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如题所述

一、课程目标观的创新――三维的目标观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带有严重的社会政治本位的倾向,片面追求人的平均化、一统化和所谓的全面化的发展,重静态的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继承与机械复制,忽视知识的创新。为此,新课程改革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立体整合,其培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促进学习者女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顺应科技、文化和教育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课程结构观的创新――体验的课程观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出来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升道德素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帮助。让他们感受身边的变化,说说自己身边的现象。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知道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必须注意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进行体验性学习。体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沃土。
三、新课程的内容观创新――发展的内容观
“难、繁、偏、旧”的传统课程不仅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课程空间,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而且也束缚了教师选择、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针对这种弊端,新课程通过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主渠道,并且在其他课程和教育环节中,运用学生的课堂活动作为教与学的中介,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进取、乐观和开放的现代美德教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这里,空前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化,赋予静态的课程内容以鲜活的时代气息。
四、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观的创新――合作的管理观
传统的课程范式是一种封闭、应试型的范式,注重教科书的机械训练倾向。课程内容教学进度是经过专家学者严格规划的、整齐划一的东西,学校和教师作为课程的机械执行者和实施者缺乏对课程的自主开发意识。新课程强调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了,还包括材料文字资源、图画资源、背景材料资源、生活经历资源、音响资源和视频资源等。唤醒广大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在课程管理上,新课程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改变过去的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调动学校、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优秀的校本课程。
五、教学方式的创新――生成的教学观
传统课程的教学是以接受学习、机械训练为主要特征的,这种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契合,严重阻滞了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课程探究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过程是情境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开放系统。
所谓情境化,就是设计者在设计中用音乐和语言连起了一条始终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即痛苦――坚强,学生始终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中处于参与主动学习状态。
所谓信息化,即充分搜集信息,整合信息资源,为我所用。设计中引导学生引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上下文,利用插图,参考学生的观点等,始终使学生处于信息化学习状态之中。
所谓生活化,意图让学生似乎处在 一个拟定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情境之中。文中小作者与学生年龄相仿,有诸多的心理相似点。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有困难的留着大家合作解决,原有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周而复始,学习累积,研究探索,这就是生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5
一、课程目标观的创新――三维的目标观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带有严重的社会政治本位的倾向,片面追求人的平均化、一统化和所谓的全面化的发展,重静态的课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继承与机械复制,忽视知识的创新。为此,新课程改革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立体整合,其培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促进学习者女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顺应科技、文化和教育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二、课程结构观的创新――体验的课程观
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出来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升道德素质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供必要的帮助。让他们感受身边的变化,说说自己身边的现象。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知道我国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必须注意引导他们走进生活,进行体验性学习。体验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沃土。
三、新课程的内容观创新――发展的内容观
“难、繁、偏、旧”的传统课程不仅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课程空间,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课程内容,而且也束缚了教师选择、重组和优化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针对这种弊端,新课程通过思想品德课程作为主渠道,并且在其他课程和教育环节中,运用学生的课堂活动作为教与学的中介,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进取、乐观和开放的现代美德教育。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有具备这些美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这里,空前突出了课程内容的发展性、现实性和生活化,赋予静态的课程内容以鲜活的时代气息。
四、课程资源和课程管理观的创新――合作的管理观
传统的课程范式是一种封闭、应试型的范式,注重教科书的机械训练倾向。课程内容教学进度是经过专家学者严格规划的、整齐划一的东西,学校和教师作为课程的机械执行者和实施者缺乏对课程的自主开发意识。新课程强调应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积极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了,还包括材料文字资源、图画资源、背景材料资源、生活经历资源、音响资源和视频资源等。唤醒广大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在课程管理上,新课程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改变过去的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的适应性,调动学校、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优秀的校本课程。
五、教学方式的创新――生成的教学观
传统课程的教学是以接受学习、机械训练为主要特征的,这种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契合,严重阻滞了学习者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注重课程探究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过程是情境化的、信息化的、生活化的动态开放系统。
所谓情境化,就是设计者在设计中用音乐和语言连起了一条始终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即痛苦――坚强,学生始终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中处于参与主动学习状态。
所谓信息化,即充分搜集信息,整合信息资源,为我所用。设计中引导学生引用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上下文,利用插图,参考学生的观点等,始终使学生处于信息化学习状态之中。
所谓生活化,意图让学生似乎处在 一个拟定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把自己融入到这个情境之中。文中小作者与学生年龄相仿,有诸多的心理相似点。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入手,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有困难的留着大家合作解决,原有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周而复始,学习累积,研究探索,这就是生活。
第2个回答  2018-08-23
1.导入要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桑代克关于学习理论的准备律科学的揭示了在学习活动之前激起学生兴趣和动机的重要性,相比传统教学单刀直入的方式,良好的导入能让学生有一个生理准备和心理铺垫过程,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和巩固。在导入环节,老师要尽可能的创设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情境或问题,以问题,图片,音乐,故事,教具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我们在试讲《桂林山水》这节课时,老师便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美景的图片,配以宁静自然的轻音乐,让学生先以直观的形式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和大自然的神奇,在学生有了主观感受时再学习课文,掌握的内容就能更加生动,理解也更加深刻。
2.教学过程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则
新课改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转换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要从讲授者变为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我们考生在试讲过程中,即不能一讲到底,也不能满堂提问,要将课程的内容以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和归纳,在分配好重难点之后以适当的形式和恰当的时间比重组织学生探究学习,例如组织学生讨论,做实验,角色扮演,自我创作,互评互讲,促使学生不仅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能体验到探究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就感,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发散思维等各个方面的能力。例如在我们小学美术《绒线绕绕》这节课上,老师一味的讲解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以不同颜色,粗细,长短的毛线自由创作,学生才能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他们喜欢的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不仅能学会毛线的用途,也能体验到动手实践以及合作的乐趣。
3.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
传统教学理念下作业多以文字练习的形式出现,以巩固知识为目标,而新课改后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创作,探究等方面能力,因此考生在试讲布置作业时一定要倾向于将课堂知识延展到学生生活实践运用中去,在锻炼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巩固课程内容。例如语文学科可以要求学生针对课文主题进行写作练习,数学学科可以让学生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例题并进行解析,音乐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歌曲表演给亲人等,这样的作业学生更容易接受,也能达到巩固提升的效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