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博航天军事展作文

如题所述

展览
编辑
展览(exhibition),著作权法术语,指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展览会既是信息,通讯和娱乐的综合,也是唯一的在面对面沟通中充分挖掘五官感觉的营销媒介。20世纪尽管出现高速的电子通讯方式,展览会,作为临时的市场,仍然是最专业、有效的销售工具。
中文名
展览
外文名
Exhibition,VirtualExpo
内 容
展览会、会议、会展
目录
1 基本释义
2 发展历史
3 展览规定
4 简要分类
▪ 展览会
▪ 集市
▪ 庙会
▪ 博览会
5 其他分类
6 展览性质
7 展览权
8 覆盖领域
9 展览展馆
▪ 北京展览馆
▪ 上海展览中心
▪ 墨干山美术馆
▪ 全国农业展览馆
10 参展技巧
11 发展趋势

基本释义
编辑
词目:展览[1] 中国展览的发源史,中国展览的官方定义。
拼音:zhǎn lǎn
基本解释
[exhibit] 展示实物、图片,以供观览、欣赏
展览中心
详细解释
1. 打开观看。
梁启超《亚洲地理大势论》:“李义山诗云:‘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 秦 地有山河。’展览坤图,不禁且歆且妒,而且悚惶也。”
2. 陈列出来供人观看。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他招聚了小朋友来,他向他们展览,向他们夸耀,这种玩意只有他有而别人不能有。”孔羽《睢县文史资料·袁氏陆园》:“袁家山(袁可立别业),……此后,山阜、八仙亭、山门、庭院等曾多次整修,作为文化馆展览文物之用。”
展览(exhibition、 exposition)在实际应用中,展览会名称相当繁杂。英语国家中,有general exhibition、industrial exhibition、agricultural exhibition、consumer exhibition、international exhibition、regional、exhibition、local exhibition、private exhibition、major exhibition、 minor exhibition、solo exhibition、exhibition、exposition等等。
3.展览(全球展览业协会):是一种市场活动,在特定时间内,众多厂商聚集于特定场地陈列产品,从而推销其最新产品或服务。

发展历史
编辑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展览会也有较长的发展历史。中国展览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集市。
中国古代集市起源于宗教性的集会。早在西周(公元前1100~公元前771)即有陕西岐山风雏山村的宗庙会,一年一次,会期3天。
元代(1271~1368)时,元大都(今北京)的集市多达30多个,今北京钟鼓楼一带是元大都繁荣的集市所在地。
明代(1368—1644)时,北京集市依然繁荣。城隍庙、隆福寺、护国寺、白云观等地是定时庙会场所。明代还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交易的由国家控制的马市,即茶马市。
清代(1644—1911)时,北京的白塔寺、隆福寺和护国寺是著名的三大庙会所在地。清代在传统集市的基础上,又逐步发展了具全国规模的一些专业集市,如无锡、芜湖的米市,最典型的是河北安国的药市,春秋两次。作为专业的药材集市,安国药会已初步具备近代专业博览会的形式和内容。
清代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早期的博览会出现了。
1905年,清工商部在北京前门设“京师劝工陈列所”,展示各地工业品,同时附设劝业商场销售商品。这是中国博览会的雏形。、
1909年,江苏教育总会在沪召开全省学堂成绩展览会,这是我国首次以展览会命名的展览。
1910年,清廷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掀开了中国近代展览史的第一页。南洋劝业会是中国历史上具现代展览概念的第一个商业博览会。大会分设各省、纺织、茶叶、工艺、武备等馆,会期3个月,观众达二十多万。
1912年,北京政府改清廷在前门的劝工陈列所为商品陈列所,以后又改为劝业场,使得这一中国最早的展馆逐步变成商场。
1921年8月,上海总商会商品陈列馆建立,每年6、7月征集展品,每年秋季举办一次展览会。
1922年10月,上海总商会在上海首次举办了中国蚕茧丝绸博览会。
1925年,举办了武汉展览会。
1928年,举办了四川国货展览会。
1929年,举办了西湖博览会。西湖博览会是我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展览盛会(2000年起,西湖博览会继续在杭州举办,每年一届)。
1935年,举办了西南各省物品展览会。
1936年,举办了浙赣特产联合展览会。
1944年,东北伪满洲政府举办了哈尔滨博览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展览会主要是由政府承办。80年代后期,中国的展览业逐步发展,特别是经过近20年来的迅猛发展,展览已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新兴产业。
随着现代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展览会的组织手段和表现形式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近几年网上展览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已经成为实物展览会的有效补充,在2003年SARS期间更是受到了众多参展商和贸易人士的青睐。

展览规定
编辑
(1)有关展台的规定。高度限制:展览会对展架及展品都有限制规定,尤其对双层展台、楼梯、展台顶部向外延伸的结构等限制更严,限高往往不是禁止超高,如果办理有关手续并达到技术标准,有可能获准超高建展台、布置展品。开面限制:很多展览会禁止全封闭展台,如果展台封闭,展览会就失去展示作用,参观者就会有抱怨,但是展出者需要封闭办公室、谈判室、仓库等,因此,协调的办法一般是规定一定比例的面积朝外敞开。这个比例一般是70%,允许30%以下的面积封闭。
(2)有关展览用具的规定。展架展具材料的限制:在很多国家,展览会规定必须使用经防火处理的材料,限制使用塑料,限制危险化学品。电器的规定:绝大部分国家的展览会对电器都有严格的规定,所用电器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当地规定和要求。
(3)有关人流的规定。走道限制:主要是对走道宽度的规定和限制,为保证人流的畅通,展览会规定走道宽度,禁止展出者的展台、道具、作品占用走道;电视、零售商品往往造成堵塞,因此也有相应的要求,比如电视不得面向走道,柜台必须离走道一定距离等。
(4)有关消防的规定。消防环境的规定:如果是大面积的展台,必须按展馆面积和预计的观众人数按比例设紧急通道或出口并设标志。消防器材的规定:必须配备消防器材。人员的规定:有些展览会要求展台指定消防负责人,并要求全体展台人员知道消防规定和紧急出口等。
(5)有关展品的规定和限制。主要是对异常展品包括超高、超重展品的规定。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一般都可以解决。比如限高,只要展馆高度足够,就可以与展馆商量解决;超重展品可以使用地托,分散单位负荷。比较常见、难解决的问题是展馆卸货大门的尺寸,这是自然限制。超高超重展品一般需要先于其他展出者的展品进馆。如果遇有任何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尽早与展览会组织者或展馆所有者商量。这类展品对展览会通常有宣传价值,因此,组织者会愿意积极协助。有些展览会考虑安全,会限制操作机器。对于武器,一般都有专门的规定,且手续都很麻烦。
(6)有关环境的规定。音量限制:背景音乐由展览会组织者安排,展出者的声像设备的音量必须控制在不影响周围展出者的范围内。色彩限制:若展览会组织者想取得协调效果,往往会提出色彩要求。要求展出者使用某种基本色调或标题色调。展览会还可能会提出标题字型、大小,这方面的规定大多比较宽松。展出者只要遵守规定,并不干扰周围展台(比如噪音太大),展出者一般可以任意设计展台形状、摆置展品、使用颜色。
(7)有关劳工的规定。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规定,展场劳工必须是工会注册工人。不允许展出者自己动手。比如在美国纽约,如果展出者拿起锤子想钉根钉子,当地工人就会夺下锤子阻止你干活。美国人剥夺你的“劳动权”,听起来很荒唐,但是却是事实,还必须遵守。
(8)有关手续的规定。展览会大多要求展出者将设计送审,并要求展出者施工前办理手续。

简要分类
编辑
在中文里,展览会名称有博览会、展览会、展览、展销会、博览展销会、看样定货会、展览交流会、交易会、贸易洽谈会、展示会、展评会、样品陈列、庙会、集市、墟、场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展览会使用非专业名词。加上这些非专业的名称,展览会名称将更多。
展览会名称虽然繁多,其基本词是有限的,比如英文里的fair exhibition exposition show 中文里的集市、庙会、展览会、博览会。其他名称都是这些基本词派生出来的,下面说明一下展览会基本词的含义。

展览会
展览会是指由单位和组织指导主办,另一些单位和组织承担整个展览期间的运行,通过宣传或广告的形式邀请或提供给特定人群和广大市民来参观欣赏交流的一个聚会,比较常见的如:画展、车展、房展等。
展览必须具备场地、参展方、展品、主办方、承办方、观众 6个基本条件。在通常情况下,举办展览都是参展的单位或个人对外展示自己在某一阶段时间内取得的成果和成就,并通过一个适合自己表达的场地与观众分享成就的一个过程。基本上画家、书法家等艺术家选择对外展览的场地首选是美术馆,然后是画廊,世界著名的艺术展览地:卢浮宫大英博物馆伦敦国家美术馆梵高博物馆在国内艺术展览相对于比较有影响力的有中国美术馆、莫干山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故宫、广东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等

集市
小镇集市
在固定的地点,定期或临时集中做买卖的市场。集市是由农民(包括渔民、牧民等)以 及其他小生产者为交换产品而自然形成的市场。集市有多种称法,比如集、墟、场等。在中国古代,常被称做草市。在中国北方,一般称作集。在两广、福建等地称作墟。在川、黔等地称作场 ,在江西称作圩。还有其他一些地方称谓,一般统称作集市。集市可以认为是展览会的传统形式。在中国,集市在周朝就有记载。目前 在中国农村。集市仍然普遍存在,集市是农村商品交换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农村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集市上买卖的主要商品是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日用品等。

庙会
在寺庙或祭祀场所内或附近做买卖的场所,所以称作庙会。常常在祭祀日或规定的时间举办。庙会也是传统的展览形式。因为村落不大可能有较大规模的寺庙,所以庙会主要出现在城镇。在中国,庙会在唐代已
逛庙会
很流行。庙会的内容比集市要丰富,除商品交流外,还有宗教、文化、娱乐活动。庙会也称作庙市、香会。广义的庙会还包括灯会、灯市、花会等。目前,庙会在中国仍然普遍存在,是城镇物资交流、文化娱乐的场所,也是促进地方旅游及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 展览会。从字面上理解,展览会也就是陈列、观看的聚会。字在只表示了形式,而未体现内容。展览会是在集市、庙会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层次更高的展览形式。在内容上,展览会不再局限于集市的贸易或庙会的贸易和娱乐,而扩大到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形式上,展览会具有正规的展览场地、现代的管理组织等特点。在现代展览业中,展览会是使用最多、含义最广 的展览名称,从广义上讲,它可以包括所有形式的展览会;从狭义上讲,展览会右以指贸易和宣传性质的展览,包括交易会、贸易洽谈会、展销会、看样定货会、成就展览等。展览会的内容一般限一个或几个相邻的行业,主要目的是宣传、进出口、批发等。

博览会
第四届中博会
中文的博览会指规模庞大、内容广泛、展出者和参观者众多的展览会。一般认为博览会是高档次的,对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能产生影响并能起 促进作用的展览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博览会”有被滥用的现象。不时可以在街上看到由商店举办的“某某博览会”。展览会和博览会在汉语中是名词,《辞源》和一些古汉语词典中无记载。

其他分类
编辑
按性质分,可将展览分为贸易展览和消费展览。
按内容分,可将展览分为综合展览和专业展览。
按规模分,可将展览分为国际、国家、地区、地方展览、单个公司独家展览。
按时间分,可将展览分为定期展览和不定期展览。
按展览场地分,可将展览分为室内展览、室外展览、巡回展览、流动展览。
展览的基本要素
一是参展主体,即参展商;
二是经营部门或机构,即组织者;
三是展示场所,即展览馆或展览中心;
四是展览服务商,如搭建商;
五是参观展览的观众,观众的组织可以分为组团参观,即VIP观众和普通观众两种。

展览性质
编辑
展览是一种既有市场性也有展示性的经济交换形式。在古代,它曾在经济交流中起过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它仍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包括宏观方面的经济、社会作用和微观方面的企业市场营销作用。展览是经济交换(流通)的一种形式,展览曾是人类经济交换的主渠道现在仍是重要渠道之一,展览会介入中国经济活动,在流通和信息领域充当重要角色,现已成为重要的商品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资金引进市场。

展览权
编辑
展览权,也称“公开展览权”,是指著作权人享有公开陈列展出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元件或复制件的权利。作品原件,是指作品首次表现于其上的载体,比如美术作品原件或文学艺术大师的手稿等。有些情况
《蒙娜丽莎》复制品
下,作品复制件也有相当的艺术造诣和展览价值。比如1982年在北京举办的法国卢浮宫收藏的法国250年美术作品展,其中有一些作品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就是复制件。所以,作品原件或复制件都可以成为展览的对象。
各国著作权法多有关于展览权方面的规定,但是哪些作品可以成为展览权的对象却是有区别的。《法国著作权法》规定,展览权是将未发表的造型艺术作品的原件或复制物或未发表的摄影作品的原件或复制物公开展示的权利;《日本著作权法》则规定展览权仅限于美术作品或尚未发表的摄影作品;《美国版权法》则把适用展览权的作品范围列得很宽泛,只要是有著作权的作品,包括文字、音乐、戏剧、舞蹈、哑剧、绘画、刻印、雕塑以及电影或者其他音像作品中的个别图像,都可以用于展览。此外,按美国对著作权法的解释,展览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按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解释,展览指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行为,但对作品是否发表未作限制。不过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对大力扶持和发展文化产业中相关政策的出台,已经有很多单位和组织已经推崇原创、尊重创作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例如,2012年8月底在墨干山美术馆专门举办了“反对行画 原创艺术展”的展览,受到了广大创作者和参观者的支持和好评。

覆盖领域
编辑
中国现有展览覆盖各个领域,每年同一专业展览举办多次,为行业交易提供了重要机会,为企业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展览业已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方式。展览会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展览产品、推销产品、购买商进货的场所,现代展览会已发展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渠道。参加展览会是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被列入市场整体计划之中。
展览,著作权法术语,指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

展览展馆
编辑

北京展览馆
北京展览馆建立于1954年,是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字、周恩来总理主持剪彩的北京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展览馆。展馆位于北京西直门繁华商业区,西邻动物园交通枢纽,东侧为西直门地铁站、城铁总站和北京火车站北站,北靠中关村科技园区,南临金融街与各大部委,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馆占地二十万平方米,内设展览大厅、北展剧场、莫斯科餐厅、北展宾馆、首都广告艺术公司和莫斯科餐厅食品厂。
北京展览馆致力于展览业务的专业化发展,建馆以来,接待了国内外大型展览千余个,来馆参观人数上亿人次,展览内容涉及国际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及政治、军事各个领域。北京展览馆具备“举办境内对外经济技术展览会主办单位资格”,2000年,北京展览馆完成了场馆改造与设备升级,达到了接待国际性、现代化专业展览的硬件标准,2002年,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2003年与德国美沙展览集团合资成立美沙北展展览公司,专业从事国际性展览的组织与实施。目前,北京展览馆已发展成为以展览、会议业务为核心,餐饮、娱乐、旅游、酒店多元化发展的综合性、现代化会展中心。

上海展览中心
上海展览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主建筑建成于1955年3月,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建成最早的会展场所。四十多年来,在这里举行过许多重大政治、外事活动,接待过党的三代领导人以及数十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组织和举办了数百个国内外展览会。现已成为全市主要的会议中心和著名的展览场馆,是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 2001年,上海展览中心主建筑进行全面的大修改造。改造之后,建筑风貌更迷人、环境更优美、展厅面积更大、功能更完善、设备设施更安全可靠。
上海展览中心南部以序馆、中央大厅、东一馆、西一馆和西二馆组成展览区,北部以友谊会堂和改建后的
上海展览中心
东二馆组成会议区,两个区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南展北会、能分能合的功能格局。
上海展览中心坐落在繁华的静安区中心地段,北倚南京西路,南临延安中路和延安路高架,具有上海少有的地理条件优势。
鸟瞰上海展览中心犹如一架展翅翱翔的飞机,占地9.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有42个多功能展厅,100多间会议用房,总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以及影剧院、宴会厅咖啡厅等。院内有一条环形道路将6片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广场、1.5万平方米的花园绿地、1000多平方米的大型灯光音乐喷泉和7幢建筑串联在一起,浑然一体。大院南北有9个大门分别通向延安中路和南京西路,内外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捷。为各方宾客营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活动环境。

墨干山美术馆
墨干山美术馆位于上海市文化产业积聚中心的莫干山路97号,著名的M50文化园就在旁边50米左右,
墨干山美术馆
周遍工有各类艺术画廊300多家。地处上海市中心的苏州河畔,离上海火车站约步行15分钟。墨干山美术馆是一家综合性美术馆,不仅从事包括艺术品销售和展览、艺术品、艺术家的甄选、定位、包装、推广及风格树立、强化、组合、营销,甚至学术研究、学术水平提高、艺术品精髓提炼、艺术家精神境界深化等,扮演着通过艺术品表达艺术家思想和社会大众沟通交流的身份,致力于提高普通大众的文化艺术欣赏水平。
该馆面积为450平方米,展线为:140米,可展览四尺斗方的画作110幅。本馆一楼层高4.8米,展览轨道离地2.8米。全部采用自动画轨无限定点专业画展轨道;并拥有100盏360度旋转、180度水平调节的专业冷光LED射灯。馆内有高90厘米、长宽各35厘米的展台40个,可展览各类高档收藏品。馆外正立面,有长3.07米,高1.7米,5平方米的彩色LED高清显示屏,可播放各类电视、电影版本的艺术家宣传短片

全国农业展览馆
全国农业展览馆作为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其地理位置、规模、布局和风格均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审定。1959年正式落成后,举办了建国后第一个全国性的大型展览--建国十周年全国农业成就展览,开创了京城近40年的展览历史。从此,全国农业展览馆名震京华,令世人瞩目。
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