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意义与为什么要写作

如题所述

何其有幸,这辈子不用靠写作吃饭,因此不需考虑其工具性功能性,不需将文章写得又叫好又叫座,不需日常被催按时交稿,我只要写得自己高兴就够。职业写作就像驴转磨,鞭子打着屁股,累了抬头叫唤两声,低头又复踏陈迹;我的写作像驴打滚,高兴了就一歪身子,在文字的草坪上撒个欢,留一地狼藉倒伏让人瞠目,真他娘爽。

前有李杜文章苏海韩潮,后有浪漫现实意识魔幻,书读多了,心里多少有点数:这辈子别说写出传世之作,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章都是难事。但也得写啊,像我这种懒得动嘴的人,日常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没事不写点东西人得憋死。写作是一种创作。造出这世上原本没有的东西,不但能赋予名字,甚至还能赋予灵魂,活起来,动起来,呼吸起来,给人造物的光荣。文无第一,谁都可以自立山头,在我的文字世界,我就是至高无上的王。

写作是作画谱曲。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游目骋怀后落于笔下,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境界。山川草木,造化自然,人情世故,喜怒哀乐,这是实境,写作者用心造境,这是虚境,化虚为实,在心织笔耕之间。咬字作骨,行腔为风,用分段、标点分出繁简快慢,用细节刻画、场景勾勒分出浓淡疏密,画面感油然而生。有些话紧着说攒着写,那是浓墨重彩;有些只字不提藏进纸背,这叫计白当黑。方块字既能作丹青,亦可为丝竹,平仄相合,一韵到底,声调抑扬,对联顶针,写得嘈嘈切切,读得朗朗上口,就逼人唱出freestyle;长短错杂,慢条斯理,字斟句酌,顿挫利落,情绪一直压压压,再揭开锅看大爆炸,像不像副歌的变奏与高潮?层层烘托突出主题是歌剧,观点犀利文笔如刀是摇滚,首尾呼应写成闭环,那是赋格曲;絮絮叨叨平平念白,这叫民谣风。节奏是一切艺术的魂。结构、音律、层次,最终都是为了节奏。在写作技巧高度成熟统一的年代,写出专属的节奏、个性和细节感,对任何写作者来说都是充满机趣的挑战。

写作是行军打仗。一声令下,词语从我的脑回路里蜂拥爬出,对正看齐,由我沙场点兵。水无常势,兵无常形,打什么仗用什么战术,调度遣用是我的本分,让每一个字都在合适的位置上是至高的追求。若是写诗,形容词全部出列,回营待命;名词按意象性集合,按高矮个站好;动词到排头带队,控制队列节奏。下面开始点名,同辙的站出来——翠微飞灰堆,狂芳望伤荒,戎钟颂封荣,浑沌尊昆仑。它们是我的敢死队,面涂油彩,衔枚疾进,钉入敌人阵地的死角,为主攻展开赢取先机。若是写杂文,选兵要精,用兵贵速,雕琢堆砌的词藻就像重装械,都扔了。观点是空降师,第一时间先扎根,论据是火炮团,扔两个基数再冲锋。论述的刀尖取捷径奔袭,直扑指挥部,刀刀都要见血,捅到没气了再补两下。若是写长篇,那得厉兵秣马积蓄经营,没必胜把握不打,没战略优势不打,师出无名不打。开战之前运筹帷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都在脑海里画无数遍方案,阵地要一个一个的夺,战役要一场一场的打,等到天时地利人和,组织大军团气吞山河地围歼,大局已定后还要剩勇追穷寇,通首至尾的成功才得江山永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