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坚持开放发展,以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坚持开放发展,以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一是创新发展。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创新发展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只有通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才能实现由大到强。如果说,党的十八大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那么五中全会则进一步强调了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和基点地位。内涵也大为拓展,由过去强调的科技创新,发展为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涉及到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等诸多层面。

二是协调发展。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括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 然协调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等。五中全会坚持科学发展观,提出协调发展理念,除了城乡区域协调、经济社会协调,还提出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从字面看,统筹指的是统一筹划,与兼顾相连,有主次之分,兼顾部分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容易被忽视,而协调指的是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各种关系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没有主次之分。协调发展与五个统筹相比,范围更广,要求更高。

三是绿色发展。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作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包括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五中全会公报将生态环保放在了空前的高度,如首次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并成为基本国策,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写入五年规划。

四是开放发展。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中国是现有的国际政治秩序、经济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维护者和贡献者。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问题,制度性话语权,就是起草、参与制订游戏规则。中国在上海合作组织、亚信峰会上迈出了制度性话语权第一步,最典型的例子是亚投行。亚投行是中国为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也是制度性话语权的最好尝试。目前亚投行的签署国已有53个。中国作为创始国和发起方,首任行长由中方委派,并享有规划制订的权力。制度性话语权的成果之一,就是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什么是利益共同体?通俗地讲,双方签协议,把各自利益捆绑到一起,互利共赢。中国率先提出“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是不带硝烟味的合作共赢,是和平崛起的生动实践。总体来看,“十三五”将呈现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市场机会,开启“制度性话语权”的新模式。

五是共享发展。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享发展,这是党的全会第一次提出,作为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原则。共享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均衡、公平与普惠。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是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的全面进步。共享发展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发展的公平性,让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解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种种问题,如经济与社会失衡、城乡失衡、东西部失衡、民生方面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是1995年以来中共历次五中全会公报中首次提到共同富裕一词,首次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目标,这表明了中央在更大力度上推动社会公平的意志与决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3
共同体
高必玉著企管书籍
概要
该书告诉读者,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不仅需要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还要保证劳动的整体社会效益。因此,企业不仅要经营好自己的资产,还要“经营”好各种关系,而打造企业利益共同体则是企业的不二之选。在企业内部,要与基层员工、中层管理者、核心层管理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在企业外部,要与客户、供应商、同行、异业组成合作共同体。
书名
共同体
作者:高必玉
ISBN:9787504761156
类别;企业管理
页数:192
定价:35
出版社;中国财富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导读
导读
适读人群 :企业主、企业管理者
  抱团取暖,共同发展[1]。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仅仅考虑企业和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显然是短视的做法,重视员工利益、关注[2]行业发展、与竞争对手和谐共处才是企业长远发展之道。该书[2]告诉我们如何在企业内外构建利益共同体,从而使企业稳定发展、逐步上升。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该书[3]告诉读者,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不仅需要保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还要保证劳动的整体社会效益。因此,企业不仅要经营好自己的资产,还要“经营”好各种关系,而打造企业利益共同体则是企业的不二之选。在企业内部,要与基层员工、中层管理者、核心层管理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在企业外部,要与客户、供应商、同行、异业组成合作共同体[4]。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高必玉[5],2008年毕业于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6专业[5],管理学学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资深企业管理咨询顾问,中国讲师网认证品牌讲师,2015年度[7]中国百强讲师,2015年度“明德杯”中国好讲师[8]。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利益共同体——基层员工管理
  维护员工的利益,就是维护企业的利益
  高薪是第一推动力
  主动给员工加薪,超越员工的期望
  按时发放工资,不拖延
  完善绩效工资,多劳多得
  第二章 荣誉共同体[9]——中层管理者管理
  中高层管理,离不开荣誉激励
  尊重管理者,给他们留面子
  认可管理者,对他们的贡献公开表示承认
  肯定管理者,不要吝啬头衔和名号
  鼓励管理者,借助荣誉墙来激励他们
  彰显管理者,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某项事物
  关心管理者,关注他们真正的需要
  第三章 精神共同体[10]——核心层管理者管理
  揣摩老板的思想,形成默契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做好战略规划,使全员一心、一体
  领导层的观念决定企业命运
  担起责任,提高责任感
  采用合适的方式选择和培养接班人
  第四章 命运共同体[2]——全员管理
  全员同呼吸、共命运,企业发展才会好
  企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热爱企业、关心企业发展
  忠于企业,不背叛
  企业兴亡,我的责任
  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为企业节约,不浪费
  第五章 客户共同体[11]——客户管理
  让客户参与到产品研发中去
  把经销商也当成员工
  引导客户持续消费
  寻找优质的大客户,积极合作
  客户关怀和服务非常重要
  第六章 产业共同体[12]——供应商管理
  企业和供应商需要的是一种双赢
  不要太过压低给供应商的价格
  主动为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
  实时检验,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控制
  客观判定与处理不合格品
  对供应商进行业绩评定十分重要
  第七章 同业共同体[3]——同行合作联盟
  同行结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互相占股,合作共赢
  成立现金池,缺钱时优先贷款
  结成采购联盟,降低采购成本
  成立同业商会向银行贷款有优势
  和竞争对手捆绑在一起共同向市场要钱
  第八章 异业共同体——不同行业抱团取暖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企业的帮忙
互用客户渠道,增加客户
互用产品通路,增加销量
移动互联网异业合作的三大痛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