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如题所述

一、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客观依据

  一种科学理论,一定是源于实践,同时又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国情的最本质特征是发展水平低,因此摆脱贫困,谋求发展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成为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发展是极其复杂的事情,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前进遇到诸多问题,发展实践客观上呼唤着一种新的发展思想,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认真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针对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适时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升了我们党的发展理念,指明了发展的正确道路。

  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蕴含着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诉求

  十七大报告对我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的概括是客观的、辩证的、深刻的,既有对成绩的充分肯定,又有对矛盾、困难和问题的深刻分析,意味深长。首先,阶段性特征昭示,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发展的成绩,没有发展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这恰恰又是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指归,是高度一致的。其次,阶段性特征昭示我们,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时期,我国的发展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我国的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发展才会健康和顺利,这恰恰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所在。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理论,但不是一般的发展理论,是指引实现科学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阶段性特征所体现着的问题正是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而能解决的问题。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端正发展的目的,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趋势,推动社会公平正义;贯彻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纠正片面发展的倾向,实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贯彻协调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纠正失衡发展现象,解决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纠正急功近利的发展现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贯彻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有利于协调各种关系,整合各种利益,化解和克服各种矛盾,保证发展的健康有序。

  三、着眼于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把握阶段性特征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科学永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实践是作为主体与客体的双向对象化的过程,内含着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是按着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即追求主观与客观统一、追求真理的过程,二是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即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没有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实现科学发展,也就不可能达到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发展,阶段性特征也必然发生变化,我们要不断把握和深入研究变化着的实践,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就能把握发展规律,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科学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密切结合相互促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发展中大放异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5
根据社会经济来看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来深入分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