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要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如题所述

红楼梦所告诉我们的:
为官的,家业凋零,(湘云)
富贵的,金银散尽, (宝钗)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迎春)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秦可卿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
欲知命短问前生,(元春)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凤姐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些都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道理,对于现在,借用甲戌本回头诗:“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悲喜千般空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意思是说人的一生忙碌奔波、辛辛苦苦,到头来本就是一场梦而已,不管人生有多么辉煌、仕途有多么顺畅,到头来,结局莫不过“树倒猢狲散”,追求的再多也是徒劳,使人时刻保持健康的平衡的心态,这才是最实际的生活方式,也许这也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生活方式。
仁者见仁,每个人对于红楼的看法是不同的,希望这个答案是你所满意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5
所有浮华皆是虚像。《红楼梦》其实就是作者曹雪芹的缩影。他作为一个满族世家子弟,不爱功名,完全是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名士派头,造成他不会经营人生、不会创业立身悲剧命运。他的家族历经康熙时的昌盛、雍正时的没落、乾隆时的复兴和最终没落。他的家庭最终是子嗣早于他去世、妻子生病去世,最终他郁郁而终。在控诉封建社会黑暗的同时,这和曹雪芹本人的性格也有一定关联。有鉴于此,通过《红楼梦》这部巨著,我们不必纠结于书中繁华的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而是要悟出一个道理:一、对于钱财——终朝只恨聚无多,聚到多时眼闭了。二、对于人际关系,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所以一切浮华,皆是虚相。仅供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8-28
红楼梦所告诉我们的:
为官的,家业凋零,(湘云)
富贵的,金银散尽, (宝钗)
有恩的,死里逃生,(巧姐)
无情的,分明报应.(妙玉)
欠命的,命已还,(迎春)
欠泪的,泪已尽.(黛玉)
冤冤相报实非轻,(秦可卿)
分离聚合皆前定.(探春)
欲知命短问前生,(元春)
老来富贵也真侥幸.(李纨)
看破的,遁入空门,(惜春)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凤姐)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些都是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道理,对于现在,借用甲戌本回头诗:“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宴终散场。悲喜千般空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意思是说人的一生忙碌奔波、辛辛苦苦,到头来本就是一场梦而已,不管人生有多么辉煌、仕途有多么顺畅,到头来,结局莫不过“树倒猢狲散”,追求的再多也是徒劳,使人时刻保持健康的平衡的心态,这才是最实际的生活方式,也许这也是现代人最需要的生活方式。
仁者见仁,每个人对于红楼的看法是不同的,希望这个答案是你所满意的
第3个回答  2019-12-25
林黛玉 | 入乡随俗
既然无法改变外界环境,那么就去主动地适应吧。
袭人 | 众醉独醒
我们总能在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红玉 | 伺机而动
在这世上,机会是稀缺的,只对没有准备的人而言。
雪雁 | 避实就虚
烫手山芋我们一生中总会遇见几次,不接是人的本能,把自己撇干净则是为人的艺术。
平儿
夹缝中求生存,秘诀是既不碰这边的壁,也不碰那边的壁,然后向着有阳光的方前进。
第4个回答  2019-12-25
红楼梦,让我们懂得了,繁荣富贵,只是过眼云烟,只要踏踏实实的过日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