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法华塔介绍?

如题所述

法华塔,又名金沙塔,位于嘉定县(旧县治,属江苏省)今上海市嘉定区嘉定镇的中心,坐落在练祁河与横沥河交汇处(塔下为登龙桥和南大街))。196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华塔始建于宋代开禧年间(1205-1207)。据说当时嘉定科名衰微,时人提议在横沥河与练祁河交汇处街上建塔,取名法华,意即人们能得到佛一样智慧,激励读书人奋发进取。建塔之后,犹如在城中树立起一支巨大的笔,所以法华塔又有“文笔峰”的美誉,建塔后,嘉定果然“科名鹊起”,出现了许多闻名于世的嘉定名人。明清时期,嘉定出了192位文武进士,其中三个状元,一个榜眼和两个探花。因此宝塔被看作嘉定文风之所赖。
建塔之时,其地称“练祁市”,十年后,嘉定设县。县城建设就以此塔为中心,因它是全城最高点,在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之中心。 “金沙夕照”为嘉定人文胜景之一。2002年4月27日,法华塔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法华塔为方形七级砖木建筑结构楼阁式。元代至大元年(1308)重修。后几经兴废,至明代万历年间损坏尤甚,只剩下底层还比较完整。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知县陈一元募款重修,仍恢复七重楼台,四面设壶门,砖木结构,高40.83米,各层有平座、栏杆、腰檐,层间飞檐翘角,下悬檐铃,风动铃响,清脆悦耳。“金沙夕照”是当时嘉定的人文胜景之一。明末嘉定四先生之一、书法家娄坚题“法华塔”匾。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及民国时期均有不同程度修缮。
民国十三年(1924)邑人戴思恭募款大修时,改底层围廊、各层腰檐栏杆、七层塔顶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

上海嘉定法华塔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23
上海嘉定法华塔,又名金沙塔,位于嘉定区嘉定镇的中心,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法华塔始建于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当时嘉定还未设县,仍叫“练祁市”。十年后,嘉定设县,县城建设就以法华塔为中心,因它是全城最高点,在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之中心。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进行了重建。然而在1929年,重修时,斗拱、腰檐被拆除,底层围廊、平座栏杆及塔顶被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在1994~1996年得到了修复和纠正,使其恢复到明代风格。法华塔通高41米,砖木结构,四面七层,楼阁式,每层设斗拱、腰檐、平座栏杆,底层南面还开设门洞。塔刹由铁铸仰覆莲、相轮和宝瓶构成。
在修复过程中,清理出了宋、元、明等时期的文物42件,使这座古老建筑更加充满了历史和文化气息。法华塔不仅是嘉定故城地标性的建筑,也是研究嘉定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的重要依据。现在,它已经成为了上海市的旅游胜地,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