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感情经历却喜欢做情感导师?

如题所述

人天生爱八卦,又想做个观音菩萨普度众生,再就是那是你的朋友的话,你就不愿意她独自难过,自然就在自己即使没有感情经历的时候还那么的热衷于做情感导师了。

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在我的好朋友面前,我永远是那个头脑无比理性,说起情感问题头头是道,劝说安慰失恋人士的时候绝对感情知心小姐姐。可事实上,在他们都谈了几百遍恋爱的时候,我还是一个没谈过一次恋爱的人。

我喜欢做这样的事情,一方面是出于对朋友的关心吧!有时候朋友伤心难过了,她总是想找个人来倾诉,找个垃圾通来倒一下,我就不为余力的听她说,再给她一些安慰。通常我那些所有的安慰,都是源自于某某电视剧,要不就是我自己从心理学看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怪论,加上我的天马行空。

用处不大,但起码给了旁观者清的一些分析,让她可以更好的认识到问题的所在,更好的面对这份感情的去留。要知道所有的编剧素材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因此,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性的。

另一方面,我还有一个八卦心理在作怪。当别人伤心难过了,发了个朋友圈啥的,我就特别想知道她到底怎么了?就是想了解一下实情,考验一下我们的友谊,看看她会不会如此的信任我,给我说她的难过。

即使她的烦恼可说跟我无关,但我就是想自寻烦恼的,听她的故事。很多人应该也是有这么一种心理的,就是我妈妈说的打烂沙盆问到底!要刨根到底的了解一切,打听到那些八卦,再暗自窃喜自己是知道的最多的那个人。

最后就是,我总想着自己是观音菩萨呗。我总是想着,如果你当我是朋友,那么我就是愿意为你而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别人失恋或感情受挫的时候,我即使自己明明不懂,我都会去找出一些方法、一些套路,来劝慰她。

我朋友就总说我,怎么有时候我明明都在心烦意乱了,还要假装圣人一样的去安慰她呢?我就丢她一句,谁叫你是我好闺蜜,而我又这么犯贱!宁愿委屈自己,都不愿冷落你呢?我对朋友就这样,总觉得他们的事就是我的事,她们不开心了,我必须要第一时间送上我的温暖,让她知道她不孤单,还有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7

  当我们遇到感情的挫折的时候,这时候在我们的身边会出现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没有感情经历却很喜欢做情感导师,他们大多数是没有谈过恋爱,但说起关于恋爱的事情确实头头是道,那么这是为什么没有感情经历的人却喜欢做情感导师呢?经过我的研究发现了以下几点。

  第一作为一个没有感情经历的人,他们很渴望得到一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他们对于感情是无比的向往,这时候我们就会为即将到来的感情做好充足准备,他们会看各种恋爱案例,会看各种狗血的爱情连续剧,在没有经历任何感情的时候把自己训练成一个情感大师,当遇见身边周围的人碰到了感情问题,他们便想要展示一下自己所认为很诚实的感情技巧来帮助他们解决感情问题。

  第二其实这类人都是很悲哀的一类人,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当一个人局限于理论却没有实际的实践,其实他们很羡慕那些有恋人的人,可他们却没有感情经历,所以当有感情经历的人遇到了感情挫折的时候他们也会抱着一种小人的心态来说他们自以为很有道理的风凉话,那么这些风凉话往往会被人嫌弃。

  我有过亲身经历,我周围也不乏那些没有感情经历的却自称感情大师的人,每次当我跟我女朋友有了一些矛盾的时候,他们都会来跟我说一套看似很正确的理论知识,但是其实我是很厌恶他们的,他们把我的感情问题当作一个焦点来不停地讨论。这样真的很让人心烦,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只是在表面又如何看得到我的感情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所以当你遇到那些没有感情经历却喜欢做情感导师的人,你就不要去在乎他们,他们也许是羡慕你,也许只是借着感情导师的名称再说着风凉话。

第2个回答  2017-09-07

    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当局者迷,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把控自己的感情,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陷入感情感情漩涡之中的人,人类是感性的动物,若是没有了感情,似乎活下去都没有什么意义。但在很多的时候,感情都会带给我们伤痛,让我们面临抉择两难的纠结境地,这时候就需要他人帮助自己,需要一个人站出来做自己的情感导师。

  那么问题来了,帮助我们的,是一个有情感经历的人,还是一个没有这方面经历的人呢?貌似没有情感经历的人更愿意做这个情感导师,而那些感情经历丰富的人呢,他们反而难以在感情方面做出决断,经历的多了,遇到情感问题难免感同身受,他们更能够明白当事人的纠结焦灼,考虑的事情会多的多,也就会不愿意去替别人做出抉择,或是劝说别人该怎么做。

  但是没有感情经历的人,除理别人的感情问题的时候,就更能够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做出决断,没有感情经历的人,考虑感情问题不会有过多的牵绊,他们更能够理智的分析这份感情和感情中出现的问题对当事人自身意味着什么,他们分析的更多是利弊,而不是情感,但这种分析也是有道理的,往往没有感情经历的人做出的决断,更接近于我们最初的期望,在我们刚开始一段感情时的考虑,通常是最理智的,这时的感情牵绊并不大,做事也更加决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反而会犹豫,听一下没有感情经历的情感导师的建议,也许会找回自己的初心。

第3个回答  2017-09-07

       因为只有旁人才能看的清楚啊,大多人都是这样吧,在自己感情里始终摸不到头绪,有的时候就因为听了旁人的一两句话就豁然开朗,感情的事情不是经历过才明白,而是经常听到有人提起,然后也慢慢的理解,这也是有些感情导师明明没有恋爱的经验但是说起来却是头头是道的理由啊,因为他们善于分析,越是置身余外的人越看的清楚,反而在感情里的人却始终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我们自己好像都不善于处理自己的事情,包括有些时候明明我们都懂得的道理只能说服的了名人却说服不了自己是一样的,没有谈过恋爱不代表他们不懂啊,走过的路,听过的歌,见过的人,听过的事都是一种经历,再说了现在的情感话题那么多,每次看到的时候都会想到别人说的经历,所以说啊,并不是只有过感情才能了解其中的事情。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的女孩没有谈过恋爱,但是当她们说起感情问题的时候真的是字字在理,会让你产生错觉认为她是感情里的高手,但是实际上她却没有交过男朋友,这其实真的不稀奇了,我们虽然没有谈过恋爱,但是都有过情窦初开的年纪。

      青春里我们都有一个让自己迷恋的影子,由于种种的原因让我们忘却而止步,因为我们知道距离,知道那是一条叫跨不过去的鸿沟,所以,我们会理性的告诉自己,情感这个问题一直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毕竟人都有三情六欲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09-06

我以前是那种非常爱恨分明的人,尤其觉得感情这种事情是非黑即白,只要是感情上出过轨的人就一定会被我否定。如果,你问我在一段婚姻里如果丈夫出轨了妻子应该怎么办。以前的我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你两个字“离婚”。

可是,慢慢的时间的累计,我也看过很多的文学作品。我很少会去阅读日本作家的书,但是东野圭吾的书总是能让我在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发生一些改变吧。比如,我口口声声说过再也不会阅读第二遍的《白夜行》。如果是以前,黑白分明的我一定会非常厌恶男女主为达到自己目的不惜牺牲别人算计别人。可是,当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反而觉得这个故事发展到最后到底应该怪谁呢?怪男女主角?可是当他们年少纯洁的时候,却无端被肮脏的社会玷污的时候,他们也是受害人啊?所以,人生的很多选择和评价并不是“YES”和“NO”。

我讲这个例子是想要说明,没有感情经历的人就像是以前的我,没有切身感受无法全面的看待一份感情的每一个细节,所以轻而易举的做出选择。可是,作为亲身经历来说,很多事情的发生有可能是情非得已也有可能是身不由己,不是有句话说感情这种事情就是剪不断理还乱么?我自己小小的总结下,没有感情经历的人做情感导师或者是给别人出主意,多半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