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12章的概括

如题所述

张学良带领的东北军与杨虎城带领的西北军不愿与红军开战,私底下和红军达成休战协议。蒋介石不顾国内联合抗日的强烈呼声,无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犯的现实,坚持要对西北红军进行第六次围剿计划。张学良在12月11日晚上十点召开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师以上将领联席会议,决定发动兵变,逮捕蒋介石和他的僚属。

蒋介石在临潼被捕,成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阶下囚。东北军和西北军的“救国要求”及与红军联合抗日宣传遭到了国民党的新闻封锁。与此同时,由国民党制造的不实谣言却在国内外疯传。

但很快,谣言不攻自破,公众逐渐了解到真实情况。在蒋介石被俘的消息传来后,南京就开始了争夺政权的阴谋活动。同时,总司令在被俘以后不久就开始认识到,他的最大“叛徒”也许不在西安,而是在南京。于是蒋介石立即开始以十分精明和现实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

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在听到事变的消息后立即召开了联席会议,支持张学良的八点纲领和参加联合抗日军事委员会。在十二月十七日到二十五日之间,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共产党举行了频繁的会谈。共产党力主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甚至还主张让他回到南京去担任领导,这样实现抗日民族阵线才有希望。在会谈后,蒋介石亲自保证不再打内战,并达成协议,联合抗日。

蒋介石从西安返回南京后,运用了一系列复杂的手腕实行了与共产党的和解措施,包括撤销剿匪总部、取消新的围剿计划等各种命令和决议。斯诺认为蒋介石这样做,既不降低他本人或南京的威望,而又能够同反对派和解。最重要的是,这也是他从西安事变中对自己权力结构中的深刻裂痕的一种消除。

国共两党合作后,国民党对日态度趋于强硬,而苏区也脱离了长期孤立状态,双方小小恢复了交通联系,大批年轻人前往苏区学习工作。国民党也放松了对共产党的监视。共产党为了建立统一民族战线,在形式和名称上作了一些让步,但始终没放弃马克思主义和社会革命的基本原则。两党关系趋向缓和。

斯诺在本书的最后对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进行了评析,他分析了共产党在1927年以后没能赢得政权的原因,共产党在十年内战中的政治经验以及共产党对未来局势的看法。最后斯诺认为尽管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能会遭受挫折,但是它最终会获得胜利,原因在于产生于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利因素。

扩展资料

影响: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6
第一章:斯诺对中国有许多疑惑,并希望能解开那些疑问,于是他出发了,经过几番辗转,最终成功地“闯入”了红色中国的大门。
第二章:为了躲避白匪,斯诺去了安塞,认识了周恩来,去保安时通过长林(还是林长,忘了)了解了贺龙的信息,也知道了红军投身革命的原因。
第2个回答  2022-07-30

红星照耀中国第十二章
.又是白色世界 本篇前半部分主要记述了斯诺所看到的西安事变的经过, 包括其背景、 先兆、事变如何发生、最终如何解决以及如何开始国共合作等等,从 事变的解决中可以看出共产党对于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的诚意。后半部分,斯诺主要尝试探究中国革命的未来。他先是 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实现民主,阐述了 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当前状态, 回顾了之前的中国革命历史及 抗日的背景。最后他得出了颇有前瞻性的结论: “中国社会革命运动可 能遭受挫折,可能暂时退却……但它不仅一定会继续成长,而且在一 起一伏之中,最后终于会获得胜利,原因很简单,产生中国社会革命 运动的基本条件本身包含着这个运动必胜的有力因素。 ”

第3个回答  2020-08-11
《红星照耀中国》12章又是白色世界是全文的末尾,主要讲述斯诺对红色中国以及红色革命评价,还有此次红色之旅的感想,以蒋介石为住的一队人投降在异国,革命即将成功!
第4个回答  2017-10-22
你搜索 红星照耀中国3-12 就会看到 红星照耀中国3-12 百度文库,里面就有3-12章的,1-2章得自己写吧
求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