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历史最高水位洪水是怎么形成的 气象,水文专家详解

如题所述

问的长沙的吧?

降雨强度超历史?

全省下了5个洞庭湖的水

长沙降雨量全省最大

在气象、水文部门看来,此番洪水来势汹汹,“最大帮凶”应是整个6月在湖南“流连忘返”的暴雨。

来自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湖南6月累计平均降水量407.1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多91.6%,较1954年6月的384.4毫米偏多5.9%,较1998年6月的337毫米偏多20.8%,排在有资料记录以来第一位。“降雨407.1毫米意味着,在湖南21.1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降了860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5个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33.5米时)的水量。”湖南省水文局副局长宁迈进形象地比喻。

长沙,是此轮暴雨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沙水文局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全市平均降雨558毫米,较历年均值(234.4毫米)偏多138%,相当于整个汛期降雨量的56%。“长沙往年汛期一般是4月底至7月初,但今年降雨集中在了6月。”长沙水文局副局长李京伟说。

尤其是自6月22日以来,全省遭遇了今年以来一轮最强降雨过程,强降雨总量之多、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历时之长,均属历史罕见。据省防指通报,6月22日至7月2日11天里,全省平均累计降雨量为270毫米,其中长沙市452.0毫米、累计最大点降雨为浏阳市玉泉站830毫米。两组数据中,长沙均排名第一,平均降雨量几乎是全省平均雨量的2倍,创下湖南降雨强度的历史纪录。

如何理解平均降雨452毫米?李京伟解释,这相当于长沙1.18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有0.452米深的水落下。换算成降水总量,可达53.4亿立方米。“53.4亿立方米的水落入长沙,就如同人喝水太急容易呛着,是洪水这么猛的直接原因。”

降水强度为何这么大?

北方冷涡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

冷暖空气频频交汇

市气象台数据显示,6月29日至7月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65.9毫米,已经超过1998年6月的最大连续3日雨量,达历史第一。全市62%的站点3天累计雨量超过200毫米,10%的站点超过300毫米。“本次特大洪水形成的主要降雨时段6月30日8时至7月2日8时,两天降雨量为230.5毫米,相当于下了整个6月份的降雨总量。”长沙水文局水情科科长陈春明补充道。

是什么导致了今年这轮暴雨雨量多、范围广、强度大?

“6月持续强降水是南北两支稳定气流在湖南上空强烈汇合的结果。一方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较常年同期偏西偏南,这样使得来自南海以及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沿着副热带高压外围源源不断输送至湖南上空,为湖南降水提供充沛的水汽来源;另一方面,欧亚中高纬度在贝加尔湖一带维持稳定的阻塞高压,引导小股冷空气不断南下,最后受阻于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与西南暖湿空气交汇。”湖南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分析道。

长沙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勇告诉记者,长沙刚好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和强水汽输送带中,北方冷涡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湖南上空,才导致极强暴雨天气的发生。

洪水为何这么凶猛?

“一江六河”洪峰叠加

天然“水坝”延缓退水

目前,洞庭湖及其支流湘江、资水、沅水水位继续回落。但在此前强降雨期间,湘江流域全线干支流有9个水文控制站超历史水位。

为何今年洪水如此凶猛?宁迈进解释,相比往年汛情“按部就班”,今年汛情可谓“一步到位”:山丘区暴雨山洪频发、强降雨抬高江河湖水库水位,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洞庭湖区均“全线告急”,导致防汛战线进一步拉长,防御难度大大增加。而预报洪水,需要综合考虑降水量、降水后产生的径流量,结合天气预报、水文地质条件、河流行洪条件等多重因素。这也是为什么,湘江长沙站首个洪峰到达时间一推再推:7月2日6时12分,39.19米;7月2日19时,39.47米;7月3日0时12分,39.51米……

“湘江长沙站水位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一方面是长沙降雨超历史,雨带在湖南来回摆动两次,导致湘江‘一江六河’水位居高不下;二是湘江上游双牌、欧阳海、水府庙等水库开闸泄洪,带来了大量来水;三是湘江上游广西也向湖南输送了不少流量,每秒达到5300立方米;四是全省普降暴雨,沅江、资江皆发生大的洪水,导致洞庭湖水位过高,‘下顶上压’延缓了湘江退水时间。”李京伟说。

此外,湘江长沙段主要支流浏阳河、沩水、捞刀河均超历史最高水位,超50年一遇,为湘江输入大量流量,等于在湘江筑造了一道“水坝”。“洪峰叠加、洪水合流,并与湘江干流互相形成顶托之势,延缓退水。”陈春明分析,“1998年的洪峰过后,水位全部退回警戒水位之下花了4天。今年用时可能更长。”

7月天气趋势如何?

晴热高温天气将来袭

发生地质灾害风险高

7月3日开始,蓝天白云现身长沙,晴好天气让市民走出家门。根据长沙市气象部门预报,湘江中上游今明两天有阵雨,因雨量较小,对湘江流域水位下降有利。上中旬分别有一段连晴高温天气。预计本月雨量约150.0毫米左右(历年7月平均141.4毫米),月总降雨日数为12天左右(历年平均10天)。

不过,气象专家提醒,部分江河仍处于高水位运行,土壤湿度饱和,多条河流仍超警戒水位,发生地质灾害风险高。公众在做好防汛抗洪和抢险救灾工作的同时,注意晴热高温天气里防暑降温,特别注意强降水过后的堤坝崩塌和山体滑坡、塌陷等地质灾害。

自6月22日以来,省、市两级水文部门共发布洪水预警107次,其中红色预警8次、橙色预警32次、黄色预警53次、蓝色预警14次,为高洪水位河道沿岸有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做好避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全省的防汛重点目前也集中在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区。长沙水文局预测,湘江第二轮洪峰预计今日过长沙,此次洪峰过境时湘江水位将不会在原水位上上涨,只是湘江长沙段水位退水稍慢。下一步是重点加强湘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段沿岸防汛巡堤查险工作,及时预防地质灾害。

参考网页链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8
一方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较常年同期偏西偏南,这样使得来自南海以及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沿着副热带高压外围源源不断输送至湖南上空,为湖南降水提供充沛的水汽来源;
另一方面,欧亚中高纬度在贝加尔湖一带维持稳定的阻塞高压,引导小股冷空气不断南下,最后受阻于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与西南暖湿空气交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