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时候开始兴起「过春节」的?

那还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由来已久,那春节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我从传说来源,直接来源,正式兴起,名称兴起四个方面告诉大家春节是怎样一步步兴起的。

【传说来源:上古时期】

根据流传的故事来看,过年与上古时期人民害怕的大型野兽有关。古代农耕文化中,人类与自然联系紧密。野兽在冬日缺乏食物时可能会到村庄中密室,所以有了年兽吃小孩的传说。直接影响了人们过年时燃火把,守岁等习俗。

【直接来源:殷商时期】

过年的直接来源是新的一年开始的祭祖活动。自农耕社会开始,我们的祖先开始了靠天吃饭。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过年的收成。所以在新年的第一天,春节来临之际,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会祈求上天和祖先的保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样的大型的全民性的祭祀活动成为了春节的雏形。现在很多人家大年初一也少不了烧香磕头,祈求神明和祖先的保佑。

【正式兴起:唐宋时期】

唐宋以前的春节基本以祭祀活动为主,守岁驱邪活动为辅,与现代的春节还有较大不同。唐宋开始,市民阶层兴起,城市娱乐活动大大增加。春节活动不止局限于祭祀与驱邪,开始变的丰富多彩。火药开始运用于娱乐活动,贴春联的习俗也逐渐开始流行。严格意义上的春节是从此时开始的。

【名称兴起:民国时期】

虽然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春节已经开始逐渐的发展完善,活动也越来越丰富,成为了一个节日,但是当时过年还没有叫做春节。“春节”这个名称是民国时期定下来的。1914年内务府呈文给袁世凯“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春节被袁世凯批准,并一直使用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8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是一年一度家家团圆,吃团圆饭的节日。作为中华传统的节日,已经流传千年,要问什么时候开始兴起“过春节”。只能说要追溯到很久很久的历史年代了。不过,在古代,春节是被称为“新年”“岁首”“元旦”等。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种传说版本:腊祭说、巫术仪式说、鬼节说、过年传说等。不过这些都是传说而已,现在我们提倡社会主义科学,这些带有神话注意色彩的,还是无从考证的,了解即可。

我个人的观点是春节的由来可能与祭祀和历法有关。在这个节日里非常的重要,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庆祝等活动。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春节这个名字何时被确定。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也就是民国三年。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任当时的大总统。据有关文献查之,这一年的一月二十一日,内务部民治司第一科给袁世凯上了个请示文书,中间写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

袁大总统批曰:“据呈已悉,应即照准,此批”。

两天之后,内务部将此令颁行全国,春节的名字从此便确定下来,沿用至今。 “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我所了解到的就是这些,可以确定,并可以考证的春节来历。一直流传下来,成了中国人民约定俗成的规矩,在新年前打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备年货等。用崭新的自己辞旧迎新,团团圆圆过新年。

第2个回答  2019-01-20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几千年以来,春节不断传承、演变、发展,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健康、富足的美好向往和不懈追求,集中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性格。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列传》:“延光二年(公元123 年)……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燋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先秦时,春节有“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称谓;汉承秦制,春节又多了新名称:其中包括“三朝”、“三始”、“岁旦”、“正旦”、“正日”;至魏晋南北朝,春节之名更多,如“元辰”、“元正”、“元首”、“岁朝”、“履端”、“三正三元”等,后世所用的“元旦”、“新年”就出自这一时期;隋朝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记载:“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唐宋元明时期,春节统称“元日”,还有“元朔”、“岁日”、“新正”、“新元”、“年”(今日所谓“年”的概念即发端于此)之称。有清一代,基本以“元旦”取代春节。辛亥革命后,我国将西历1月1日称为“元旦”,将夏历的正月初一叫“春节”。

春节的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除了“年”的传说外,学界一般有三种比较流行的假说。

第一种,腊(蜡)祭说。《说文》曰:“祭,祀也。以手持肉。”段注:“统言则祭、祀不别也。”字义像手持肉祭神,在甲骨文与金文里得到忠实体现。而“腊祭”,据说源于神农氏时代的“索神鬼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享之”的“岁终出祭”。一般为感谢诸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消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王景琳、徐陶《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

第二种,巫术仪式说。在远古时期,人们对神力深信不疑,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均离不开巫文化,如他们春耕秋收需通过巫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繁衍需通过巫术祈求健康平安人丁兴旺,进行战争需要巫术提供“暗示”等。正是人们出于对巫术的共同信仰和依赖,才使得巫术具有巨大的组织力。于是,有学者认为,春节就源于这一巫术仪式,人们期盼通过个人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巫术”逐渐淡出春节内涵。

第三种,鬼节说。

有学者认为,远古时期的人们,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和低下的生产力,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如冬天的寒潮、匮乏的粮食等,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老人和儿童,很容易就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条件而相继死去。每当遇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以为是鬼神的作祟,便想象出一个外在的灵鬼世界,如万物有灵、自然神、图腾、祖先神等。据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礼志》载:“《岁时杂仪》:正旦国俗以糯米和白羊髓为饼丸之若拳,每帐赐四十九枚,戊夜各于帐内中掷丸于外,数偶动乐饮宴,数奇令巫十有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帐内爆盐炉中,烧地拍鼠,谓之惊鬼。居七日乃出。”又晋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可见,晋代的春节出现了用爆竹来辟鬼的新习俗。

实际上,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历法与王法的结合,形成于政治与科学的统一。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上古时期,人们通过望月观星来安排农事,逐渐察知天象,开始用二十四节气排定自然规律变化。清初学者顾炎武《日知录》记述:“三代(夏、商、周)以起,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色,‘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人们观北斗判定四季,如“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斗柄指东,天下皆春”。观参辰(亮三星与八字分裂六星)察知黎明,如“参正割田,辰正拜年”。

不过,直到商朝才将这些“天象”知识总结为一部历法。商灭夏,商王钦定以《夏历》十二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朔”。周武王牧野之战打败商王,以臣诛君,建立周朝,仍按《夏历》,只是钦定十一月初一日为“春节”,名为“元旦”。《尔雅》中记为“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只是此时的“春节”并非现行春节。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直到汉武帝继位才确立。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为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所沿袭。

年复一年的春种秋收,与历法相合,就逐渐形成凡逢秋收即为一年,而欢庆秋收也就成了“过年”的习惯。《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也将“年”看成收获的象征。之后,将这一习惯上升为庆祝丰收喜迎来年的节日,名之为“过年”。加上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伴随农事活动形成的一系列仪礼,逐渐形成了春节文化期。因此,广义上的春节,包括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的祭灶日、腊月最后一天的除夕、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完大年。

春节的礼俗

在历代的传承与发展中,春节的文化内容不断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祭祀文化。从起源看,春节里的“祭祀”为头等大事。

年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是灶君升天之日,即祭灶日。民间送灶歌:“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天一亮,每家每户都将前天夜里备好的粘糖米饭供奉灶君,俗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有的地方女人不祭灶,据说灶王爷长得像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中国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朝时期,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 完事之后,每家就开始更换花窗、神龛,张贴年画、对联、彩纸,设置神堂、香案,悬挂灯笼。官员或者有钱人家的老宅大院,门庭庄严,有匾额的,还要擦得干净,贴着红喜字的白纸大铁丝灯笼挂得很高,以示自尊。

除夕祭祀祖先,是春节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文化。按照民间礼俗,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样是应该认真顶礼膜拜的。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每时每刻都在关心和注视着后代的子孙们,人们要通过祭祀来祈求和报答他们的庇护和保佑。除夕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将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祖先图像中间位置设有祖先牌位,牌位人名从上到下依次排开,一般家族里男性排在轴案的左侧牌位,而女性则排在右侧牌位。而家谱的内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第一为世系表,即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为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表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名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五十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为附录。 据有关资料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祭祖,也归入“五礼”里,之后随着历朝历代的推崇也使祭祖活动更为盛行。汉代崔寔在其《四民月令》中写道:“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孥,洁祀祖祢。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可见,早在汉朝,祭祖就已成为春节重要的民俗活动。

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平常人家,均要举行祭财神活动,祈望今年财源广进。不过,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正财神赵公明,文财神刘海(或者范蠡),赐福镇宅的武财神为钟馗,当然武财神也少不了关羽。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簿,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守护神,同时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第二,宗亲礼仪。

传统农耕社会是宗族乡里熟人社会,自古中国的宗族文化就十分昌盛,人们讲求多子多福,家庭和睦家庭兴盛,经常三代不分家,五世不分堂(宗祠)。其实,介于国家和家庭之间的宗族,是社会的中间组织,向来讲求和睦、光大,与国家精神相融合。

到了春节,宗亲礼仪更是必不可少,所谓过年必祭祖,家人必团聚。人们盛装出门,进行拜年:亲戚互访,朋友相会,邻里同贺。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称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也是亲朋邻里之间交流感情、增进亲密关系的途径之一,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乡里亲情伦理。直到如今,春节时期的很多活动是围绕着血缘亲情、熟人人情往来而展开的 。

第三,年俗文化。

除了祭灶、祭祖先、办年货和拜年外,春节还有许多礼俗文化,以下举几例常见的。

扫尘。俗语云“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与辞旧迎新的祈求。每家每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处处洋溢着喜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春联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书写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每家每户均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增加节日喜庆气氛。

倒贴“福”字。春节贴“福”字风俗,在我国民间由来已久。一般和春联同时贴,地点位于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福”暗含福气、福运之意,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有的人将“福”字倒过来贴,寓意“幸福已到”,更充分地体现了人们的向往和祝愿。

除夕守岁。作为春节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守岁,正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火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从汉朝起,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而通宵守夜,则象征着驱走所有邪瘟病疫照跑,期盼新年吉祥如意。

在春节里,人们不管是拜年、置办年货、燃放爆竹,还是除夕守岁、送压岁钱、吃饺子或年糕,抑或是贴春联和福字、以及贴门神和窗花……,所有要进行的这些年俗活动,都寄寓了美好的愿望。

第3个回答  2019-01-18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春节,这个习俗自然也有悠久的源远。因而春节的具体时间和称呼演变经历了很多的朝代:

商代叫做“祀”,春节在十二月初一。

周代的春节在十一月初一,称“年”,开始有了‘过年’的说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初一为春节。

汉朝建立后,汉武帝恢复旧历,自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称“元旦”,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我国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于是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而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沿用至今。

春节的往世荣华由于史料和考古的缺失,在先秦以前特别是春秋以前的历史记载的不是那么的详细。故而过年具体起源于何时不得而知,但现在最早的文字记载的朝代是殷商,出土的甲骨文卜辞里面就有了“过年”这个习俗的雏形。直到后世发展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年俗文化,不过古代新年伊始的第一天并不叫“春节”,而是元旦或者元日等等。

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广义的春节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号开始,一直延续到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前后大约三周。

这期间以十二月三十除夕和正月初一这一天一夜最隆重,可以说是春节的高潮。为迎接春节,许许多多的家庭要清扫房屋、洗衣拆被,以示除污去垢,气象一新。还会去市场上买回丰富的年货,如:糖果、糕点、肉类、水果等食品,以备节日期间的食用、待客。

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希望我们都能收拾好心情,过一个和和美美的团圆年。

第4个回答  2019-01-18

首先我强调我的回答是过春节的【兴起】,这个兴起是有一个过程的,不是说什么时候开始存在了春节,所以我将带领大家回顾传统四千年的春节的兴起过程。

对于我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便是中国传统新年——春节。这个节日持续存在了四千多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王朝的兴衰。

春节的起源的多种说法中,最广为流传的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禹统治时期,大家都兴年头岁末祭神祭祖。这一度成为了当时春节的最主要活动,一直延续到夏商周。

秦朝时,重农抑商,所以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规定每年十月初一为春节。因此时正值秋末丰收时节,全国上下都在庆祝秋收,一片红火热闹。秦始皇一统天下,终结了民不聊生的战争,但人民生活仍是苦不堪言,大家一年到头就盼着这个丰收时节。

汉武大帝时期,经司马迁提议,汉朝天文学家们创立了“太初历”,将原来秦朝春节日期改为正月初一。因西汉经济日趋繁荣,文景之治也使作为普通百姓们的你们得到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大家才有了精力去享受这个普天同庆的节日。这才是春节真正开始兴起的时间。

汉朝人民在春节期间,大家通常是在祈福来年的庆收,除此之外,祭拜祖先也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和习俗。

魏晋南北朝时期,庆祝活动逐渐增多,这些活动见证了春节逐渐成为中国第一大节日。比如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阳、游乐赏灯统统都是在这个时期兴起的

“熬夜”在晋朝兴起。晋朝人民张开双臂热烈欢迎你这个夜猫子的到来。因为“除夕”和“守岁”最早起源于晋代。除夕夜,阖家欢乐团圆,美酒佳肴,彻夜不眠。

唐朝,春节期间,兴起了新年贺卡。这在当时被称为“拜年帖”,是用金箔制作的,由皇室赐予大臣。在民间呢,老百姓用梅花笺纸做拜年帖子,在上面题辞祝贺后赠与亲朋表达祝福。还有的官员可以得到七天的休假,这多亏了唐玄宗颁布的《假宁令》,让帝国的官员也可以过一个团圆年。这是春节假期的兴起

到了宋朝,春节成了大饱口福的一个节日。北宋时期交子的出现,也是北方人过年吃饺子开始在这个时期流行起来。除此之外大名鼎鼎的东坡肉、屠苏酒、百事吉、春盘、鱼生、术汤、索饼五辛盘等等也都上了餐桌。那时,人们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的爆竹,“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响彻天际的爆竹声把人们一年的不顺都冲散了。

明朝,过春节的许多习俗变得更加隆重起来。赏灯尤为受到人们的欢迎。春节期间,各地制灯工匠和商人都汇聚京城,东安门外迤北大街也开始售卖各种灯。

清朝,除了走亲拜友,沿袭旧俗,过年时期最受欢迎的就是逛庙会了。古代人虽然没有汽车、火车、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可他们一样也得坐着马车、走着路、骑着驴儿回家过年、走亲访友,这其实也是一场小规模的春运。

不论古今,大家都秉承同一心愿:阖家团圆,平安顺遂。

春节的兴起绝不是一时一刻,而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

当然,我想甄别的一点是:中华民族非常多,各族有独具特色的民族节日。

对于汉族,春节可以说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