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储量类型

如题所述

8.2.1 储量(三类)

8.2.1.1 可采储量(11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按勘探阶段要求加密工程的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已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包括对开采、选矿、经济、市场、法律、环境、社会和政府等因素的研究及相应修改,证实其在计算的当时开采是经济的。

8.2.1.2 预可采储量(121)

探明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勘探阶段加密工程地段,在三维空间上详细圈定了矿体,肯定了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并有相应的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但只进行了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时开采是经济的。

8.2.1.3 预可采储量(122)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的可采部分。是指在已达到详查工作程度要求的地段,基本圈定了矿体三维形态,能够较有把握地确定矿体连续性,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提供了矿石加工技术试验结果,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开采是经济的。

8.2.2 基础储量(六类)

8.2.2.1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

与可采储量(111)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8.2.2.2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

与预可采储量(121)的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8.2.2.3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与预可采储量(122)的分布特征相同,其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8.2.2.4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详细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在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才可变成经济的。

8.2.2.5 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1)

与基础储量(2M11)分布特征基本相同,本类型只进行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

8.2.2.6 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22)

是指在达到详查阶段工作程度的地段,基本查明了矿床地质特征、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基本圈定了矿体的三维形态,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待将来技术经济条件改善后可变成经济的。

8.2.3 资源量(七类)

8.2.3.1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必须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

8.2.3.2 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1)

与经济资源量(2S11)分布特征基本相同,本类型只进行预可行性研究,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要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

8.2.3.3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22)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确定当时,开采是不经济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大幅度降低成本后,才能变成经济的。

8.2.3.4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勘探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探明的,但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作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

8.2.3.5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已达到详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的—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

8.2.3.6 推断的资源量(333)

是指在勘查工作程度只达到普查阶段要求的地段,地质可靠程度为推断的,资源量只根据有限的数据估算,其可信度低。可行性评价仅做了概略研究,经济意义介于经济—次边际经济的范围内。

8.2.3.7 预测的资源量(334)?

依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极少量工程资料,确定具有矿产潜力的地区,并和已知矿床类比而估计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矿产资源,有无经济意义尚不确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