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却教育不好小孩?

如题所述

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很多都会重视教育,但是也有些父母的教育理念或其他原因,教育出来的孩子不但没有超过父母,相反还不如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家庭出来的孩子。

其实这种现象虽然不多,但是也不少见。

朋友是个很普通的人,长相不出色,学习也一般,考重点高中难度太大,索性就考了中专,学点本领将来找份工作就好了。反正是女孩子,家里也没有太多想法,年龄到了找个老公嫁了,日子就是这么过的。

容貌一般,工作是家里给找的,年纪轻轻就出来工作,遇到个对她好的男人,她就决定嫁了。不管父母怎么反对,不管这个男人的家境,一意孤行,结果长达10多年和丈夫、公婆住在一个两居室里,三天两头的吵架,日子过得一地鸡毛。幸好,她父母的条件好,常常接济她。

而最令我意外的是,她的父母都是文化程度很高的人,60年代重点大学的高材生,工作分配都很好,两个人也都是努力工作,在单位都担任了领导职务。

可是他们的孩子却没有出色的地方,学业、工作、家庭无一可取之处,不能不说是他们的教育失败。

为什么他们学历高却教育不好孩子呢?

第一、工作太忙,忽略孩子的教育

作为单位受到重视的骨干,父母都是很投入工作的,孩子就是丢给老人照顾。虽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很少,只要孩子没闯祸就好,有什么问题也是粗暴简单的处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两人都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常常早出晚归,为自己的事业打拼,获得了工作上的成就,那么孩子就成为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了。

第二、错误的教育观念

尽管父母两人都是有文化,但都不是教育类的专业,也没有对教育这个事情予以重视。他们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他们本人能够考上大学,父母也没有管过什么,他们一样成才了。

基于这个观点,对于他们的孩子,也同样适用,学习好坏都是孩子的事情,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父母管不了那么多。

相反,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如果拥有好的教育观念,一样可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新东方学校的创始人俞敏洪,他的母亲就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却非常支持儿子读书,在一贫如洗的境况下,借钱支持儿子三次高考,最终成为北大学生,为他今后的人生辉煌奠定了基础。

所以教育孩子和父母的文化程度高低不成正比,更多的是取决于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观念。


教学相长,做个有心人。欢迎关注佩佩说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7

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其实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更关键在于父母的用心陪伴和言传身教,以及教育理念。孩子能不能成才,与大环境、原生家庭教育、孩子的人生经历等都有关系,很难单一的看待其成功因素。

一般来说,孩子的成长有几个关键的阶段,如果这几个阶段父母没有关注、陪伴,往往会对孩子的身理和心理发育有不良影响。

1、3岁以前

这时候要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一些基本的底层心理状态。俗话说:三岁看老。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有道理的。

这个阶段孩子对目前的依恋及其浓烈,他需要建立起一个“安全大本营”,作为他未来面对外部环境时内心坚强的后盾。冷了、饿了、难受了,但凡有任何需求,都有那么一个人始终在他身边,这是非常重要的。

安全感不足的孩子,长大后就容易自卑和焦虑,内心不太强大。而很多时候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2、小学1-3年级

这个阶段建立基本的社会规则和学习习惯。进入小学后,他就是一个正规的学生了,将开始其长期而艰苦的学习生涯。这个阶段他会遇到人生很多从未遇到过的挫折和挑战,如果父母不及时帮助、支持、纠正、激励,那么这个孩子未来在人际关系处理和自信心建立、成就感追求等方面都会有问题。自律性也会很受影响。自律是成功及其重要的基础。

3、青春期

这是孩子性格成型最关键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时期。叛逆、渴望独立,开始有自己不成熟的思想和对人生、社会的认知,这时候不抓好,父母一定会后悔。

这些时期,并不需要父母有多高的文化水平,需要的往往是时间上的陪伴和用心的理解、鼓励。

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在现今社会通常会比较忙,反而很难有时间兼顾家庭,彼此相处的时间也不多,对于孩子来说,他感受不到家庭该有的温暖和温馨的氛围;而在其成长过程中,遇到事情时父母往往不在身边,不能及时帮助他或者纠正他。这两点就使得孩子的心理健康很难保证,那么就容易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思想,也就较难成为成功人士了。

很多农村的父母,照样教育出品正绩优的小孩,其原因就在于他们拥有比较淳朴的价值观、简单而互相扶持的家庭氛围,对孩子也非常用心和关注。

另外,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也很重要。如果过于关注,太过限制其发展,往往也会起反效果。

孩子要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离不开父母贴心贴身的陪伴,用心的教导,足够的激励,与文化程度倒是没有太大的关系。

毛毛老师,英国博赞中心认证思维导图TLI导师(公众号:惟思导图)

惟思学社,斜杠青年梦工厂,助您发现自己的更多可能

第2个回答  2020-09-17

因为教育孩子无论文化程度高低,其实都是从零开始学做父母,文化程度高,不见得就会教育,不要被刻板印象所迷惑了。毕竟教育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也有些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可能很擅长做事,很擅长考试,但不擅长做人,也是一样的。

只能说普遍来说,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很高,普遍还不错,但毕竟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能说会学习,会考试,就一定能教育好孩子。

就像是老师,也不一定能教育好自己的小孩。因为决定孩子教育的不仅仅是父母的学识和职业,还有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程度。如果常年不在家,不陪伴孩子,那么又如何能教育好孩子呢?

孩子最容易受到身边的人所影响。如果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素养还有关注度都不在孩子身上,工作很忙,又不注重亲子陪伴的质量,那么又如何教育好孩子呢?

父母的作用更多在于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而不仅仅是说教,所以有些文化程度很高的父母,很可能是学习能力很强。业务能力很强,但在孩子教育上往往没有耐心,没有放下自己的架子去跟孩子接触,还有就是亲密关系和还有亲子关系不懂处理的。

综上,教育好孩子,不在于文化程度高低,而在于是否做好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是否用心,用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做正向的引导。有爱,才能正向的影响孩子。

第3个回答  2020-09-17

‍文化程度和教育子女其实有着很大的不同,教育是一种传承,涉及到很多理念与政策的解读;而文化程度却仅仅是教育体制下的某种自然结果。所以之所以这些文化程度高却无法教育好子女的父母存在,也许是他们没有做好以下几点:

1.从思维上寻找转变,寻找新式教育的传承方法

目前来看,已经有很多实际的学校出现了这样的教育情况:

在教育方案中明确规定:通过自助餐的形式激发孩子的独立决定的能力,培养交流与沟通的能力;通过老师每日询问:“你们今天想做什么”一类的问题,激发孩子的自主想法和兴趣,并和老师协商谈判。

2.利用观念的改变来改变孩子的行动

对“早教”的不同认识,对孩子生理需求与自然表达方式的深层次认识,使德国妈妈们有了更为人性的教育方式,也自然给亲子、家庭带来了不同的成长环境。

比如,德国妈妈对于“家长做饭时,孩子总是在旁边‘捣乱’”的现象,对其解释的思维方式与国内家长完全不同:传统妈妈会认为孩子这样很难搞,进而丧失了对孩子的引导机会;

德国妈妈则认为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孩子们想看家长到底在做什么”。

教育源于生活,德国妈妈认为:要允许孩子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工作、生活,拓宽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体验。

而在国内传统的妈妈观念中,学习是学习,生活是可有可无的;即便有了生活,也仅仅是买衣、做饭,出行、游戏...妈妈们自身的视野不够丰富,不注重孩子的体验,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们的教育仅靠读书,一定是远远不够的。‍‍

第4个回答  2020-09-17

父母教育程度很高,只是意味着这样的父母在他的专业领域比较优秀,如果与教育无关的专业,那对于养育孩子可能没有明显的帮助。如果恰好这个专业领域是与教育相关的,那就可能能用于日常育儿生活当中。

陪伴很重要,0-2岁,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时期,安全感的建立对孩子有长远的影响。我们可能会发现,高文化程度的父母通常都会很忙。教育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我们观察到很多家庭是爸爸妈妈工作,孩子的主要照顾人是保姆或家里老人,即使爸爸妈妈有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并把这些方法告知保姆或老人,她们也很难执行。

行大于言,高学历并不代表行为就一定正确,教育不是用语言就能进行的,孩子更多的是通过我们的行为来进行学习的。孩子的很多技能都需要父母手把手教出来的。我们都希望孩子自信独立,但在这之前,我们要陪着孩子做很多的尝试,放手给孩子尝试,我们是需要一直在旁边时刻准备着保护他们的。很多技能需要一步一步地教给孩子,这个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时间的付出,与学历无关。

孩子生来没有附带说明书,我们作为父母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懂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每个下午茶的时光,做点自我成长的事情。——by MaMa下午茶


如果你也与我同频,欢迎关注或留言。

相似回答