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有效性

如题所述

作业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无论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学生角度首先都要弄清楚,长期以来,大家的思维中,作业就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是 “教的补充”、“教的强化”,作业目的注重学生的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情感、创造力,这些最可贵的东西则冷落了,而同时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而轻视了人的主观作用,大家都缺乏对作业情感态度的真实的互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就这点而言,老师留的作业就是要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心理层面上的表现欲,相信学生的创造力。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来,尽可能地设计一些符合这些要求的作业。

如何有效进行作业的布置呢?

布置作业的原则是什么?我认为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再学习,提高思维能力,还要考虑到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是否及时完成。因此,设计的作业内容不宜过难,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无法体验成就感;但又不能一目了然,过于简单,无法培养探索、研究能力。

1、减少知识点或题型的重复度。对于教师,要吃透教材、课标,众所周知数学题是永远也作不完的。要想避免学生在题海中游泳,教师先要跳下去,几百几千道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纳为几十种题型。

2.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题,教师一定要先做过。如果为了省时省力,随便划一些习题或发放一张试卷作为数学作业,由于教师自己都没有做过,作业的深浅、难易、作业的时间的长短就不得而知。另外现成的课外习题有的题目错漏百出,有的答案有错误。若留这样的数学作业,不但没有针对性、无端给学生增加作业障碍不说,久而久之养成学生不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甚至对作业产生厌恶感。

3.根据能力要求,主张分层递进。因此在教学中,我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的教学目标从课本或课外习题中精选出合适的作业,一定要布置一些有一定层次性、典型性的习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对于一些过于综合、离学生实际水平较高的题目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

4.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与数学方法的运用。二期课改提出了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强化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布置作业要有意识地体现方程、分类、数形结合、化归、参数、函数等各种数学思想,让这些数学思想潜移默化渗透到学生解题中去。对于各种数学方法(消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数、换元、反证法、归纳法等)可专门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