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脑出血急性期宜慎用高渗糖?

如题所述

脑出血急性期机体常处于应激状态,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可促使血糖升高;另一方面,老年患者并发糖尿病的患病率偏高,因而在脑出血急性期有1/3~1/2的老年患者血糖偏高。假如此时再给予高渗糖注射,就会引起血糖进一步增高并加重脑组织损伤,导致病情转重及危险增加。研究资料表明,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可使糖酵解加速,而高血糖则为糖酵解提供更多底物,可引起乳酸、丙酮酸大量生成,加剧脑细胞酸中毒程度和破坏细胞内环境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损伤局部脑血流的恢复,加重脑缺血、缺氧及促进脑水肿形成。因此,脑中风急性期要避免使用高渗糖静脉注射,即便是等渗葡萄糖液的用量也要有所限制,任何过度使用含糖溶液的做法都是有害的,对此要提高警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0

中老年患者在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以及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应考虑脑出血的可能,结合头颅CT检查,可以迅速明确诊断。脑出血诊断主要依据:1.大多数为50岁以上,较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2.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3.发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4.查体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5.脑CT扫描检查可见脑内血肿呈高密度区域,对直径>37.5px的血肿均可精确地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确诊以脑CT扫描见到出血病灶为准,CT对脑出血几乎100%诊断。6.腰穿可见血性脑脊液,目前已很少根据脑脊液诊断脑出血。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加强护理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在5~12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必要时给脂肪乳剂注射液(脂肪乳)、人血白蛋白、氨基酸或能量合剂等。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第2个回答  2018-01-10

脑出血(cerebral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微动脉瘤或者微血管瘤,其他包括脑血管畸形、脑膜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囊性血管瘤、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特异性动脉炎、真菌性动脉炎,烟雾病和动脉解剖变异、血管炎、瘤卒中等。此外,血液因素有抗凝,抗血小板或溶栓治疗,嗜血杆菌感染,白血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以及颅内肿瘤、酒精中毒及交感神经兴奋药物等。用力过猛、气候变化、不良嗜好(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血压波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为诱发因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