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慈悲心?

如题所述

    不断自我成长,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水平层次,完善自己的人格结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能够让自己的心变大,不能象来访者生活中的人一样,不能容忍来访者的缺点,要学会包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了解来访者所有的行为都是小时候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行为模式,他/她与咨询师的关系只是这些模式的复制,所以不要以为他/她是针对咨询师的,并抓住这些机会反馈给来访者,帮助他/她看清这些模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容许来访者在咨询室犯错,但要让他/她看见,并知道,哦,原来犯了错,可以不受惩罚,让他/她体验到生活中从未有过的体验,从而反思自己以前的生活,学会打破以往的自动思维和行为模式,重建新的模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了解来访者内心的困惑,了解其核心信念以及一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因为懂得,才能慈悲;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培养自己的耐心,不能因为你知道,就把一切都告诉来访者,要学会等待,陪伴来访者,让她们看见、顿悟,并知道怎么改变;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7

    无条件接纳来访者,尊重来访者的感受,并深信她在自己的处境、框架、立场下有这样的感受是正常的,帮她理清这些发生在外部世界的一切,在她内部的感受是由她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并通过重新感受,让她重新知觉,发现以往不成熟的认知模式,彻底化解情绪,释放生命的自由能量,提高生活质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20
什么是慈悲?
佛,是觉者,并教导世人,断除一切烦恼。
大悲:让众生离苦。
大慈:让众生得乐。
大慈大悲:让众生解脱涅槃,离苦得乐。
具体来说应该是,可以给绝望的人以希望,可以给无助的人以依靠,可以给恐惧的人以勇气。可以给的东西,很多很多。但一定是指向内心的解脱的。
既不是一味的纵容别人的需要,也不是一味的压制别人的欲望。
慈悲是对谁的慈悲?是对众生的慈悲。
当自己还是众生中一员的时候,也不太容易看清如何去慈悲。
那到底如何培养慈悲心?还得在没有脱离众生相的时候。
观察众生,感悟众生。从小的开始看,有条件的可以买一个显微镜。
没有条件的可以看蚂蚁,看蜜蜂,看小鸟,看昆虫。
大的动物基本上很难看到了。
不要用电视手机去看,一定要到大自然去看,哪怕门前的草地上。
他们也是众生,感受他们的行为,体会他们的感受,洞悉他们的一生,然后思考,如何帮助它们?如何让他们解脱?
实在不行,可以坐在人流多的地方,特别是火车站候车厅,步行街。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想一想他们从哪来,到哪去,想他一生的经历,想他的悲欢离合,最后,思考一下,如何帮助他们?如何让他们解脱?
第2个回答  2019-10-20
往医院的路上死了。”想一想,人的一 生就这么简单,一口气缓不过来就走人了,为什么要用 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不停地吵啊、闹啊?空性就是想通 一点吧,空了,明白了,通了。师父问你们,这条路通 畅了,是不是空了?没有车堵在马路当中,不是空了吗? 这个房间空了,就是没有阻碍了,想通了啊。所以空性 能够解除你所有的烦恼。
烦恼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你想不通。今天和别人 一比较,我就想不通了;今天一贪,我就想不通了。要 想通不容易啊,想一想,很多人天天嫌弃家里不好,要 知道很多人还没有家呢;很多人嫌自己的手还不够漂亮, 要知道有多少人还没有手呢;很多人嫌自己的眼睛不够 漂亮,想一想,有多少人还看不见呢。多想一想吧,真 的不要再去贪了,够了,人生就这么几十年。
我们的周阿姨年轻时候是周小姐,28岁的那个时候 也是很漂亮的,个子高,家境也好,养着一副小姐脾气, 现在呢?驼着背吃饭,驼着背走路,怎么样啊?还能怎 么样?这就让你们看到,你们的今后和将来,等你们八 十多岁的时候就是这样子,你们现在长得好看有什么了 不起的?不都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吗?有什么了不起 的?那些电影明星很多都不知道自己是吃几碗饭的,不 知天高地厚,不可一世,你能比得过过去的那些大牌电 影明星吗?现在连大牌明星都过世了。其实都是一样的 啊,什么名利都没有,都是空的,有空就没有烦恼。
你们现在举憎是以自我为出发点,慈悲是以无我为出发点。   网友:如何分辨慈悲与懦弱的界限?   学诚法师:慈悲与懦弱,是看内心的状态,而不是外在的表现。   网友:师父怎么看待老实孩子总受欺负的问题?   学诚法师:人要有仁慈真诚之心,并以智慧摄持,才能真正自利利他。心机与智慧,前者是烦恼,后者是菩提;前者目光短浅,后者看得长远;前者是在枝末上算计,后者是在根本上着力;前者一时得利,后者笑到最后;前者斤斤计较、
第3个回答  2019-10-20
人到无求品自高,好好努力好好学习,努力工作,人自然就会有善良和慈悲的心了。善良也是如此,当你选择善良的时候,有时你不知不觉就会影响到他人,他人也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而这种善也会激发更多的人善,这就是善有善报的含义。
第4个回答  2019-10-20
首先知道什么是慈悲心,所谓慈悲心是来自于印度佛教的一种境界,个人建议一个人不学佛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平常心的众生平等,保持善良就足够了,莫去做害人之事能帮助就去帮助别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