人的身份来作事。康塞尔,您去摘取这些果子,我们回去的时候可以带走。”  “您怎样把这些果子制作起来呢?”我问加拿大人。  “拿这果子的淀粉泥制成发面团,那就可以长久保存,不至于腐败。当我要食用的时候,到船上厨房里一烤使得,虽然有些酸味,但您一定觉得它很好吃。”  “尼德·兰师傅,那么,有了这面包,看来我们是不短什么了吧?……”  “还短些东西,教授,”加拿大人回答,“还短些水果,至少还短些蔬菜!”  “我们找水果和蔬菜去。”  当我们摘完了面包果,我们就去寻找,要把我们的“地上”午餐丰富完备起来。  我们的寻找并没有白费功夫,到中午左右,我们得到大量的香蕉。这种热带地方的美昧产物,长年都有,马来亚人叫它们“比桑”,意思是生吃,不必熟煮。跟香蕉一起,我们又得到味道很辛烈的巨大雅克果,很甜的芒果和大到难以相信的菠萝。这次采水果费了我们一大部分时间,但成绩很好,并没有什么可惋惜的。  康塞尔总是随着尼德·兰。鱼叉手在前走,当他在树林中走过的时候,他手法熟练,总能采到很好吃的果子,把贮藏的食品更加丰富起来。  康塞尔问:“尼德·兰好朋友,我们再也不短什么了吧?”  “嗯!”加拿大人表示不耐烦地说。  “怎么!您还不满足吗?”  “所有这些植物都不能成为正式的整餐,”尼德·兰回答,“那是整餐最后的莱,那是餐后的点心。可是汤在哪儿呢?肉在哪儿呢?”  “对呀,”我说,“尼德答应我的排骨,看来很成问题了。”  “先生,”加拿大人回答,“打猎不但没有结束,而是还没有开始呢。耐心些!我们一定可以碰到一些有羽毛的动物,如果这一处没有,另一处一定有……”  “如果今天碰不着,明天一定可以碰着,”康塞尔补充说,“因为我们不应走得过远。我要提议回小艇中去了.”  “什么!就要回去了!”尼德·兰喊。  “我们在黑夜到来之前一定要回去."我说。  “那现在是什么时候呢?"加拿大人问。  “至少是午后两点了。”康塞尔回答。  “在地上过的时间真快呵!”尼德·兰师傅带着惋惜的叹声说。  “走吧。”康塞尔回答。  我们从林中穿回来,我们又得到了新的食品,因为我们临时又采摘了菜棕搁果,这果一定要到树顶上去采,我认出是马来亚人叫做“阿布卢,的小豆,以及上等品质的芋薯。  当我们到了小艇,我们带回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可是尼德,兰觉得他的食物还不够。算他走运,他又得了些东西。在我们上小艇的时候,他看见好几棵树,高二十五英尺至三十英尺,属于棕搁一类。这些树跟面包树一样有用,一样宝贵,正是马来亚地方最有用的产物之一。这是西米树,是不用种植就生长起来的植物,像桑树那样,由于自己的嫩枝和种子,不需人工,自然繁殖滋长。  尼德·兰知道对付这些树的方法。他拿出斧子,挥动起来,不久就把两三棵西米树砍倒在地下,从洒在叶上的白粉屑来看,这几棵树是很成熟了。  我看着他砍树,与其说是拿饿肚人的眼光看,不如说是拿生物学家的眼光看。他把每一根树干剥去一层厚一英寸的表皮,表皮下面是缠绕作一团的结子所组成的长长纤维网,上面就粘着胶质护膜般的细粉。这粉就是西米,就是作为美拉尼西亚居民粮食的主要食物。  尼德·兰此刻只是把树干砍成片,像他砍那要烧的劈柴一般,准备将来提取树干上的粉,让粉通过一块薄布,使它跟纤维丝分开,把它晾在太阳下,让水汽干了,然后把它放在模中,让它凝固起来。  到了下午五点的时候,我们装上我们所得的财富,离开了这岛的海岸,半小时后,我们的小艇又靠在诺第留斯号旁边了。我们到船上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出来。这只巨大钢铁板的圆锥筒好像是没有人管,被抛弃了的一般。我们把食物搬上去之后,我就下到我的房间中。我看见晚餐已经摆在房中。我吃了饭,便睡觉。  第二天,1月6日,船上没有什么消息。内部没有一点声响,没有一点生气。小艇仍然停在诺第留斯号旁边,就在我们昨天搁下它的地方。我们决定再到格波罗尔岛上去。尼德。兰希望在打猎方面,今天能比昨天运气好一点,他想到树林的另一部分去看一下。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小艇上了。小艇因有向岛岸冲击的海浪推送,不一会就到了岛上。  我们下了小艇,走上陆地,我想让加拿大人凭直觉来带路或者好一些,因此,我们跟在尼德·兰后面,他的长腿走得很快,时常把我们抛在远远的后面。  尼德·兰沿着海岸向西走了一会儿,涉水渡过一些急流,到了高地平原,边缘上尽是令人赞美的树林。有些翠乌在水流边飞来飞去,但它们不让人接近,见人来就飞走。由于它们的小心警惕,我明白这些飞禽是很知道怎样对付我们这些两足动物的,我于是得到结论,即使这岛上没有居民,至少也是常有生人到岛上来。  穿过了一片相当广大的草原,我们来到一座小树林的边缘,林中有许多禽鸟飞舞歌唱,显得生气洋溢。  “这还不过是一些禽鸟呢。”康塞尔说。  “但里面也有可吃的呢!"鱼叉手回答。  “没有,尼德好朋友,”康塞尔回答,“因为我看见那里仅有一些鹦鹅.”  ,‘康塞尔好朋友,”尼德·兰严肃地回答,“对没有别的东西吃的人来说,鹦鹉就等于山鸡。”  “再说,,,我说,“这种鸟烹调得好,也很值得动刀叉。”  正是这样,在树林的浓密树叶底下,一大群鹦鹉在树枝间飞来飞去,只要细心地教育它们,便可以说人类的语言了。目前它们只是陪着所有各种颜色的雌鹦鹅,叽叽喳喳说个不休:有神气严肃的五彩鹦鹉,好像在思考些哲学问题;有大红色的赤鹦鹉,在飞时作响声的加罗西鹦鹅电间,好像一块随凤飘荡的红纱;有染上最美的天蓝色的巴布亚樱鹅,以及各种各样的美丽可爱的飞禽,但一般来看,都是属于不可食用的一类。  但是,这地方特产的一种鸟,它从不走过阿卢群岛和巴布亚群岛的边界,现在在这一群禽鸟中我并没有看到。命运暂时把这鸟保留起来,但不久我就能欣赏它了。  穿过了一座不很浓密的丛林,我们又到了一片有许多树丛堆垛着的平原。我看到了好些华丽的鸟飞在空中,它们身上很长的羽毛使它们一定要逆凤才能飞行。它们的波状起伏的飞行,它们在空中的优美曲线,它们鲜艳夺目的色泽,吸引了和迷惑了人们的眼睛。我一点不困难就认出是它们来了。  “无双鸟,无双鸟!”我喊。  “燕雀目,直肠亚目。”康塞尔回答。  ““鹤鹄科吗?"尼德·兰问。  “我想不是,尼德·兰师傅。不过我要靠您的好手段,把这种热带出产的最美丽可爱的东西打下一只来!”  “我试试,教授,虽然我用惯了鱼叉,使枪要差一些.”  这种乌是马来亚人对中国人的一宗重要贸易;马来亚人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来捕捉这种鸟,但我们都不能使用。他们或者把罗网安放在无双鸟喜欢居住的高树顶上,或者使用强力的雀胶,使它们粘上不能动。他们甚至于把毒药投到这些鸟经常去喝的泉水中。至于我们现在,只有在它们飞翔时进行射击这一种办法。我们很少有机会可以击中它们。果然我们确实白费了一些弹药。  到十一点左右,我们已经走过了构成这岛中心的第:层山脉,可是仍然毫无所得。腹中作响,饥饿煎熬着我们。打猎人相信自己打猎一定有成果,可是错了,一点猎物也得不到。很幸运,康塞尔开了两枪,完全出于意外地获得了午餐的猎物。他打下一只白鸽和一只山鸠。急忙把它们拔掉羽毛,挂在叉子上,放在燃点起来的干木头的旺火上烤着。当烤炙这些很有意味的动物的时候,尼德·兰就调理着面包果。一会儿,白鸽和山鸠连骨头都被吃得精光,大家都说很好吃。这些鸟惯常吃很多的肉豆寇,因此它们的肉像加了香料一般,成为一盘又青又好吃的莱。  “这味道好像吃香菌长大的母鸡的味儿一般。”康塞尔说。  “尼德,现在我们还短些什么吗?”我问加拿大人。  “还短一只四足的猎物,阿龙纳斯先生。”尼德·兰回答,“所有这些鸽子、山鸠都不过是零食和小吃。因此,只要我还没有打到有排骨肉的动物,我就决不能满意.”  “尼德,如果我没有捕捉到一只无双鸟,我也不能满意。”  “那么我们继续打猎吧,"康塞尔回答,“不过要向大海这一边走。我们已经到了山岭的第一层斜坡,我想再回到森林地带要好些。  康塞尔很有见识,我们就照他的意见办了。走了一小时,我们到了一座真正是西米树的森林。有些不伤人的蛇在我们脚下逃走了。无双鸟看见我们走近就飞开。当我十分失望,没有办法捉到它们的时候,走在我前面的康塞尔,忽然弯下身子,发出胜利的呼喊,拿着一只十分好看的无双鸟走近我身边来。  “好!你成功了!康塞尔."我喊。  “先生,不敢当,您过奖了。”康塞尔回答。  “不,好小伙子,你真是做了一件出奇的事哩。弄到一只洁的无双鸟,把它捉在手里,真了不得!”  “如果先生细心地考查它一下,那就可以看到我实在没有什么多大的功劳。”  “康塞尔,为什么呢?”  “因为这鸟像鹌鹑一般醉了。”  “醉了吗?”  “是的,先生,它在豆寇树下吃豆寇吃醉了,我就在树下把它捉到。尼德好朋友,请您看看这贪吃贪喝、过度任性的可怕结果吧!”  “怪话!”加拿大人回答,“我这两个月来只是喝了一些真尼酒,实在用不着责备我!”  我于是检查一下这只奇异的鸟。康塞尔没有搞错。无双乌被豆寇汁迷醉了,使得它瘫软无力。它不能飞,走路也很困难。但我用不着为它担心,让它好好地睡它的酒后觉就是了。  这只无双鸟属于巴布亚和邻近群岛出产的八种无双鸟中最美的一种。这是“大翡翠”无双鸟,最罕有的一种。它有三分米长,头比较小,眼睛也不大,就在嘴近边。它的嘴是黄色,脚爪和指甲是褐色,翼是臻子色,翼端是朱红色,头上和颈后是淡黄色,喉间是翡翠色,腹部和胸部是栗子色,因此,它看来像是十分华丽的各种色彩的综合。而且尾巴上耸起两个角形的绒毛绿球,和很细腻的很轻飘的细长羽毛连接,好像拖垂的长带,于是这一切就把这只奇鸟的整个形象完全美化起来了,所以当地上人很诗意地称它为“太阳的鸟”。  我很希望能把这只好看的无双鸟带回巴黎去,送给植物园,因为园中还没有一只活的无双鸟。  “这鸟真是很罕见吗广加拿大人问,用一种不从美术的观点来估计猎物的口气。  “十分罕见,我老实的同伴,特别是十分难得捉到活的。就是死了,这些鸟仍然是重要的贸易对象。所以上人想法制造假的,像制造珍珠和钻石一样。”  “怎么!”康塞尔喊,“有人做假无双鸟吗?”  “是的,康塞尔。”  “那么,先生知道土人的制造方法吗?”  “知道。当东方的季候凤起来的时候,无双鸟便脱掉了它尾巴周围的美丽羽毛,这些脱下的羽毛,生物学家把它们叫做副翼羽毛。假造鸟类的人把这些羽毛收拾起来,很巧妙地把它们装在预先打死、拔了毛的可怜的鹦鹉身上。然后他们把皮毛接合的地方粘起来,粉饰好鸟身,他们就把这些新奇的制作品送到欧洲各地的博物馆和喜爱鸟类的人。,,  “好广尼德·兰说,“虽然这不是鸟的本体,但总是鸟的羽毛,如果鸟不是拿来食用,我想也没有什么坏处!”  我的欲望虽然因为捕得这只无双鸟得到满足,但加拿:大猎人的欲望还没有得到满足。很运气,在两点左右,尼德·兰打到一只肥大的林中野猪,这是土人叫做“巴利奥唐”的一种猪。这猪正好在我们追求真正四足兽肉的时候到来了,所以它很受欢迎,被留下了。尼德·兰对自己打枪的准确,表示很得意。野猪中了电气弹,倒在地上死了。  加拿大人从猪身上割下六七块腰窝肉准备晚上烤着吃,他又把它的皮毛剥去,开膛,清出内脏。然后又来打猎,这次打猎又显出了尼德·兰和康塞尔的劳绩.果然,这一对朋友在搜索树丛的时候,赶出了一大群袋鼠,它们伸开有弹性的腿来,一蹦一跳地逃走。这些动物虽然跳、走得快,但还没有逃远,电气弹已经追上它们了。  “啊!教授,”尼德·兰喊,他打猎的兴致狂热起来了,“多么好吃的猎物,特别是闷煮起来!在诺第留斯号船上,这是多么难得的食物!两只!三只!五只在地上了!我想到我们要吃所有这些肉的时候,船上的那些蠢东西一点肉渣也尝不到,我真高兴:”  我想这个加拿大人,在过度欢喜中,如果他不是说了那么多的话,可能他把这整群的袋鼠都屠杀了!他只打了一打左右就停止了。“这类袋鼠是乎腹哺乳类的第一目。”康塞尔说。这些袋鼠身材短小,是兔袋鼠的一种,通常居住在树洞中,跑得非常快。它们身材虽然不大,可是肉很好吃,被当做一种珍品。  我们很满意我们打猎的结果。快乐的尼德·兰提议明夭再到这个迷人的岛上来,他要把所有可以吃的四足动物都打尽,一个不留。但他这样打算,井没有想到就要来的意外事件。”  下午六点,我们回到了海滩。我们的小艇仍然停在原来的地方。诺第留斯号好像一座很长的礁石:在离岸两海里的海面现出来。  尼德·兰一点也不耽搁,立即准备晚餐这件大事。“巴利奥唐”野猪的腰窝肉烤在红火上,不久即发出一种很香的气味,空中都充满香味了!……  我觉得我也跟加拿大人是同道了。面对着这些新鲜的烤肉,我也大乐起来!请大家原谅我,像我原谅过尼德·兰师傅一样,完全是由于同样的理由!  晚餐实在是好吃。加上两只山鸠,这特肆的莱单更丰富,更完美了。西米面条,面包果,一些芒果,六七个菠萝和一种椰子果酿成的饮料,我们吃得快活极了。我并且认为,,我的忠实同伴们的头脑连那必要的清醒都没有了。  “我们今晚不回诺第留斯号船上好吗?”康塞尔说。  “我们永远不回去好吗?”尼德·兰说。  就在这个时候,一块石头落在我们脚边,立刻把鱼叉手的提议打断。
第2个回答  2020-04-27
一、飞逝的巨礁: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公众坚决要求把着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第3个回答  2020-03-18
第五章故事内容漫无目的的航行
第4个回答  2021-04-0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